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亿港元战投圣诺医药,华熙生物“淘金”创新药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9 19:45 1

摘要:9月8日,圣诺医药公告,公司将以12港元/股的价格向四位认购人发行1735.24万股新股,其中,华熙生物全资子公司华熙生物科技(香港)有限公司(简称“华熙香港”)出资最多,认购了1156.83万股股份,总金额为1.38亿港元。

面对业绩持续下滑,华熙生物亟待破局。9月8日,华熙生物以1.38亿港元战略投资港股“中国核酸药物第一股”圣诺医药,开启“淘金”创新药征途。

华熙生物因投资港股创新药再次站到了聚光灯下。

9月8日,圣诺医药公告,公司将以12港元/股的价格向四位认购人发行1735.24万股新股,其中,华熙生物全资子公司华熙生物科技(香港)有限公司(简称“华熙香港”)出资最多,认购了1156.83万股股份,总金额为1.38亿港元。

据悉,圣诺医药2021年末登陆港交所,被称为“中国核酸药物第一股”,公司目前还未有产品上市,且处于亏损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前不久华熙生物刚交出上市以来“最差”半年报,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19.57%、33.97%。公司三大业务板块均出现了不同程度下滑。在这种情况下,公司也需要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

而此次华熙生物投资圣诺医药,主要是看中了后者在小核酸和RNAi领域的研发实力,以及小核酸创新药在医美方面的应用。圣诺医药的RNAi治疗药物STP705用于成人腹部减脂整形的I期临床研究已经启动,华熙生物对于定向减脂这一医美赛道也十分看好。

华熙生物1.38亿港元投资圣诺医药

华熙生物战略入股圣诺医药。

9月8日,圣诺医药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华熙香港等四位投资者签署认购协议,以每股12港元的价格配售1735.24万股新股,相当于公司现有已发行股本的约16.50%,以及经配发扩大后已发行股本的约14.16%。

此次配售价格较圣诺医药9月5日收盘价14.97港元/股折让约19.84%。公司通过此次配股可筹集资金总额约为2.082亿港元,净额约为2.06亿港元。

需要注意的是,此次参与配售的四位认购人中,认购金额最多的华熙香港是玻尿酸龙头华熙生物的全资子公司,出资1.38亿港元,认购了1156.83万股。配售完成后,公司将持有圣诺医药9.44%的股权。同时,其有权向圣诺医药派驻两名董事。其余三位投资者分别为圣诺医药的副总裁以及两位自然人控股的境外公司主体。

资料显示,圣诺医药成立于2007年,专注于以核酸干扰(RNAi)技术为核心的新药开发,2021年末登陆港交所,被称为“中国核酸药物第一股”。不过,由于尚未有产品商业化,圣诺医药还处于亏损状态。

据圣诺医药财报,公司拥有GalNAc、PNP、两大自主知识产权平台,在研管线中进展较快的STP705(双靶点TGF-β1/COX-2)已进入肿瘤与纤维化适应症的临床2期,获多项FDA孤儿药资格。STP705也有望成为圣诺医药首款商业化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圣诺医药在医美领域也有布局,去年8月,圣诺医药与医疗健康业投资公司Gore Range Capital合作成立Sagesse Bio,将其RNAi治疗产品推向美容医学市场。此外,STP705定向减脂(用于成人腹部减脂)适应症在美国完成了临床I期。

而根据华熙生物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华熙生物此次投资圣诺医药,是看中了小核酸创新药这一赛道,同时对圣诺医药的研发实力十分认可,认为公司可以与圣诺医药在业务层面形成协同。

具体来看,此项投资旨在大幅推进圣诺医药在医学美容、衰老干预及再生医学领域的研发与商业化进程。其中,华熙生物尤其“盯上”了定向减脂赛道,将与圣诺医药探讨STP705定向减脂项目在大中华区的临床开发与商业合作。

寻找新的增长点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华熙生物投资圣诺医药的背景是,公司前不久刚披露了上市以来“最黯淡”的一份半年报。这也是公司创始人赵燕在2025年3月宣布重回一线后交出的首份成绩单。

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华熙生物实现营收22.61亿元,同比下降19.57%;归母净利润为2.21亿元,同比下降35.38%;扣非净利润为1.74亿元,同比下降45%,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润全面下滑。

具体来看,华熙生物的业务主要由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医疗终端产品和原料产品三大板块构成。

其中,公司的业绩支柱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下滑尤为明显。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9.12亿元,同比下降33.97%,占总收入的40.36%。去年同期该业务实现收入13.81亿元,占总收入的49.14%。

医疗终端产品和原料产品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原料产品上半年实现收入6.26亿元,同比微降0.58%;医疗终端产品实现收入6.73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29.77%,同比下降9.44%。

不过,分单季度来看,赵燕回归一线后的改革似乎初见成效。2025年二季度,华熙生物实现营收11.83亿元,同比下滑18.44%;归母净利润为1.19亿元,同比增长20.89%。营收虽仍出现下滑,但归母净利润重回增长。

同时,华熙生物一直颇受诟病的“重营销、轻研发”也有所缓解。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销售费用为8.07亿元,同比下滑31.44%。研发费用则同比增长15.25%至2.31亿元。

需要注意的是,上半年,华熙生物的管理层还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换血”。据半年报披露,报告期内,公司董监高有11人离任,包括公司原首席科学家郭学平,业务副总裁樊媛、邹松岩先后离任。

此外,华熙生物与巨子生物的“舆论战”也在上半年闹得沸沸扬扬。面对多重压力的华熙生物,亟需为自身找到新的增长点,此次投资或许也是公司的一次尝试。

华熙生物也表示“此次战略投资圣诺医药并非被动应对,而是公司在充分评估行业趋势和前沿技术后做出的主动战略布局。公司相信,这种前瞻性投资不仅能增强科研与产业化协同,更能为未来3-5年及更长周期的持续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华熙生物的投资版图

实际上,华熙生物对医药领域的投资并不陌生。

不过,华熙生物此前多是做LP。据公司此前公告,2022年,公司与关联方尚海医生集团(深圳)有限公司及其他合伙人共同出资设立了私募基金海南海熙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基金目标规模1.233亿元,华熙生物作为有限合伙人认缴4000万元,认缴出资比例为32.44%。

2023年6月,华熙生物与赋远投资联合成立了国内首支合成生物基金。11月又与汇誉投资及湖州产投共同成立了一支专注于生命科学及大健康的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10亿元人民币。

去年4月,华熙生物还与北京朗姿韩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联合海南自贸港基金、海口国家高新区基金,共同设立了海南华熙元祐医疗消费品产业基金,规模达10亿元。

据华熙生物半年报,公司共对外投资了7家私募基金,总拟投资金额达10.09亿元。不过,这些投资还未为公司贡献业绩,上半年对公司的利润影响为-11.2万元,累计利润影响为-1112.69万元。

不止做LP,并购也是华熙生物拓宽资本版图的重要手段之一。例如,2020年6月,华熙生物就以2.9亿元收购了透明质酸原料生产销售商佛思特;2022年7月,华熙生物与中煤地质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签署《产权交易合同》,以人民币2.33亿元收购北京益而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51%的股权,正式进军胶原蛋白产业。三个月后,又投资了专注医药装备领域的智能装备研发商哈工龙延。

而华熙生物的“投资基因”或许来自公司的创始人赵燕,她也颇为擅长投资。

往前追溯,自2015年开始,赵燕控制的华熙昕宇和华熙国际早早地做起了LP。企查查显示,华熙昕宇出资的私募基金包括青岛清晨家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珠海一创创新科股权投资基金企业(有限合伙)和北京鑫瑞物源股权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这三只基金背后,关联机构包括清晨资本、第一创业和世纪金源。

华熙国际则对外投资了宁波龙马鹏程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上海厚勋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等基金,这些基金背后出现了厚生投资、龙马资本等投资机构的身影。此外,华熙国际还是红塔创投的出资方,持股5%。

华熙生物此次投资小核酸创新药能否助公司打开新局面,有待后续观察。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