50岁返乡种“打头草”,十亩年入20万,这6个土办法比专家说的管用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9 20:09 3

摘要:去年这个时候,我还在工地搬砖时被工头拍着肩膀说"张哥,你这腰不行了,回家歇歇吧"。揣着攒下的3万块血汗钱,看着儿子发来的购房首付账单,我蹲在村口老槐树下抽了半包烟——直到邻居老刘头拎着一筐黑乎乎的草根路过,说这叫"地笋",他去年种了8亩净赚16万。

去年这个时候,我还在工地搬砖时被工头拍着肩膀说"张哥,你这腰不行了,回家歇歇吧"。揣着攒下的3万块血汗钱,看着儿子发来的购房首付账单,我蹲在村口老槐树下抽了半包烟——直到邻居老刘头拎着一筐黑乎乎的草根路过,说这叫"地笋",他去年种了8亩净赚16万。

当晚我就跟着老刘头去后山看地。那片荒了十年的坡地,石头比土多,他却拍着胸脯说:"这草贱得很,撒把种子就能活!"现在想想,当时要是怕累、怕赔,哪有现在银行卡里躺着的20万?

市场缺口大到吓人:跑了趟县城药材站才知道,这东西学名"地笋",药厂收去做活血中成药,鲜货收购价3元/斤,干货能卖到12元。去年全国缺口1.8万吨,安徽一家药厂直接在村里挂横幅:"有多少收多少"。懒人种植天花板:不用大棚!不用施肥!我那十亩地,开春撒完种子就没管过,夏天暴雨没淹死,秋天干旱没旱死,连蚜虫都只见过两只——用老刘头教的土办法,辣椒水一喷就完事。成本低到不敢信:种子15元/斤,一亩用种10斤;翻地请拖拉机200元/亩;农家肥是自家牛圈攒的,几乎零成本。算下来一亩地总成本不超过500元,比种玉米还便宜!

1. 选地就挑"懒地"
别信网上说的"肥沃良田"!地笋最怕积水,我选的半坡地,30厘米深的土层,下完雨两小时就渗干。去年邻居老李贪省事种在平地,一场暴雨烂了一半根,哭着来我地里取经。

2. 春播有个"黄金48小时"
3月中旬,等连续3天温度稳定在15℃以上再播种。种子先用30℃温水泡24小时,捞出来拌细沙撒,盖土不能超过1厘米——这是老刘头传我的"睁眼播种法",意思是盖土薄到能看见种子轮廓,出芽率能到90%。

3. 除草就靠"一锄头定乾坤"
苗长到10厘米高时,必须人工除草!别用除草剂,会伤根。我每天早上五点下地,一垄一垄用小锄头勾,虽然累点,但这遍草除干净了,后面三个月都不用管——去年偷懒少除了一遍,杂草比苗还高,减产20%!

4. 采收要掐"白露尖"
11月初,看地笋顶端刚冒白芽时就得挖,这时候淀粉含量最高,药厂抢着要。挖的时候用窄口锄头斜着刨,别把根茎弄断,断一节少卖3毛钱。我去年雇了两个村民,一天挖一亩,管饭加工钱才150元/人。

5. 加工有个"阳光存折"
挖出来的鲜根别洗!带着泥直接摊在竹席上晒,每天翻三次,晒足15天直到掰断没白芯。去年试过烘干,电费花了800元,干货颜色还发黑,药厂压价2毛/斤,血的教训!

6. 留种要学"蚂蚁搬家"
采收时挑最粗的根茎,截成10厘米长的段,埋在沙土里过冬。今年开春我扒开一看,每个段都发了3个芽,省下买种钱1500元——这叫"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农民就得这么精打细算。

先找"铁饭碗"再种地:去年3月刚播种,我就揣着样品坐大巴去安徽那家药厂。进门先递烟,再看仓库——堆着上百吨地笋干货,才敢掏身份证签合同,保底价2.8元/斤,市场价涨了还补差价。散户也能"抱大腿":村里8户人家看我赚钱跟着种,我牵头成立"互助组",统一采收、统一送货。药厂看我们量大,运费全免,还提前打30%预付款,今年春耕的钱就靠这笔款周转。本地市场"捡零钱":镇上火锅店老板来地里看过,非要以5元/斤收鲜根做凉拌菜。我留了2亩地专门供应,每周送一次,一年多赚1.2万——这叫"鸡蛋不能放一个篮子里"。第一年贪大求全:刚开始种了15亩,采收时找不到工人,眼睁睁看着3亩地的根烂在地里,亏了2万多。第二年缩到10亩,反而多赚5万——记住,种地和过日子一样,得量力而行。轻信"高科技种子":网上买过号称"高产30%"的杂交种,结果长出来的根茎又细又小,药厂拒收。后来才知道,地笋就认本地老品种,种子越土越靠谱。土壤没测pH值:头年种的那块地偏酸,亩产才2800斤,隔壁老刘头测了土,撒了50斤石灰,亩产3500斤。今年我学乖了,花20元买了pH试纸,每块地都测一遍。烘干设备是"吞金兽":买过一台二手烘干机,想着省人工,结果电费比雇人还贵,烘出来的货颜色差,卖不上价。现在老老实实晒,虽然慢,但干货金黄,药厂抢着要。别怕"冷门",就怕"跟风":村里以前都种大蒜,去年价格跌成葱,我这地笋没人抢,反而卖得俏。小富靠勤,大富靠稳:十亩地年入20万,不是靠运气,是每天早上五点到地里,晚上七点才回家熬出来的。城里人有的,咱农村人也能有:今年开春给儿子交了首付,他视频里说"爸,你比城里白领挣得多"。我笑着说,这地笋啊,就是咱农民的"绿色提款机"。

(附:地笋种植成本收益表

项目十亩地总成本十亩地产量收购价总收益净利润种子/肥料5000元30000斤3元/斤90000元85000元(第一年)人工/运输8000元35000斤3.2元/斤112000元104000元(第二年)

现在每天早上,我还是习惯去地里转一圈,看着那片曾经的荒地长满绿油油的地笋,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农村不是没机会,是得肯弯腰、肯琢磨。你要是也想返乡创业,不妨试试这"打头草",记住,土里真的能刨出金!

来源:农人马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