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第26届世界肺癌大会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世界肺癌大会由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主办,是全球肺癌领域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学术盛会,每年会吸引来自100多个国家、超过8000名肺癌及胸部肿瘤领域专家参会,探讨最前沿的诊疗技术和研究进展。
近日,第26届世界肺癌大会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世界肺癌大会由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主办,是全球肺癌领域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学术盛会,每年会吸引来自100多个国家、超过8000名肺癌及胸部肿瘤领域专家参会,探讨最前沿的诊疗技术和研究进展。
本次大会上,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普胸外科·成都市肺癌专病中心杨懿主任团队作为中国西部地区唯一一个受邀进行大会口头报告(Oral)的团队,以《基于大语言模型的人工智能辅助系统“KONGMING”在肺癌多学科诊疗(MDT)中的应用》为题作专题报告,向业界展示了人工智能系统在肺癌多学科诊疗领域的创新应用及广阔前景。
这一肺癌领域的“成都智疗”新思路获各国与会专家高度认可,标志着团队肺癌综合诊疗跻身全球先进之列,也为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及专病中心建设理念提供了新的先进思路和破局方式。
多学科联合诊治
面对肺癌患者综合化、个体化和规范化治疗的需求,2019年,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开始对肺癌单病种多学科联合诊治中心的成立进行筹谋与规划。2021年,医院整合全院包括普胸外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肿瘤科、肿瘤放疗科、放射影像科、病理科、康复医学科、核医学科、健康管理中心、神经内科在内的多学科肺癌诊疗技术力量,在区域内率先建成投用“肺癌诊疗一体化中心”模式,开展早期肺癌筛查、肺癌手术、靶向治疗、化疗、免疫治疗、放疗、射频消融、介入、腔内灌注等全方位、多手段的多学科联合治疗,根据不同病情及个体情况为患者制定规范化、个体化和科学化的治疗方案。
2025年5月,成都市肺癌专病中心正式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挂牌,将普胸外、肿瘤、呼吸等多学科从事肺癌诊疗的高水平专家汇聚至同一病区,为肺癌患者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同时,积极与国内肺癌权威团队开展合作,共同打造“川粤肺线”多学科讨论学术品牌,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推动肺癌多学科诊疗的规范化与标准化,惠及更多患者。
人工智能辅助诊疗
依托自身临床治疗经验累积以及国内顶级肺癌诊治团队交流合作经验,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积极与医疗人工智能领域一流团队展开深度互动。结合精准诊疗工作实际需求,最终成功开发出应用于肺癌多学科诊疗(MDT)中的人工智能辅助系统——“KONGMING”。
这套系统在技术上采用了“推理模型+GraphRAG”的模式,医生可以把它对于复杂疾病的理解能力、对于循证化方案提供的能力作为辅助工具,在MDT协作中获得更为客观、高效的诊疗思路依据;同时通过自研的循证数据库,能够极大降低大模型自身的幻觉率,实现对内容呈现准确、溯源的基础保障。
杨懿表示,团队将着力把“智疗”思路和经验向省内乃至全国推广,力促肺癌MDT规范化、智能化、科学化开展,为肺癌患者提供同质化诊疗服务。(李诗敏 大众健康报记者 侯文瑾)
来源:大众健康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