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讲台上闪光,在讲台下生活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9 18:00 2

摘要:七年前,小铁成为了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工作的时候,她站在讲台上,面对的是一群孩子,还有讲不完的知识,说不完的叮嘱。在孩子们的眼里,她是极有责任心、又有点严肃的那种老师。

健康的声音,不仅是职业所需,更是老师们心安的依托。当讲台上的嗓音不再沙哑,老师们才能更从容地表达,也能在职业道路上少一份焦虑,多一份轻松。

讲台之外,老师们的鲜活人生

坐在录音台前,翻开书页,小铁进入了声音世界。她要在三小时的时间,读完一本情感读物,之后再剪辑上线,与电台频道里的听众互动。

配音、读有声书是她每天最期待的事,一下班就想赶紧往家跑。

七年前,小铁成为了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工作的时候,她站在讲台上,面对的是一群孩子,还有讲不完的知识,说不完的叮嘱。在孩子们的眼里,她是极有责任心、又有点严肃的那种老师。

电话那头,小铁的声音清亮,咬字分明。而她成为老师,其实是个偶然。

原本,在大学主修节目编导的小铁,毕业后从事的也是与电视节目相关的工作,那时候她喜欢配音,也喜欢创造声音的过程,她在几个有声软件上注册了账号,一有时间就读书、给影视角色配音。

小铁在做后期

但家里的长辈们希望小铁能做老师,安稳、体面。经历了家里的一次变故后,小铁回到了山东老家,考取教师资格证,又考下了当地一所小学的教师编制。

现实并没有折损小铁的配音梦。走出校园后,她会利用课余时间朗诵有声书、会给广播剧和短剧配音,还参与了商业广告、动画片的配音,不久前,她给一个动画角色配音的作品还拿到了省内的一等奖。各种题材、各种角色对小铁而言,都很有趣味,录音键一开,她很快就投入到了角色的性格当中。

这是小铁最珍视的爱好。几年下来,她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积累了不少粉丝。有的听众是卡车司机,跑车的过程中,习惯了收听她的读书作品,会给她留言说每次听到她的声音都觉得安稳,时间长了是个遥远的陪伴。

这些反馈让小铁有很强的成就感,也有了继续配音、读书的动力。

正在配音的小铁

当一位老师走下讲台,投入到自己的生活里,你会发现,他也有自己的爱好、兴趣,他的生命是如此热烈、鲜活。

在天津念大学的荔枝也有相似的感悟。在一堂课上,他听同学说起,主讲的老师陈耳是一位相声表演者,出于好奇,他从教室后排挪到了第一排。在荔枝的印象里,讲台上的老师陈耳总是显得很沉着,他会提前十多分钟到教室,把当天要讲的课件过一遍,看着教室里的学生陆续入座,会微笑示意。

课堂上,陈耳不是那种只会照本宣科、念PPT的老师,他有自己的洞察,会时常与学生们讨论正在发生的社会热点,听取学生们的想法,最后再用理论收束。他会把不同朝代的改革形容为「开瓶盖」,他告诉学生们,老师并不只是知识的传送者,也是一个交流者、沟通者。时不时,还会抛出一点幽默的笑话,逗学生们一乐儿。三个小时的课程充满了讨论和交流,很快就过去了,不再枯燥。「更主要的还是一种人文关怀,他是发自内心地去关心一些学生、关心整个课堂体系的设置。」荔枝形容。

而在相声舞台上,荔枝看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老师。那是2024年的最后一天,是个周二,荔枝第一次看相声演出,在剧场里,他看到了陈耳。和讲台上是完全不同的形象,他穿了一身红色大褂,上台鞠躬、与搭档握手。

走下讲台,登上舞台,陈耳变身捧哏。荔枝印象特别深刻,台上的两个演员妙语连珠,包袱不断。演出过程中,陈耳还模仿超级玛丽的经典动作,「在舞台上闪转腾挪」,赢得了全场观众的掌声。

这场演出给荔枝带来了很深的震动,「他作为一个特别鲜活的老师,让我看到了人的很多侧面,我们应该去关注人的侧面,去了解一个真实的人。」荔枝说。

一直以来,陈耳的课会在周二进行。听完相声的那个周二,荔枝发了一条朋友圈,写道:「每次上课都是礼拜二,今天依旧是礼拜二,但这个老师今天不上课,他说相声。」

教书育人之外,老师并不是「讲课机器」。讲台不是束缚他们的边界,课堂外,生活其实还有更广阔的一番天地。

不久前,当《人物》联合百年专业护嗓品牌龙角散发起征集,很多读者向我们讲述了身边「那位有点不一样的老师」,有的老师是越野跑爱好者,一到周末、假期便会出现在山野,有的老师是KTV「歌神」,还有的老师喜欢唱京剧,是资深票友。

海獭的朋友左伊是一位大学音乐老师。作为老师,左伊要给学生们讲解音乐史,难免枯燥,他想了很多方法让学生们投入进来,为此他摸索了很久。回到家,左伊还有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业余爱好——饲养海洋生物,他的家里有二十多种海洋动物,这些动物在各自的鱼缸里畅快地生活着,整个家「像个小型海洋馆」。

左伊家里的海洋动物

读者亭庭记得,自己的高中英语老师每天下班都会去跳舞,有时候晚上可能练舞的衣服都还没换掉,就来晚自习给学生们答疑,她说,这是她见过的最特别的老师。宣宣记得自己在高三的英语老师和自己一样都是登山爱好者,曾经爬过哈巴雪山,师生二人曾经相约组团去徒步。

那一刻,宣宣意识到,老师不是只有一面,也可以是斜杠青年,「人生是来体验的,我们的人生并不单一」。

高光背后,他们的辛劳与无力

在讲台下,老师们的面貌各不相同。欢文常常觉得,妈妈一走出校园,就不再是课堂上的她。

妈妈是一名初中生物老师,也曾经给自己的班级上过课。做妈妈的学生是一种颇为新奇的体验。课堂上,妈妈严谨但热情,「说是挥斥方遒一点都不过分」,她总是充满了教学活力。一节课45分钟,妈妈可以从头一直讲到尾。遇到学生有不会的题目和知识点,她都要拆解到最细致,讲给他们听。

然而,欢文说:「我从来没有见到我妈这么有活力的样子。」妈妈做了近三十年老师,在家里的时候,她经常是躺平的状态,很少和家人互动。小时候,欢文的家庭作业和考试也大都是爸爸辅导。欢文很坦诚地告诉我,在漫长的青春期里,自己心里总有疙瘩,总觉得妈妈忽略了自己,不关注自己、不爱自己。

后来,同样身为教师的爸爸告诉欢文,妈妈不是不爱她,她只是太累了,累到回家之后不想说话、不想做饭。欢文才意识到,在体面和稳定的光环背后,老师是一份消耗型的职业,需要大量体力和情绪的付出。这是欢文第一次真正理解讲台下的妈妈。

欢文妈妈细致的听课记录

从台上到台下,一个老师会经历怎样的内心风暴?

过去一段时间,小山青的情绪来得格外剧烈。这是她成为小学语文老师的第三年,一直在带低年级的学生。相较于成就和满足,最近,她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了真实的疲累和无力。很长一段时间,只要一放学,家长们会纷纷在微信群开启提问模式,小到孩子中午吃了什么,大到第二天要上什么课,小山青都要一一解答。下班后的自由时间变得少之又少,整个人无法真正放松下来,每天「最害怕微信响」。

除了沉重的教学任务,小山青作为班主任,日常还要管理班级纪律。但孩子们精力旺盛,管理是个大问题。让她印象很深刻的是,班里有个一年级的小男孩,爸爸常以暴力解决冲突,到了学校,他有样学样,也会延续暴力,与同学扭打,小山青几次劝阻,小男孩反倒会大声地反问老师:「凭什么?凭什么你是对的?」

那个瞬间,小山青懵住了,也沉默了,转身眼泪就噙满眼眶,「我其实挺失望的,我好像没有办法告诉他我为什么是对的。」小山青说。

类似的情况在班里时有发生,她觉得委屈、不知所措,会边哭边和学生讲道理,但几天之后,依旧无效。她第一次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质疑,她想,自己作为老师,可能无法真正影响孩子。

在学校里的时候,小山青是沮丧的。做老师曾是小山青最初的、唯一的梦想,但在现实的磨损中,梦想变形了。「老师这个身份其实没有办法去改变什么东西,」她说,「一开始想做灯塔,现在我觉得我做个路灯就行。」

即便如此,小山青还是形容教师「平凡但重要」。讲台上,老师是知识的传递者、课堂的引导者;讲台下,他们是父母、子女、伴侣,是要面对生活千头万绪的普通人,他们也有和常人一样的脆弱与疲惫。

学生们给小山青手写的卡片

当身体健康遭受侵害时,老师们的脆弱和无力会变得更为具象。

欢文的妈妈从年轻时就有声带小结,并不适合长时间大声讲话。而无论是在讲台上还是在录音机前,小铁动用最多的就是嗓子,时间长了,她的嗓子也总干哑。老师是一份自我损耗极为严重的职业,常人也许难以想象。

界雄是广东的一位初中语文老师,这是她站上讲台的第八个年头。小时候,她憧憬老师这份职业,觉得做老师会收获「笑脸盈盈、被学生环绕」,想想这样的场景,她觉得幸福。

但现实往往并不总是美好的,教师这份职业节奏快、压力大,日常往往是狼狈而琐碎的。在学校里,界雄教不同的年级,她常常要在不同楼层奔波,几乎没时间上厕所。2018年,在一次员工体检中,她发现了甲状腺肿瘤,最终确诊为甲状腺癌。起初,医生安慰她说这是「最轻松的幸福癌」,但她仍然感到震惊、恐惧。

她暂时休假,接受了甲状腺切除手术。手术持续了4小时,她的脖子被划开了13厘米,苏醒后整整一个月没有声音,说不出话了——这是界雄最担心的事情。她只能用「气音」与手势和家人交流。这给界雄带来了更深刻的恐惧,她感到自己的人生可能要被彻底改写,她担心失声会影响自己原本的教学工作,更担心自己会因此离开讲台。「我当时最害怕的就是哑了,我这么爱讲话的人,如果以后都不能说话,我会憋死的。」

直到手术后经过康复训练,界雄的声音才慢慢回来。手术后不久,界雄就重新回到了讲台上,回到了正常的工作中,她不想让同事一直替她代课。「我不希望大家都把我当病人、当弱者。我也想争气一点,作为一个正常的职场人站在讲台上。」界雄说。

老师们不只有讲台上的高光,在讲台下的人生里,他们同样有辛劳、伤痛与无力,也有琐碎与负担。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需要被理解的普通人。

教师之所以值得尊敬,不是因为完美,而是因为在不完美的生活中,他们依然选择站上讲台,继续讲下去。

喘息缝隙,从热爱中找回自己

在日复一日的教学节奏里,老师们很容易被疲惫和压力裹挟。课堂、作业、考试、家长的期待,每一环都像绷紧的弦,迫使他们时刻维持「专业」与「责任」。支撑他们走下去的,并不只是这些期待,而是生活中那些微小却有力的喘息缝隙。

小铁一边上课,一边攒钱去上配音培训班。为了能够精进自己的发声方法,也为了能更准确地找准角色的性格,一到寒暑假,小铁就会报名不同的辅导班,也会特意到北京进修一阵子,她愿意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自己热爱的事情上。

在家里,她专门给自己布置了一间配音室,房间不大,五六平米的样子,但有专业的录音与隔音设备,录音室特意留出了一扇玻璃窗,念书的时候,她的宝宝可以在屋外看着她,「让他看到妈妈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接触声音多了,小铁最热爱的,是风铃清脆的声音,风一吹,叮叮铃铃,每次听到,都感受到一种极大的放松,精神是极其愉悦的。

声音世界,给她带来了极大的放松。时常,有一些短剧配音的工作找上门来,对小铁来说,用声音演绎一个角色,沉浸在一段故事里,这把她从繁重琐碎的生活里打捞出来。她躲在角色的身后,去过一些超脱现实的生活,她可以怒吼、可以啜泣、可以有任何情绪。她能确定的是,在那一刻,她是自由的。

不久前,小铁开始尝试讲脱口秀,在县里组织的理论宣讲比赛上,她用脱口秀形式、用幽默的段子讲述了自己的工作日常,也调侃了一些自己不顺心的时刻。讲台上得多了,这却是她第一次站上脱口秀的舞台,看着下边的听众黑压压的一片,内心不免紧张,直到第一个关于学校的包袱响了,观众们笑成一片,她才稍稍放心,渐入佳境,那是她整个夏天最幸福、踏实的时刻。

小铁最近的愿望是,再写出一篇好的稿子,多跑两趟开放麦,或许有一天,自己能站到一个更大的舞台上。「这就是我坚持好好工作、好好教书最大的动力。」小铁说。

对老师们来说,爱好并不是逃避,而是一种释放和修复,在暂时的喘息中找到重新出发、重新站上讲台的动力。

很多老师都提到,自己下班之后都会去运动、健身。小山青每周要上2个班的语文课,压力大,为了解压,她喜欢做瑜伽,每周三次,完全沉浸其中,「想把工作中的坏情绪排解出去,不再积于身体中,希望我会越来越强大。」

界雄确诊甲状腺癌的时候,医生告诉她,甲状腺癌是一种情绪疾病。她想到了在工作中很多因为忙碌和高压而导致内心情绪崩溃却只能「引而不发」的时刻,那些独自面对情绪风暴的时候,往往难以寻得真正有效的情绪出口,有一些无奈,而这也是教师群体正在面临的真实处境。

康复出院后,界雄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在意了许多,她想要成为一名更健康、更快乐的老师。出院后不久,她发掘到了新的爱好。下了班她会跑步,五公里、十公里,她要做的就是迈开步伐、摆动臂膀。一到周末,时间更充裕,登山就是再好不过的选择,把自己投入自然,一路上山,听着自己的呼吸声和心跳声。就是这样,在与自我对话的过程中,界雄觉得,自己「又找回了一些对生活的掌控感」。

界雄在最爱的山上跑步

作为一名海洋生物爱好者,左伊曾经告诉海獭自己喜欢海洋生物的初衷,他说,喂鱼、清理水族箱是自己日常最放松的「冥想时刻」,他给每一只动物都起了名字,一下班回家就开始精心照料它们,弄来盐水还原它们的生存环境、给不同的品类分别喂食。

有的时候,他播放一支古典乐,搬个椅子看着它们在水里游弋,忽远忽近,有的鱼类好像对他有依赖、有熟悉的感觉,会游过来甩甩尾巴,再游走。左伊觉得,这是再好不过的放空时刻,工作里的疲累也因此被冲淡。

或许,有喘息的空间,才有更好生长的可能。读者孟超越向我们分享自己作为一名老师,往往会在课上发挥得淋漓尽致,但一下课,整个人就像虚脱了一样,一句话也不想说。而攀岩、逛公园对她来说是充电、放松再好不过的方法。西西则分享了妈妈的方法,妈妈是一名高中物理老师,日常,学生们考学压力大,妈妈也总挂心。这几年,妈妈的习惯是,一到焦虑的时候,下了班,她就独自去KTV,唱上三个小时,大汗淋漓,到家再沉沉睡上一觉,「让紧绷的神经有一点缓冲和放松」。

生活滔滔,老师们会用兴趣爱好为自己留下一方喘息之地,重新找到与自我对话的可能,暂时卸下负担和焦虑,拾回从容与自在。这些不被铃声、作业、成绩左右的时刻,让他们能以更饱满的能量回到讲台,面对学生与日常琐碎。

学校的操场每天都有落日时刻,这些瞬间都在安抚小山青。

你守护世界,我守护你

直到今天,界雄还没有恢复最初的嗓音。

电话那头,说几分钟的话,她就要清清嗓子,减少一点异物感,这是甲状腺手术带来的漫长而细微的影响。刚入行的时候,一节课的时间,她可以滔滔不绝,给孩子们讲很多。现在,她仍有点后遗症,不能像之前一样慷慨激昂地讲课,而且说话多了,难免感到不适,界雄越来越意识到保护嗓子的重要。

这样的困扰并不独属于界雄。作为老师,传播知识、解惑答疑的过程中,嗓子用得多,时常会遇到「嗓子劈叉」的情况,一到期末考试周,更是有说不完的话,往往一整个办公室的老师都被咽炎、嗓音沙哑、嗓子疼困扰。

手术后,医生一直叮嘱界雄要保护好嗓子,避免使用过度,带来不必要的伤害。她开始严格控制自己在课堂上讲课的节奏,讲一会儿,就会停顿下来,给嗓子一些松弛、放松的空间。下了课,回到办公室,她就赶紧喝点温水,吃一点润喉片,办公桌的一角,她放着一些润喉的茶包,空闲的时候,用养生壶煮上一些,分给办公室的同事们一起喝,「大家的情况都差不多」。除了茶包,润喉片也是必不可少的,每次喝完茶再含上一片,整个喉咙都从紧绷的状态里舒缓了下来。日常购买,她会选择温和、不刺激的喉片,龙角散就是最好的选择。

声音健康不仅关乎老师们的职业,更关系到老师的内心能量。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护嗓方式。

小铁想把配音当成终身发展的爱好,做老师的时候说话频次本来就高,这让她深知护嗓的重要,日常,她不吃辣也不吃冰,自我约束极严。在《人物》联合龙角散的征集中,很多读者提到,自己会给身边的老师准备蜂蜜柠檬水、煮梨水,买上桌面加湿器,让老师远离干燥。提到护嗓的时候,几乎每位老师都提到了润喉糖和润喉片,嗓子疲累紧张的时候含上一片,能很有效地给嗓子「降温」,松快下来。龙角散也成为了他们日常生活中快速「救急」的实用选择。就像读者娃娃脸讲到的那样:「要给老师们最实际、温暖的帮助。」

欢文发现,全校的老师都在用小蜜蜂讲课,节省体力。但妈妈是唯一一个拒绝小蜜蜂的人,她总觉得,隔着一个扩音器,和学生们的交流不够真切。作为女儿,欢文劝了很多次,但妈妈还是坚持自我。出于保护,欢文会定期带妈妈到北京的医院耳鼻喉科做检查。检查往往都没有大碍,唯独就是她长年累月地说话,嗓子使用过度。欢文也会经常买不同口味的龙角散润喉糖和润喉片给妈妈寄回老家,叮嘱她每天含几片。看到了教师群体真实的苦楚,欢文也越来越理解妈妈,她不再纠结于妈妈为什么不爱自己这样的疑虑,而是用自己充盈的爱意去保护妈妈。

这也是龙角散的理解与守护。作为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品牌,龙角散始终专注于咽喉健康的科学研究,它将「草本天然」作为研发理念,从自然中汲取成分,以科学方式呵护人们,延续着对嗓音与教育的守护。

课堂上的讲解、复述、鼓励与批评,声音背后的辛劳和消耗,往往容易被忽视。

但老师的声音,不仅是一堂课的表达,更是教育的种子在传递。龙角散希望,在老师疲惫时,带来一份温润的力量,让他们能以更好的声音,去支撑知识与爱的延续。

健康的声音不仅是职业所需,更是老师们心安的依托。当讲台上的嗓音不再沙哑,老师们才能更从容地表达,也能在职业道路上少一份焦虑,多一份轻松。龙角散愿意陪伴老师们,不仅守护他们在讲台上的坚守,也守护他们在生活中的自在。从声音到心境,从职业到生活,让声心健康成为每一位老师保持鲜活与热爱的底气。

也希望每一位家人、同事、学生,都能对老师的声心健康多一些理解与关注,让这份守护不仅来自龙角散,更来自他们身边的点滴关怀。

新的学期就要开始了,界雄、小铁和小山青早早结束了自己的暑假,投入到了新的教研和集体备课中,小铁最殷切的期待,早已不是成为别人的灯塔,她想,在教好孩子们的同时,要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保有自我。

翻开课本的同时,她们也翻开了职业与人生的新篇章。

来源:是个人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