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的时候,她听话懂事,虽然也贪玩,不爱写作业,但我的要求,她总会乖乖照做。
女儿今年14岁,读初二,还有一年多,就要迎接关键的中考了。
在这么紧迫的阶段,她却彻底躺平了,消极厌学已经快小半年的时间!
小的时候,她听话懂事,虽然也贪玩,不爱写作业,但我的要求,她总会乖乖照做。
上初中后,她的学习积极性大不如前。
不知道从哪一天起,她逐渐变得厌学叛逆,难以沟通,放学就把自己关房间里,看动漫,打游戏,
只要我不催,她是绝对不会想起来还有作业这回事。
有时候我唠叨多了,她还嫌我烦,嘴里不耐烦地嘟囔着:“哎呀,知道了,知道了,等会儿!”
有时候气急了,我也会找个由头发作一下,狠狠的骂她一顿:
一再跟你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你读书不是给我读的,那不是给你自己读的吗?
已经不是小孩了,学习还需要我天天看着,催着,就你这状态,能考上高中吗?
我也不想说你,谁能没自尊心,可是我不骂你,你得成什么样了?
但这些苦口婆心的劝说,没有换来女儿的懂事,而是日渐不耐烦的态度。
她开始频繁的让我给她请假,只要我不同意请假,她就甩脸子,发脾气,好像跟我有多大仇一样!
后来发展到,就算不请假,她也敢直接不去,就算去学校,一周也只能坚持两三天。
其他时间就是在家里躺平,缩在房间里玩手机,打游戏。
我用尽各种方法,逼迫女儿回学校正常上课,好好学习。
讲道理、用物质奖励,甚至多次撂下狠话,讲明再这么摆烂,我就不管她了!
可女儿根本不怕,油盐不进,一旦我发火,骂她几句,那简直像捅了马蜂窝。
我想不通,现在的孩子到底是怎么了?
吃穿住用都是家里最好的,物质生活都满足她了,她只需要做好一件事,就是好好学习,考出个好成绩。
可就这么一个要求,怎么就做不到呢?
02
眼看着时间一点点流逝,距离中考越来越近,我内心也越来越紧迫,知道不能再继续拖下去了。
我开始尝试自救,寻找更有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通过学习我终于逐渐明白,女儿为什么会走到今天。
有天深夜听默薇老师的直播,她说到"现在孩子的书包里装的不是课本,是三代人的焦虑"。
原来这些年,我不知不觉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小时候被父母用"考不上重点大学人生就完了"的恐惧鞭策着,现在又把这种焦虑原封不动转嫁给了女儿。
我们家的餐桌从她上初中起就成了刑讯室:"今天测验第几名?""作业还剩多少?"
有次她摔了筷子冲我吼:"妈,你现在看我的眼神像监工看犯人!"
长期紧张、忙碌、沉重、充满冲突的家庭氛围,不知不觉中就在孩子的潜意识中写下了这样的信念:
学习是一件很辛苦、很痛苦、很沉重的事儿。
这样的结果就导致孩子在心理层面上和学习之间失去良好的情感链接,凡是和学习有关的事情都是不愉快的。
从人性的角度我们都知道,人是趋利避害的,会本能地做能给自己带来愉悦的事情。
孩子不喜欢学习这件事儿,怎么会主动积极地去学习呢?
肯定是能逃就逃,能晚会儿就晚会儿。
我如梦初醒,意识到孩子的攻击性是果,也是她发出的求救信号。
想要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家长要做的,是帮孩子找回热情和动力。
只有内驱力提升了,学业困境才能迎刃而解。对此,我做了三点调整,虽然简单但效果很好。
03
1、从女儿的 "小宇宙" 里找回学习的光,帮助她重新获得对学习的“掌控感”
无论是谁,在学习或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如果能从中感受到愉悦,那自然就会有动力去做。
就像女儿平时喜欢打游戏,为什么游戏能让她沉迷其中呢?
就是因为游戏里有成功也有失败,她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步靠近成功,体验到那种掌控的感觉。
所以,我开始观察女儿,看看她在哪些方面比较感兴趣,或者有哪些科目她之前学得还不错。
我发现她的英语成绩相对好一些,于是我就多鼓励她,夸奖她在英语上的表现。
我还找了一些适合她水平的英语小故事让她读,读完之后让她和我分享心得。
她发现,原来自己也能读懂这些有趣的故事,而且还能和妈妈用英语交流,这让她感到很有成就感。
对于那些她不太擅长的科目,我没有一味地要求她提高,而是引导她把目标定得低一些。
比如,数学作业很多,我就让她先挑几道简单的题目做,等她做完了,我再夸奖她做得很好。
这样,她逐渐认识到,原来自己也可以做到一些事情,这种掌控感让她对学习开始有了兴趣。
2、在情绪的暴风雨里给她撑伞,建立心理韧性
首先,我们大人要给孩子呈现出,不快乐才是生活的常态,挫折压力,失望委屈是正常的。
当我们真实真诚,带着坦诚和爱的陪伴,这就是在教孩子如面对这些痛苦和压力。
不要担心孩子会无法承受,每一人都是在成长中才会习得这些情绪管理能力的。
因为总有一天孩子会长大,会面对这些痛苦与压力,而现在就是孩子心理韧性培养的最佳时期。
上周三放学回家,她摔门大喊:"全班都在背后议论我!"
我没有像以前那样急着安慰,而是轻轻搂住颤抖的她:
"被误解的滋味一定很难受吧?妈妈读书时也经历过类似的事。"
等她情绪平复后,我们用彩色便签纸玩起 "情绪拆解游戏"。
她把愤怒、委屈、羞耻分别写在不同颜色的纸条上,我引导她:
"这些情绪就像天气,暴雨过后才会有彩虹。你看妈妈现在能平静地回忆当年的事,就是因为学会了在雨中跳舞。"
现在我们的书架上多了《非暴力沟通》和《被讨厌的勇气》,睡前 15 分钟成了我们的 "心灵 SPA 时间"。
当她昨天告诉我 "今天物理课居然听懂了电路原理" 时,我知道那个内心强大的孩子正在慢慢归来。
3、给孩子真正需要的、具体有效的支持,帮孩子重新“站起来”
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有一颗渴求变好的心,女儿也不例外。
她只是因为长期的压力和挫败感,让她失去了信心和动力。
这时候父母既不能认为孩子废了,彻底放弃,也不能毫无原则的“无条件接纳”,而是提供科学的支持,帮孩子重新“起来”。
所以,我开始主动学习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知识,学习沟通技巧和教育心理的知识,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知道的多了,就能真正理解孩子的无助,而不是训斥指责,将孩子推向自己的对立面。
我还和女儿一起制定了合理的学习计划,降低了对她的期待,告诉她只要保持现状就行,不用太过焦虑。
在她比较薄弱的科目上,经过她的同意,我给她报了小班辅导,让她有针对性地补习。
这样,女儿的压力减轻了,她可以把精力放在学习本身上,而不是害怕父母的失望和责骂。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发现女儿的学习状态有了明显的改善。
她开始主动完成作业,还会主动找我分享她在学习上的进步。
我知道,这都是因为我们一起努力的结果。
现在,女儿对学习充满了信心,她的精神状态也充满了能量。
我相信,只要我们继续这样努力下去,女儿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来源:妈心理学习动力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