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运动员年薪降到500万后,前国脚:别降了!球员就该挣高薪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02 16:27 1

摘要:在2010年到2020年左右,中国足球运动员能拿千万年薪,现在,最多只能拿到500万。可就算是这500万,普通人多赚很多了。

在2010年到2020年左右,中国足球运动员能拿千万年薪,现在,最多只能拿到500万。可就算是这500万,普通人多赚很多了。

但最近,一位前国脚突然站出来发声:“不能再降了!”他的理由令人意外,更引发轩然大波。那么,他究竟说了什么?

如今的国足,一直被负面争议缠着不放。每次比赛一结束,社交媒体上就热闹得不行,大家讨论的话题,基本都透着无奈,还带着调侃。

球迷们的心情,比赛前满心期待,比赛一结束,就只能摇头叹气。这样的情况,都快成习惯了。

国足球迷

就说最近和澳大利亚那场比赛,现场七万多球迷扯着嗓子喊,也没帮球队赢下比赛,反而让球队的毛病全都暴露出来了。

门将王大雷那次失误,赛后被大家念叨个没完。球慢悠悠地滚进网里,好多人吐槽。比赛时,单后腰阵型根本防不住对方,被人家遛得晕头转向,相关画面被做成动图,在网上到处传。

王大雷失误瞬间

教练伊万科维奇安排的战术,也被大家狠狠批评。他带队的胜率只有25%,可还一直当着教练。

不过,他之前带队赢过印尼和巴林,之后的比赛能不能再创奇迹,谁都不敢保证。比赛场外,也有不少事。

伊万

联赛一开始,国足教练组就跟找宝贝似的,到处看俱乐部比赛,想发掘有潜力的新人。19岁的李新翔一场比赛就进了好几个球,22岁的向余望也连续得分,这些年轻球员的表现,让球迷看到了一点希望。

向余望

媒体人谢亮说得很实在:没有好球员,教练再厉害也没办法。现在国足青训不行,培养不出优秀球员,就很难取得好成绩。别的球队都在研究新战术了,咱们的球员还在为基本功犯愁。这种差距,光换教练可解决不了。

国足青训小将

国足的这些事儿还在继续。每次比赛输了,球迷都会说下次努力,但下次什么时候能赢,谁都不知道。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最近一段时间因为限薪令又令前国脚发出了质疑声……

原文刊载于青瞳视角2025-04-02关于“国足生死战调整阵容势在必行”

中国足球推出“限薪令”后,在足球圈里引起了轩然大波。

2021年,中国足协下了规定,中超本土球员的最高年薪,从金元足球时期的上千万,一下子降到了税前500万,外援的年薪也被限制在300万欧元以内。这一下,各俱乐部多年来疯狂烧钱的行为被遏制住了。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已经过了几年的这事,在近日却引发前国脚徐亮的关注。徐亮向来心直口快,他直接就说,现在中超球员的工资,已经只有日韩联赛球员的三分之一了。

前国脚徐亮发布

要是再降薪,更让他担心的是,工资太低的话,家长会不愿意送孩子去踢球,长此以往,青训体系就会缺少后备人才,恐怕就没有人踢球了,还说球员挣大钱他认为是对的。

另外,徐亮还说,足球运动员是非常辛苦的,吃得苦受的累都是大家平时看不见的,也不能与家人生活在一块,一年就能在自己所在的城市待半年,要多去想想人家的不容易。

前国脚徐亮发布

徐亮这番话,在网络上引发了热烈讨论。有人支持限薪令,觉得它让俱乐部不再盲目烧钱,让联赛发展更理性。

但也有人反对,他们认为职业球员的黄金运动期也就十几年,靠踢球赚钱的时间短,所以拿高薪也算合理补偿。

那么,球员的薪酬情况究竟是怎样算的呢?

球迷评论

中国职业足球运动员的收入,正经历着大变化。自从限薪令出来后,球员收入主要来自三方面:基本工资、比赛奖金,还有商业代言。

基本工资是他们收入的大头,但和金元足球那时候比,少了很多。比赛赢球能拿到奖金,要是赢了关键比赛,能多赚好几十万元。

国足

只有少数特别有名的球员,才能拿到商业代言合同,大部分球员没这个机会。很多球员为了多赚钱,开始想别的办法。

一些经验丰富的球员,转行当青训教练,在俱乐部或者私人足球学校教孩子们踢球。还有球员做和足球相关的生意,比如开体育用品店,或者参与青少年足球培训。

孙继海投身中国足球的青训工作

靠这些副业,他们多少能减轻限薪带来的经济压力。说到中国、日本和韩国球员的工资,大家一直有争论。前国脚徐亮说,中超球员的工资只有日韩球员的三分之一,可这个说法没有确切数据支撑。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限薪令实行后,中超不再是亚洲球员薪资最高的联赛了。而日本J联赛和韩国K联赛的薪资体系要更成熟一些。

网络上流传2023年时期的日本J联赛薪资

跟欧洲五大联赛比起来,中超球员的收入差得就更多了。英超顶级球员一周的薪水,比中超球员一年挣得还多。

这主要是因为欧洲顶级联赛转播体系成熟,拉到的商业赞助多,球迷也特别热情。

欧洲足球

其实,薪资问题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和足球产业的商业化程度、青训体系是否完善、联赛管理水平高低等都有关系。

眼下,单纯地说“该降薪”或者“不该降薪”,都没办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需要一套更全面、更系统的方案。

我们的足球要想摆脱困境,或许得先建立起真正市场化的运作机制,让球员薪资自然而然地和他们的价值相匹配……

原文刊载于新京报2020-12-14关于“中超新赛季投资帽不超过6亿元,本土球员顶薪500万”

中国足球薪资争议,可不是单纯纠结工资数字的高低,关键在于球员的薪资和他们的价值能不能对上。

职业运动员拿高薪,这本身没啥问题,重点是他们的收入得和自己在赛场上的水平,以及对足球事业的贡献相符。

对于此事,大家都如何看待呢?

来源:侃球部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