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妈我跟你说抱歉,没给你尽孝,谢谢你让我瞧见这花花世界,可我感觉太累,就想多歇会儿,爸爸和哥哥得照顾好妈妈哈……
妈我跟你说抱歉,没给你尽孝,谢谢你让我瞧见这花花世界,可我感觉太累,就想多歇会儿,爸爸和哥哥得照顾好妈妈哈……
十六岁的欣欣在作业本上写这些字的时候,窗外的太阳光刚好照到她的笔尖上
那是五月里一个普普通通的周末下午,她安安静静地合上本子,就跟完成平常作业一样, 没人晓得
这其实是一封没来得及送出去的遗书
过了三天,班主任打电话过来:“欣欣妈妈,你家孩子最近状态特别不好,最好先办个休学,”
陈芳拿着手机的手微微哆嗦,她想起女儿近来老是把房门锁着,想起她脸色越来越白,想起那些被她给忽略掉的小变化, 等她走进欣欣宿舍,收拾女儿东西的时候,偶然发现一本藏在枕头底下的日记,翻开第一页,陈芳差点没喘过气来——
“10月15号,今儿晚上又睡不着觉,凌晨三点还在数自己心跳,也不知道为什么,心里头就是特别难过,”
“11月3号,数学考试考得一塌糊涂,我就是个没用的人,”
“12月10号,他们都在笑,可我咋就一点儿都笑不出来?”
“1月18号,要是能消失不见就好了……”
一页页往下翻,陈芳的手抖得越来越厉害
那哪是什么日记,分明就是一个小姑娘慢慢往水底沉的记录,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像是在不声不响地喊救命
可她这个当妈的,居然什么都不知道
回到家后的一天早上,陈芳无意间看到欣欣换衣服时露出来的胳膊——上面全是密密麻麻的印子,新的旧的交在一起,有些已经结疤了,有些还红红的
她赶紧冲过去抓住女儿的手,发现书桌上放着个圆规,尖儿上还沾着点儿血
“为什么不跟妈妈说?”陈芳声音都在抖, 欣欣就低着头,眼泪默默地往下掉:“说了也没什么用,你们根本不懂,”
心理医院的诊断书上写着:重度焦虑、重度抑郁,医生指着欣欣的心理评估报告说:“她现在有一半的情绪都不受自己控制了,就像一辆刹车坏掉的汽车,要是不赶紧想办法,后果简直不敢想,”
陈芳带着女儿跑遍了整个市里的心理诊所,又是吃药治疗,又是做心理疏导,甚至还住院了,可效果都不咋地,深更半夜大家都安静的时候,她会轻轻推开女儿房门,看看孩子是不是还在喘气,
有一天大半夜,陈芳发现欣欣自己一个人坐在阳台上,抬着头看星星,她偷偷走过去,听到女儿小声说:“妈妈,星星会不会也觉得累?它们得亮那么长时间,都不能休息,”
陈芳的眼泪一下子就流出来了,她从后面紧紧抱住女儿:“星星能休息的,但一定要接着发光,妈妈会一直陪着你,直到你好起来,”
如今,陈芳辞去了工作,专心陪伴女儿康复。她在欣欣的房间里安装了柔和的夜灯,每天陪她散步、做手工、写情绪日记。进展很慢,有时前进两步,又会后退一步,但陈芳说:“我不会放弃,因为我是妈妈。”
这个故事提醒我们: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需要全社会关注。那些看似“叛逆”、“内向”的表现,可能是他们在发出求救信号。多一句关心,多一份理解,也许就能挽救一个年轻的生命。
来源:顾小惜x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