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长红斑总不好?除了湿疹,可能是梅毒早期信号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9 18:35 2

摘要:32 岁的陈先生最近总被皮肤问题困扰,两周前他发现躯干和四肢陆续冒出淡红色斑片,不痛不痒,摸起来和周围皮肤一样平整。他回忆起之前患湿疹时也长过类似红斑,便自行到药店买了湿疹药膏涂抹,可连续用了一周,红斑不仅没消退,反而蔓延到手掌和足底,甚至有些斑片边缘还出现了

32 岁的陈先生最近总被皮肤问题困扰,两周前他发现躯干和四肢陆续冒出淡红色斑片,不痛不痒,摸起来和周围皮肤一样平整。他回忆起之前患湿疹时也长过类似红斑,便自行到药店买了湿疹药膏涂抹,可连续用了一周,红斑不仅没消退,反而蔓延到手掌和足底,甚至有些斑片边缘还出现了细微脱屑。

陈先生这才意识到不对劲,赶紧到医院皮肤科就诊。医生详细询问症状和近期经历后,让他做了梅毒血清学检测。检测结果显示,他的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和非特异性抗体均为阳性,结合皮疹表现,确诊为二期梅毒。这个结果让陈先生十分震惊,他从未想过身上的红斑会和梅毒有关。

其实,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慢性性传播疾病,病程可分为一期、二期、潜伏梅毒和三期梅毒。一期梅毒多在感染后 2-4 周出现,主要表现为生殖器、肛门周围等接触部位的无痛性溃疡,也就是 “硬下疳”,但很多人会因溃疡无痛且可自行愈合而忽视。

若一期梅毒未及时发现或治疗,梅毒螺旋体会随血液扩散到全身,在感染后 6-8 周进入二期梅毒,此时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全身皮肤黏膜出现皮疹,也就是陈先生出现的症状。这种梅毒疹和湿疹有明显区别,可通过症状特点初步分辨。

湿疹是常见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发作时多伴随明显瘙痒,红斑常融合成片,表面可能覆盖鳞屑,严重时会出现渗液、结痂,且好发于四肢屈侧、面部等易接触过敏原的部位,皮疹分布相对不规律。

而二期梅毒疹多为淡红色或玫瑰色斑片,大小不等,直径一般 1-2 厘米,边界清晰,对称分布在躯干、四肢,手掌和足底是典型好发部位,部分斑片边缘会出现 “领圈样” 脱屑,且几乎没有瘙痒或疼痛感,这是与湿疹明显的区别。

陈先生的皮疹就符合梅毒疹的特点:对称分布在躯干和四肢,手掌、足底也有,不痛不痒,还出现了边缘脱屑,和他之前患的湿疹症状完全不同,只是他一开始没注意这些细节,才误判为湿疹。

除了皮疹本身的特点,是否有高危接触史也是判断的重要依据。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若在出现红斑前 1-3 个月内有过无保护性行为、多个性伴侣,或接触过梅毒患者的个人用品,感染风险会大幅增加。

陈先生在医生追问下回忆,一个月前曾因出差时醉酒,与陌生人发生过无保护性行为,这很可能就是他感染梅毒的原因。此外,梅毒疹若未及时干预,会在数周后自行消退,但这并不代表病情好转,而是进入潜伏梅毒阶段,病毒仍在体内繁殖,长期可能进展为三期梅毒,损害心血管、神经系统等重要器官。

若身上出现不明原因的红斑,且符合梅毒疹的特点,或有高危接触史,应立即停止自行用药,及时到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避免延误治疗。医生通常会通过梅毒血清学检测明确诊断,必要时还会进行脑脊液检查,排除神经梅毒。

确诊梅毒后,治疗以青霉素类药物为主,需严格遵医嘱足量、足疗程注射,不可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治疗后还需定期复查,第一年每 3 个月复查一次非特异性抗体,第二年每 6 个月复查一次,第三年年底复查一次,观察抗体滴度变化,判断治疗效果。

陈先生在确诊后,按照医生建议接受了苄星青霉素治疗,每周注射一次,连续注射 3 周,同时定期复查。3 个月后复查时,他的非特异性抗体滴度明显下降,皮疹也逐渐消退,目前仍在继续随访中。

医生提醒,梅毒早期治疗效果极佳,治愈率可达 90% 以上,但若延误到三期,可能造成不可逆的器官损伤,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身上长红斑总不好时,别只想到湿疹,要警惕梅毒等性传播疾病的可能,及时就医排查,同时做好日常防护,避免无保护高危性行为,降低感染风险。

参考资料:

[1]田芳于,姚倩,丁欢,等.中国MSM梅毒感染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25,31(08):919-926.

[2]杨婷,杨如冰,方婷.了解艾滋预防艾滋[C]//广东省肿瘤康复学会.2025年“《健康大湾区》-科普引领健康”论坛曁第2期健康科普作品征集活动作品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肾内科;,2025:729.

来源:彩牛科普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