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县人大《关于开展“当好基层‘头雁’代表 推进乡村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充分发挥基层人大代表的示范引领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江苏省丰县欢口镇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不断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充分发挥村党支部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县人大《关于开展“当好基层‘头雁’代表 推进乡村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充分发挥基层人大代表的示范引领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江苏省丰县欢口镇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不断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充分发挥村党支部书记“头雁”代表作用,激发人大代表荣誉感,调动履职积极性,更好地听民声、汇民智、促发展,带领基层群众,发展乡村产业,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为加快建设农业强镇、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展现人大新担当。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人才是关键。推进乡村产业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作为基层党支部书记、“头雁”人大代表,应充分挖掘本地资源优势,培育特色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手工艺、农文旅、休闲农业及康养等现代乡村多元新产业新业态,持续推动“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模式,实现“双带双促”(即带动乡村产业发展,带动村集体和村民致富;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和谐和美)目标。
欢口镇在活动开展中,力争做到“五个一”,即:
选好一个乡村产业:根据欢口镇实情,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优势,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做好“土特产”文章,“一村一品”特色农业不断推进,做好“公司+基地+农户”合作模式推广,发展高效农业面积4.5万亩,建设喷灌等基础设施,改造升级陈大庄葡萄自摘园基地1000亩;沙庄冷库建设项目、沙庄连栋大棚建设项目、肖庄村农业种植大棚建设项目等村利用上级奖补、集体自筹、后方单位帮扶等资金资源,积极推广经济作物种植,形成了高效蔬菜种植基地;常庄、董庄、陈大庄等村建设拱棚约800个,总投资800万元,种植食用菌750亩如木耳、羊肚菌等,年产羊肚菌180吨、木耳10500吨。规划建设完成李庄农产品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返乡农民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共计1500平方米,投入资金400余万元,推进电商等服务业发展,预计带动农民人均增收1500元左右。
引育一支人才队伍:依托农产品特色种养植项目,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培育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爱农业、爱农村的新型职业农民,如陈大庄许正海当选为“四个一”工程头雁示范社领头人、徐州十佳合作社理事长,李庄赵小凤多次被评为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乡土人才;卞庄村养殖大户王胜获称彭城新农人;刘桥村刘鹏对接南京果树研究所,引进美国山核桃种植500余亩,解决乡村产业发展人才短缺问题。
培植一个经营主体:根据企业自身发展,培植一个经营主体,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社,作为产业龙头,带动产业发展。陈大庄正海食用菌合作社创建为国家级示范社、李庄村慈心蔬菜粮食种植家庭农场,被评为县级示范家庭农场,等带动周边600多户农民致富,人均增收2600元以上。
打造一个产业品牌:围绕本地特色种植、养殖业,注册地理标志商标,创建和培育产业品牌,提升产品的市场认知度和竞争力,推动一二三产发展。陈大庄村民具有多年葡萄种植经验,善于病虫害处置及管理,利用此优势发展陈大庄生态果品自摘园建设,依托交通便利优势,发展常庄村果碧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重点打造李庄村慈心蔬菜粮食种植家庭农场,主要种植水稻、红薯等绿色新品种果蔬,并对红薯等初级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制作成红薯粉,促进一二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产品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模式;以品牌效应为核心,已注册梦邨园、李俊辰、小城水乡、裕米丰、沙庄里、鑫惜缘等农产品商标,在产品销售上,采取线上、线下同时销售的方式并行运作,开辟粮油超市直销点约20个,遍布各个乡镇及县区,稳定客商30多个,通过“互联网+”网上年销售额500万元,解决附近闲置劳动力就业问题,带动周边旅游和农家乐等相关产业发展。
搭建一个综合平台:依托欢口镇特色种植项目搭建适合乡村产业发展的电商平台,提供技术服务,创新营销模式,开展直播带货,拓展线上销售;与城市商超、社区团购合作,建立稳定供销关系;举办各类农文旅活动,吸引游客消费。(供稿人:江苏省丰县欢口镇人民政府王广宇)
来源:中国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