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古代民间“淫祠”的思考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9 16:38 2

摘要:古人大多迷信,不管是皇帝官员还是老百姓,都迷信神灵。皇帝迷信的神灵被称为正神、大神,而老百姓迷信的神灵就杂七杂八了,老百姓迷信的神灵以及建立的神庙就算是“淫祠”了。不但权力系统的皇帝和官员不承认,而且民间的知识分子也不承认。

古人大多迷信,不管是皇帝官员还是老百姓,都迷信神灵。皇帝迷信的神灵被称为正神、大神,而老百姓迷信的神灵就杂七杂八了,老百姓迷信的神灵以及建立的神庙就算是“淫祠”了。不但权力系统的皇帝和官员不承认,而且民间的知识分子也不承认。

远古时期,人们普遍迷信。不但迷信天地,迷信风雨雷电,而且迷信身边的一草一木,以至于生出了泛神论。这种迷信很广泛,认为万物有灵,人类要善于和周围的动植物沟通,而不能肆意破坏,本身对于生态保护来说是好的,但迷信的神太泛化,就容易导致人类群体出现分化。部落首领很容易把自己弄成神灵的代表,甚至声称能够降神的巫师成为部落的首领。他们把自己弄成神灵,或者成为有能力和神灵保持沟通的人,甚至要建立自己的祠堂。奴隶社会出现以后,奴隶主会供奉自己的神,而奴隶也能供奉自己的神,但偏偏被剥夺了信仰,很多奴隶被当成牲口来对待,以至于他们不愿意生育,也不愿意整天受压迫。但大多数奴隶还是能够忍受的,只能在心里敬仰神灵,却并不能说出来,而这样的神当然比较分散,并不会是统一的一个神。先秦两汉以后,佛教、道教以及儒家思想的传播,造成了人神关系的理性化。个人主义的或信仰上的功利主义色彩都被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有意识地抹去,造成了宗教信仰的神圣和崇高,也造成了文献中追求个人幸福材料的缺失,而集体意识又充满了处处维护宗法传统和君主国家利益的假象,以至于长期以来,人们都不怀疑宗教就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不管皇帝还是王公大臣,都会信仰宗教中的神灵,而且皇帝自称为真龙天子,要定期祭祀天地,祭祀宗庙中的祖宗牌位。那么皇帝祭祀的神就是大神,而皇帝祭祀的死去的祖宗也算是祭祀了大神。倘若民间出现了各种其他的神灵祭祀,就相当于出现了“淫祠”。

皇帝要实现权力的垄断,就不允许民间老百姓随便信仰宗教,也不允许他们随便设立祠堂,不允许他们随便信仰某一个神灵。但皇帝的权力鞭长莫及,并不能深入到一家一户,要依靠宗族管理,稳定社会秩序。于是一些大的宗族就设立自己的祠堂,里面有祖宗牌位,有宗族管理者,还设立宗族管理的规矩,要奖励善良的人,惩罚奸邪,算是地方自治的一种标志。皇帝有自己的宗庙,地方宗主也有自己的宗庙;皇帝祭祀自己的祖先,地方宗族也会祭祀自己的祖先。但除了宗族祠堂以外,民间老百姓还有各自信仰的神,有的集资盖起了寺庙,有的集资盖起了道观,还集资请僧人主持寺庙的工作,请道士主持道观的工作。如此一来,就会形成“淫祠”。其实民间老百姓都有追求个人幸福的权利,都可以信仰所谓的神灵,但不符合官方的意识形态,会被官方力量和知识分子联手摧毁,目的是政治利益而不是宗教本身。汉以前和汉代的所谓知识分子不仅仅是指受过教育的人,也包括官僚阶层有读写能力的人。商和西周时期,鬼神的信仰在上层下层社会流行,只是双方分别以政治和自身利益为关注点。西周后期出现的道德天命观,在知识分子中间形成共识,导致他们与上层社会的信仰分裂,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形成了知识分子的宗教,其信仰介于官方宗教和民间宗教之间,以天人相应的宇宙论形式表现出来。

知识分子扮演了官方与民间中介者的角色。对民间宗教的批评常常反映了官方的意识形态,而对民间信仰的赞同和参与则显示官方祀典与民间信仰之间有某些共通之处。在知识分子眼里,民间缺乏主神崇拜,对各类神灵往往采取拿来主义。这种实用主义的态度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追求个人福祉的最大化。但在知识精英看来,这种摆脱官方祭祀范围的活动就是“淫祠”,显得低级、愚昧和荒诞。虽然汉代有倡导唯物主义的王充,对“淫祠”展开了批判,但他站的立场是统治阶级立场,而不是站在民间信仰的立场来看待的。换句话说,知识分子摧毁“淫祠”的行为并不表明他们是无神论者,而是他们为了统一思想而做的,是站在官方来做的,或者说为了宣扬官方的主流意识形态而去做的。他们的目的是治国平天下,是要为皇帝分忧解难,是要统一信仰,而不能让人们随意信仰某些神灵,以免出现人心离散的危机。很多皇帝都信仰佛教或道教,借助宗教来统治国家,其实就是用神权来统治人们的头脑。武则天宣称是弥勒佛的化身,宋仁宗宣称自己是赤脚大仙的转世,宋徽宗把自己封为全天下道教最大的神。即便没有宣扬转世思想,皇帝也仍然神化自己的出生。人们传说刘邦的母亲到河边打水,突然昏倒了,等人们救她的时候,发现她身上爬着一条龙。刘邦经常在小酒馆喝醉了不给钱,当他躺在凳子上睡着的时候,小酒馆的老板竟然发现凳子上躺的不是刘邦,而是一条龙。刘邦斩白蛇起义。算是强龙压过了地头蛇,最终成为皇帝。

民间老百姓不敢这样说自己的出身,以免被皇帝算计。倘若民间老百姓也供奉神龙,供奉天地,就弄得神很大,很可能被皇帝或官员忌惮。倘若民间老百姓随意供奉,有的供奉狐仙,有的供奉黄大仙,有的供奉神鹿,有的供奉孙悟空,有的供奉王母娘娘,有的供奉观音菩萨等等,那么他们就不能互相说服,也不具备信仰的认同,就很容易出现人心分散的状况,等到皇帝想统一人心,想要对抗外来侵略,想要加大征税力度,他们就很可能闹事。因为他们已经把自己等同于古代的巫师,甚至要和神灵融为一体,能够降神,靠神灵的支配就可以挑战皇权,但并不容易成功,因为他们没有信仰一神教,信仰不统一,分散,等于分散了力量。倘若有人弄了一神教,统一了民间信仰,就很可能振臂一呼,聚拢很多信众。倘若他们认同皇帝的出生神话,认为皇帝是天下最大的神灵,要听从皇帝的号令,那么他们就变得易于管理,很容易团结在一起,听皇帝的话,形成巨大的合力。哪怕他们长期忍受压榨和剥削,也仍然认为值得,因为他们在给心目中信仰的皇帝做事,而且种着皇帝家的土地,就应该缴纳很重的赋税,只要自己有一口吃的就不造反。可是他们是受苦受难最深重的人,要有精神上的信仰,只是信仰皇帝并不能让他们获得解脱,于是他们就互相传道,要信仰一些散仙,信仰小神,信仰动物神灵,最终形成“淫祠”,一旦泛化,形成一神教形态,就有可能团结起来,挑战皇权,有可能出现民间起义。不论是黄巾起义还是金田起义,亦或是陈胜、吴广起义和刘邦斩白蛇起义,都借助神灵说事,也都在初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或许这就是“淫祠”的作用,也是民间信仰统一之后的作用。

知识分子往往自视甚高,站在官员一方,要拥护皇帝的信仰,摧毁民间的“淫祠”,其实就是要统一信仰,便于管理,不让老百姓闹事。至于对神灵的质疑以及唯物主义,往往没有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而是受到了权力系统的影响,要为权力系统服务而已。由此来看,摧毁“淫祠”的行动具有了很多官方的色彩,要确立皇帝的绝对权威,也确立皇帝的神权统治,稳定社会经济秩序,实现信仰上的大一统,进而维系剥削和压榨的制度。这就是王朝更换了很多而农民始终无法翻身得解放的原因,主要还是思想上受到了禁锢,甚至连自己的信仰都被摧毁了……

来源:小男男历史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