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以高考为目标,每个年级的英语学习重点是什么?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9 17:00 1

摘要:公开的特殊的升学路径里,强基、竞赛、天才班型,都在要求娃要点满智力的天赋值,钱人分三位一体……

大家好,我是多乐西。

公开的特殊的升学路径里,强基、竞赛、天才班型,都在要求娃要点满智力的天赋值钱人分三位一体……

而以上黑字,在英语这科统统不太成立。

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英语好,英语牛,是必然的事。

大家知道我主营“尽量小学把英语学到顶”,走“保K争P冲F(KET/PET/FCE)”反鸡校内的路子,但:1)娃不可能初高中就啥也不干了,

2)2岁启蒙8岁哈利波特10岁FCE12岁雅思14岁模联的牛娃,听听就行啦。

正常人家的娃子进度不可能那么惊悚,但也会完全躺了佛了不管了,主打稳扎稳打的。

那么,假如以高考高分(140+)为目标,幼、小、初、高,四个学段的主线任务是什么,应该做到什么程度?

防杠申明:这科丰俭有己,我只说主线、主线、主线。

小喇叭:两件小事蛮紧急,因为9月1号起:

1. 真人外教带着刷单词的神器,万词王,永久卡就全网下线了。小、初、高、大,就用这一个单词工具就行。详情→点这里。

2. 魔都妈妈私藏的少儿外刊、新闻、真题题源库,小树分级新闻,要全面涨价了。中高年级娃值得!详情→点这里。

01

李雷韩梅梅和李华,已成过去式

我想让大家看到,英语是怎么一步一步变难的,这也是每一位学龄娃家长应该知道的事:

19年,口音

上海春考高频出现英语听力口音考题,美剧原声,被群嘲难出天际。

21年,盛况

受口罩影响,剑桥英语通用五级KET、PET的考次减少,出现了“考位一秒空”。

21年,取消

两会首提“建议取消英语中小学主科地位”,提案霸屏热搜,仅新浪微博就收获了1.5亿的阅读量。

7月,双减

以学科英语培训为主业的教培机构,或转线上或转船头,部分调整不及时的机构无奈关停,甚至跑路。

22年,课标

义务教育《课程新标准》简称“新课标”正式颁布,指导今后至少10年的教、学、考。

23年,听口

北京高调宣布中考改革,英语听口考试进中考,单独机考,单独计40分。目前已有30个地区跟进。

24年,教材

全国中小学新英语教材正式开始使用,以新3小学教材为代表,进入“以句子为主”的英语实用技能培养时代。

种种变化、更新,这带孩子,即使只以应试为目标,新课标下中、高考的要求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02

疯狂拉听、说的幼、小阶段

幼儿园

听力词汇500+

幼儿园3-4年,你最需要做、最该做的,就是在家积累英语的第一桶金——听力词汇500,上不封顶。

用什么?资源也必须与“声音”相关:带视频的儿歌、原版低幼动画、带音频的分级。

划线的部分,是帮助孩子理解听到的声音,非必要不用中文解释。

这个阶段的目标虽然是积累听力词汇,但大方针毫无疑问是:兴趣、兴趣、兴趣。

凡是娃感兴趣的都给看、听,不感兴趣的素材别强求,换。

尤其要说一下的是分级读物

英语不错的家长也许会带孩子做亲子阅读,读原版绘本,很不错,但你要知道,绘本的有效输入比较有限,再加上中国孩子缺少去应用原版绘本里,关于英美娃日常生活用到的游戏、文化、节日等等应用土壤……

亲子绘本阅读你带着娃爽爽就好,它是有趣的,但不要抱着启蒙语言知识的野心,不承担教学任务。

靠谱点的,打直球的识字认字,还得分级读物。

幼儿园能带读完、听完《海尼曼》GK级RAZ的aa-B三个级别,积累听力词汇的启蒙,已经完成。

具体操作可以看:英语的听和读,专门筛掉过于老实的家庭

过程中只要娃不特别排斥,尽量鼓励娃做三个动作:开口跟读、回答提问、说整句

费妈是一定的,幼儿园的小奶娃你指望ta自学自驱?现在费一点心,之后这科就省下不少。

也不能瞎燃烧自己,正确的费妈方式在这里:恕我直言,一头热的英语启蒙大多没效果

即使交给老师、机构、课外班,但量级总归不够,家里该做听、读输入依然非常必要,不然容易出现“启蒙3年归来仍是0基础”。

如果你打算用全天外教的幼儿园,高价但一次性解决启蒙问题?也有新情况:别为了双语而双语,国际幼儿园鸡不出英语牛娃。

幼小衔接

学一下自然拼读,拿个本描红,练练书写,主要以连线、写字母和简单单词为主。

收拾收拾就可以以非常良好的听力储备,迈入小学。

1-2年级

建立新秩序

之前说过,鸡一点的话,1年级进入体系学习的最好时机,也就是学原版教材。

很多1-2年级学校还没开英语课,这个阶段可以看做是幼小衔接的延续,依然以英语听说启蒙为主。

无论哪种情况,都要面对全新的学习任务——建立新的英语学习秩序。

新的秩序由学、读,两条线来完成,依然是家庭主导。

学:一套原版少儿教材,简称上课。

从小学开始,英语沿着正路,听说读写词汇语法按序前进。

很多家长烦恼的,什么时候学自拼,怎么学,什么时候加语法,怎么加……学教材的娃就不用太担心,因为它会跟着教材的进度自然加进去。

学的部分,可以托给班课上的老师(直播课、线下班);或者性价比更高的方式(家长督学、录播课)。

读:至少一套分级读物,简称课后阅读(也必须有听的环节)。

别管能读多少,坚持每天10-15分钟,一周至少4-5天。简单计算一下,你会发现孩子课外输入的量级远远大于上课的,这是保证,学完一级能学下一级的关键。

学和读,意味着开始鸡娃了吗?不,低阶的学、读其实都不难,趣味扫盲的感觉更强。

它俩双管齐下,意味着孩子要熟悉:坐定+上课的节奏听讲的习惯 ③课后完成作业的习惯 ④预复习 ⑤在阅读中巩固知识,应用语言知识

⑥最值钱的部分:日常阅读的习惯(为之后独立阅读做准备)。娃圈的家长很清楚,这个⑥,就是大家用4位数购买久趣中教1对1阅读课程的终极目标。

这些习惯,很多孩子花一辈子也养成不了。而如果从小重视,家长亲子阅读开始,从1年级开始,从一周几十分钟的课程开始,从每天每天10分钟开始……

用不了一个学期,就能完成一个super高级的鸡娃任务——自我坚持,自主阅读,自驱自动。

3-4年级

三线并行

绝大部分公立学校3年级开始上英语课,那么孩子们从学校上英语课开始,进入三线并行的状态。

See,随着年级增长,任务不可避免会变重。所以,能提前一点是一点啊。

校内:按质按量完成课内要求。

校内一周的课时本来就不多,任务不可能太重的。老师要求的,该朗读的要读出口,该背的得背下来,抄的默的单词句子,都要照做。不要因为我们课外有“加餐”忽视了课内英语学习。

校外弄再丰富再原版,校内一张卷子,一次小考,成绩不行就是不行,家长怀疑人生,娃丧失学科兴趣。非常不划算的。

校外:围绕教材单元主题,刻意输出。

课内、课外的教材学习,按部就班跟着老师走,这些都和英语的读、写正相关。

但不要忘了,我们整个幼、小阶段的主线任务,其实是听和说。说白了,这个阶段不搞听和说这两项应用能力,这辈子估计搞不了了。。。时间越来越少,任务越来越重。

教材里,每个单元的主题就是所有普娃用来练习口语的最佳范本。

不懂的人觉得,这不是照本宣科吗?

但想想,我们作为外国人,去学一门外语,开口的环节别说娃了,大人也是有一定胆怯的(部分社牛除外),而从熟悉的、学过的、读过的话题入手,可以极大降低开口门槛。

因为有话可聊。

比如,新学期第一单元必学“打招呼”。3年级课文就会学:打招呼的基本表达,简单自我介绍的句子,而7年级课文是介绍不同国家打招呼的方式。

只要娃学了教材第一单元,那一定不会张嘴没东西,因为相关的词汇、句式,已经铺垫过了。

▲ 来源:电影 《抓娃娃》

用什么?大家给孩子准备的一些学习工具里一般都会带有AI对话功能了,即使没有,免费的AI也能做到,下载一个豆包就行。

家庭:以分级为中心,拓展阅读面。

家庭的任务,和校内校外的精学教材则完全不一样。

小学阶段,你依然有很多时间、机会,可以用来搞能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拓展阅读面。

去接触不同话题,不同体裁的阅读内容。

生活的、社会的、科普的、健康的、心理的、经济的、建筑的、天文的、地理的……

如果家长觉得难搞,主线还是可以抓分级阅读,尤其是RAZ和海尼曼两套,它两本来就是“百科全书”式的,主题非常多,连西方的寓言、神话、民间故事都有。

在这些之外,尤其要课外补充非虚构读物。也就是,跟真实世界紧密相关的真实的阅读素材。

包括但不限于:外刊、新闻热点、时文、学科主题、自然科普、人文历史、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图表图示……

为什么要做这个?进入中学就有答案了。

5-6年级

锁定精准信息的能力

5、6年级,和小学低、中年级段的节奏已经很不一样了,不少孩子是可以感受到升学的压力的。

并且这个阶段,还要为小初衔接准备一些提前量。

锁定精准信息的能力需要一定刻意练习,主要指精听和精读,一方面是为了应对中学的英语高要求,一方面精听精读也代表了英语语言学习里,更实在的能力:用英语获取信息

精读:

精读策略练习,主旨大意、细节锁定、猜词、逻辑推理。

非虚构篇章精读,练习词汇、语法等知识点的熟练程度,做对题目。

精听:

听写、听后填词、听后选择、听语法听口音等。

这两项你把它理解成刷题,也没啥大问题。

精读精听,尤其是非虚构篇章的精读,还会贯穿娃的中学6年。

对了,小初衔接前,把初中的必学必考词背一遍,大部分初中有明里暗里的分班考,还是可以好好准备下。

接下来进入中学段。

我要是跟你说,跟我学英语,不刷题,拿高分,你信吗?

我可不敢说,你也千万别信。

不刷题,不练手,任你公立学校、双语学校、国际学校,升学路上的结果都会揪着你娃的脸piapia打耳巴子。

中学阶段,一定有刷题。

但经过幼、小阶段的铺垫,叠加新课标下的中、高考以考查能力为主的要求,中学英语娃的“刷题”,本质上已经有一点改变。

继续看——

03

紧跟校内的中学阶段

初中

紧跟校内,复现>刷题

1. 紧跟校内。中学生家长就少看点公号,我们这些公号的招,主要还是使在13岁以下,原版习得中学生哪有时间搞啊……

老师让做啥,咱就乖乖做啥。布置的背、默、写作业,好好完成;让订让看的资料、报纸、网站,记下来,按时去看。

大部分地区中考是本市命题,你的英语科任老师比任何一个博主都清楚本地的升学率、考查机制、真题套路OK?

2. 用复现思维,代替刷题。词汇、语法、精读策略,依然是目前中考的主要考点。

家长可以简单理解成,中考并没有特别考查能力方面(不排除之后加大力度),把老师教的课内知识点学扎实了,练牢固了,能够迁移到不同的题目上去,就行了。

这时候,有复现思维的娃,简直秒杀。

复现思维就是同一个词,学生在不同的场景、主题下去接触、熟悉;

还可以通过听、说、读、写,不同的学习方式,去接触、熟悉。

除了背、默、记,

还有3个中学生能做到的复现方式:

1非虚构篇章精读(包括外刊)

2原版阅读(泛读)

3造句模仿

它们都是在地道原版的场景里,去复现英语表达。

牛娃可以试试:

4即兴口语

5思辨性的读写说练习

这是在用主动思考代替机械重复。

高中

紧跟校内,应用>刷题

高中我并不专业,所以不多说。紧跟校内节奏是肯定一定确定的。

简单给孩子们提2个醒:

1. 放弃校外幻想,真题导向。

高中3年能提升的不多,基本进校啥样就是啥样,所以功夫啊,早花早轻松。

那些校外的xx大招课,xx提分课,费用可控,可试;如果要价不菲,建议直接放弃。用10万买2分,家长自己掂量值不值吧。多读多练多背几个单词也许都不止2分呢。

2. 学有余力的娃,精泛结合。

精泛结合,读的还是非虚构

这是我看到的,能想到的,中上游的高中生英语提分的唯一途径了。大家如果还有妙招,留言区告诉大家~

为啥精泛结合一定提分?

以今年新高考最难一题《微塑料》为例:

原文出处,来自NewScientist网站:

关于‘去除微塑料’这项我们中国的科学研究,原文表达是这样:

很明显,高考真题是降低了原文难度,进行了改写和简写。

为方便解释,我再把这篇阅读理解原文简单翻译一下:

第一段:点明微塑料已成为全球常见污染源,介绍其在深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岩、海鸟胃、南极新雪以及人类体内等广泛存在的情况 。

第二段:新研究显示简单措施(烧水、冷却、过滤)可大幅减少自来水中微塑料,介绍相关研究发布期刊、研究的基本操作及效果。

第三段:说明不同碳酸钙含量水样中塑料减少情况,同时指出研究局限(未涵盖所有塑料类型,未研究水中其他化学物质 )。

第四段:提及微塑料污染日益严重。

第五段:科学家仍在确定微塑料危害,已知情况引发担忧,呼吁升级饮用水处理厂去除微塑料 。

仔细看我上方的黄字标注,典型的总分总,典型的观点/事件-细节/阐释-上价值,每一行都紧扣主题“微塑料”。

各位家长明白了吗,我们的考题,是格式规整、把原文精心修剪后给孩子们的篇章

原文中的采访、对话、引用、延伸拓展,统统删除每一段每一句话,都在为“微塑料”这一个主题服务

这是一篇非常纯粹的主题文章,它是方便教学(精读讲解)、方便做题的(并不是专门难倒孩子)。

例子阐释完毕。

这就是为什么我建议高中生、包括任何阶段的学生,应该以大量泛读,精泛结合的方式去反向碾压校内的英语考试。

一个,是泳池里游泳。有明确的规则、时间、泳程,有救生员随时待命。

一个,是大海里冲浪。能自己控制方向、及时掉头、迎面而上。

到底哪个更代表不可撼动的语言能力,哪个是有运气加成,训练可得的竞技,我想大家已经非常清楚。

今天就写到这啦!

来源:东西儿童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