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初,经裴文先生的热心引荐,我有幸认识了任乐老师。与任乐老师交流间,总能感受到他对书法艺术的热忱与专业,而他时常提及自己的恩师 —— 吴福春老师,言语间满是敬重与钦佩。任乐老师说,吴老师不仅在书法技法上倾囊相授,更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为他的艺术
与吴福春老师的结识,源于一段满含墨香的缘分,而这份缘分的起点,要从裴文先生与任乐老师说起。
最初,经裴文先生的热心引荐,我有幸认识了任乐老师。与任乐老师交流间,总能感受到他对书法艺术的热忱与专业,而他时常提及自己的恩师 —— 吴福春老师,言语间满是敬重与钦佩。任乐老师说,吴老师不仅在书法技法上倾囊相授,更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为他的艺术道路指引方向。从任乐老师的讲述中,吴福春老师的形象在我心中逐渐清晰:一位深耕书法领域、兼具学识与情怀的艺术家。
后来,借着一次文化交流活动的契机,我终于见到了吴福春老师。初见时,他身着素雅衣衫,言谈温和,没有丝毫名家的架子。聊起书法,他眼中便焕发出别样的光彩,从楷书的笔法结构,到成语背后的文化典故,他都娓娓道来,条理清晰又充满感染力。得知我对传统文化也有着浓厚兴趣,吴老师更是不吝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与学习经验,耐心解答我的疑问。那份对后辈的关怀与对文化的热忱,让我深受触动,也让我们的交流愈发投机,自此便与吴老师结下了深厚的忘年之交。
更让我感到荣幸的是,吴福春老师还担任着我们藏大书画院的名誉院长。任职期间,他始终心系书画院的发展,即便事务繁忙,也会抽出时间参与书画院的活动 —— 有时是为学员们举办书法讲座,手把手指导大家的笔法;有时是对书画院的展览策划提出专业建议,帮助年轻创作者拓宽思路;有时则是带来自己的精品力作参展,用笔墨为书画院增添艺术氛围。在他的引领下,藏大书画院的学术氛围愈发浓厚,不少学员都在他的影响下,对书法艺术有了更深的理解与追求,吴老师也成为了大家心中当之无愧的 “艺术领路人”。
近日,一则喜讯传来 —— 吴福春老师历经五六年心血编写校对的新书《吴福春楷书成语》终于正式问世。得知这个消息时,我由衷地为吴老师感到高兴,也深知这本书背后凝聚着他多少汗水与心血。据吴老师所说,编写这本书的初衷,是希望将楷书的工整之美与成语的文化内涵相结合,既为书法爱好者提供一份优质的楷书临摹范本,也让更多人在练习书法的同时,感受成语背后的中华传统文化魅力。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吴老师从选录成语开始便反复斟酌,既要涵盖经典常用的成语,又要兼顾文化寓意与教育意义;书写过程中,他更是对每一个笔画、每一个结构都精益求精,力求展现楷书 “横平竖直、结构严谨” 的精髓;而校对环节,他更是逐字逐句核对,不放过任何一处细节,哪怕是标点符号的使用,都反复确认,只为确保书籍的质量。五六年的时间里,无数个深夜,书房的灯光下,吴老师都在与笔墨、与文字为伴,这份坚守与执着,令人动容。
如今,《吴福春楷书成语》终于与读者见面。翻开书页,只见一笔一划工整秀丽,每一个成语的书写都尽显楷书的端庄大气,字里行间不仅能感受到吴老师深厚的书法功底,更能体会到他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传承之心。相信这本书不仅会成为书法爱好者的 “良师益友”,也会成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让更多人在笔墨香中,领略汉字之美、成语之妙。
从因缘结识到见证吴老师的艺术耕耘,我始终为这份墨缘而感恩。也期待着未来,能在吴福春老师的影响下,继续深耕传统文化领域,同时也祝愿《吴福春楷书成语》广受好评,让更多人感受到书法与成语碰撞出的独特魅力。
《吴福春楷书成语》一经问世,便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书法与文化交融的领域中散发着独特光芒,为广大书法爱好者与传统文化研习者呈上了一份不可多得的佳作。
从书法技艺角度审视,吴福春老师在书中将楷书的精妙笔法展现得淋漓尽致。以 “力透纸背” 形容其笔下字迹毫不为过,每一笔划都像是镌刻在纸张之上,蕴含着深厚功力,彰显出坚毅笔力,恰似苍松扎根绝壁,稳稳地撑起字的骨架。同时,他又巧妙地融合 “行云流水” 般的流畅感,让楷书在严谨规整中不失灵动。比如在书写转折笔画时,笔锋的转换自然流畅,毫无生硬之感,仿佛山间清泉绕过顽石,顺势而下,使整幅作品节奏明快,富有韵律。再观其对笔画粗细的把控,堪称 “刚柔相济” 的典范。粗笔如铁划银钩,粗壮有力,在撇捺等主笔处尽显豪迈大气;细笔似行云流水,轻盈飘逸,于点画起收间增添几分婉约,二者相互映衬,令每个字都充满生命力,跃然纸上。
书中对墨法的运用同样值得称赞,完美诠释了 “惜墨如金” 的境界。楷书书写,吴老师蘸墨一次便能书写数字,且墨色均匀,干湿得当。仔细端详,墨色浓淡变化自然,湿墨处润泽饱满,干墨处苍劲古朴,浓淡之间尽显变化万千,为作品赋予了丰富的层次感与节奏感,宛如一曲和谐的乐章,于无声处拨动观者心弦。
在布局章法上,吴福春老师的巧思尽显。“错落有致” 的美学原则贯穿始终,字与字之间疏密得当,既紧密相连,又各自独立成势。字距紧凑,凸显笔画间的呼应与顾盼;行距宽松,为作品营造出开阔的空间感,使读者视线在字里行间游走时,不会感到局促压抑。留白之处,宽窄相间,恰似 “豁然开朗” 的艺术表达,宽处给人以豁然之感,窄处则引导视线聚焦重点,在疏密、虚实的矛盾对立中达成和谐统一,让整幅作品韵味无穷。
从文化传承层面而言,吴老师选取的成语皆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每个成语背后都蕴藏着一段历史典故或深刻哲理,将其以楷书呈现,无异于为传统文化披上了一件精美的外衣。读者在欣赏书法之美的同时,仿若翻开一部部微型史书,如读到 “卧薪尝胆”,眼前便浮现出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奋发图强的画面,深刻领会到坚韧不拔的精神内涵;看到 “滥竽充数”,则能反思弄虚作假的弊端,引发对诚信与真才实学的思考。吴老师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古老的成语搭乘楷书这趟列车,驶进大众视野,唤醒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意识。
《吴福春楷书成语》是一部集书法艺术之美与文化传承之功于一体的优秀著作。它既为书法学习者提供了宝贵的临摹范本,助力提升书法技艺;又为文化传播者搭建了一座桥梁,让更多人领略到中华成语文化的博大精深。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本书将如同陈酿的美酒,愈发香醇,在文化的长河中持续散发魅力,滋养一代又一代热爱书法与传统文化的心灵 。
来源:纳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