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2. 荆轲赴秦刺秦王时在易水畔吟诵“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2025年语文单招大纲200道
1. “五经”由《诗》《书》《礼》《易》《春秋》组成。
2. “四书”由《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组成。
3. 屈原是伟大爱国诗人,其代表诗作《离骚》地位重要。
4. 明朝是最后大修长城的朝代。
5. 在《论语》中孔子将三十岁定义为而立之年,将四十岁定义为不惑之年。
6.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
7. 甲骨文是最早的成熟汉字,主要记载商朝王室卜辞。
8. “卧薪尝胆”主人公是越王勾践。
9. “负荆请罪”的主人公是蔺相如和廉颇。
10.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体现了大禹无私奉献的精神。
11.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有女娲补天、嫦娥奔月、夸父追日等。
12.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讲述的是孟母教育孟子的故事。
13. 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
14. 孔子,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思想核心为仁。
15. 老子,姓李,名耳,道家学派创始人,主张无为而治。
16. 墨子是墨家学说的创立者,提出了“兼爱、非攻”等主张。
17. 《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18.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19. 巨鹿之战指挥者为项羽,他以少胜多击败秦军主力。
20. 孔子的弟子颜回是孔门七十二贤之首,以德行著称。
21. “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出自战国韩非子笔下。
22. 荆轲赴秦刺秦王时在易水畔吟诵“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23. 苏秦以“锥刺股”刻苦读书,其故事激励后人勤奋学习。
24. 孙武是先秦兵家创始人,是《孙子兵法》的作者。
25. “围魏救赵”计策由战国军事家孙膑提出。
26. “三十六计”第一计是“瞒天过海”,最后一计为“走为上计”。
27. 中国探月工程以神话传说中的嫦娥命名,称 “嫦娥”工程。
28. 我国首辆火星车命名“祝融”号,祝融为传统文化中的火神,寓意照亮火星探索之路。
29. 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以屈原《天问》命名为“天问一号”。
30.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31. 楚汉之争主人公是刘邦和项羽。
32. 炎黄子孙是华人的自称,“炎”指炎帝,“黄”指黄帝,炎黄二帝为中华始祖。
33.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出自儒家经典《大学》。
34. 战国被尊为“亚圣”的儒学大师是孟子。
35. 春秋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使齐国成为春秋首霸。
36. “管鲍之交”的主角是管仲与鲍叔牙,他们交情深厚、彼此信任,为交友典范。
37. 中国的别称有华夏、九州、神州等。
38. 《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39. 孟子继承孔子仁爱学说,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40.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出自孟子。
41. “吾日三省吾身”出自曾子,反映儒家重视自我反省、提升道德修养的理念。
42. 西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学说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影响深远。
43. 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为梁祝、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
44. 中国古代十二时辰计时法里,“子时” 指今天二十三点至明天一点,是一天起始,体现古人的时间观念。
45. 孔子在弟子中最赞成曾皙关于志向的观点,曾皙描绘的理想场景体现儒家的理想追求。
46.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论辩 “鱼之乐”,体现二人不同哲学观点和思维碰撞。
47. 先秦时期记载大量神话传说的文化杰作是《山海经》。
48. “三苏”指北宋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
49. 唐代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并称 “小李杜”,其诗歌创作在晚唐诗坛独具特色。
50. 唐代贾岛与孟郊齐名,同为 “苦吟诗人”。
51. 王维的诗歌富有意境,苏轼评价其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52. 李贺被称为“诗鬼”,他的诗作多以神话传说、鬼怪灵异为题材,风格独特,充满奇幻色彩。
53.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因为他的诗歌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现实状况。
54. 韩愈是 “唐宋八大家” 之首,他倡导古文运动,恢复先秦两汉散文传统,其文气势雄浑。
55. 杜甫的“三吏”为《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
56. 田园诗人代表人物为王维、陶渊明、孟浩然,以描绘田园生活为主。
57. 成语“走马观花”与“春风得意”来源于唐代孟郊的《登科后》。
58.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中“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该诗中西子指西施。
59. 唐朝李世民在位时出现了“贞观之治”,这一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社会秩序稳定,为唐朝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60. 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描述的是重阳节,诗中体现重阳节登高、插茱萸等习俗及游子思乡之情。
61. 白居易的《长恨歌》讲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
62. “苏门四学士”包括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
63. “千古文章四大家” 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
64.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出自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65. 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是我国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笔记体写成,具极高科学与文化价值。
66. 宋词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豪迈奔放,婉约派情感细腻柔美。
67. 唐代五大书法家是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张旭。
68. 在唐诗的初、盛、中、晚四个阶段中,盛唐为时最短,但成就最为辉煌。
69. 杜牧诗中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写的是赤壁之战。
70. 《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
71. 高适、岑参、王昌龄是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他们的诗作多描写边塞风光、战争生活和将士的思乡之情。
72. 《柳河东集》《聊斋志异》《范文正公集》《李太白全集》《稼轩长短句》《王右丞集》《白氏长庆集》命名方法分别是地名、书房名、谥号、字、号、官职、年号。
73. 唐代韩愈与柳宗元发起古文运动,主张恢复先秦两汉散文传统,反对骈文形式主义。
74.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诗歌风格豪放飘逸、意境奇妙,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75. 唐代的小说叫传奇,传奇作品情节曲折离奇、人物形象鲜明,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76. 王昌龄被称为 “七绝圣手”,他的七绝诗作在唐代诗坛独树一帜,代表作有《从军行》《出塞》等。
77. 白居易是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作广泛反映社会现实,关心民生疾苦,如《卖炭翁》《观刈麦》等作品。
78. 宋词婉约派词人主要代表:柳永、晏殊、李清照等。
79. 王维参禅悟理,笃诚奉佛,其诗歌常常蕴含着空灵的禅意和深邃的哲理,被称为“诗佛”。
80. 刘禹锡诗风俊爽,他的诗歌题材广泛,既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也有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其豪迈的诗风使他被称为“诗豪”。
81. “楷书四大家”是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
82.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描写了春节时人们贴春联(新桃换旧符)的习俗,象征着辞旧迎新。
83.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描绘了夏天西湖荷花盛开、莲叶无边无际的壮丽景色,突出了夏天的生机。
84.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是元稹悼念亡妻的诗句,表达了对亡妻深深的思念和忠贞不渝的爱情。
85.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是陆游的《示儿》。
86. 王国维在论述做学问、成大事的三个境界时,曾摘编宋代三位词人的名句,分别是晏殊、柳永、辛弃疾。
87.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出自孟郊的《登科后》,表达的是科举中第后的喜悦心情。
88.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描写的是端午节彩线缠臂、佩戴小符的习俗。
89.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体现了李白对自身才华的自信和对财富的豁达态度,展现了他洒脱豁达的心态。
90.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出自杨炯的《从军行》,表达了诗人渴望投笔从戎、建功立业的抱负。
91.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中的“妃子”指杨贵妃。
92. 《春江花月夜》是张若虚创作的七言长诗,这首诗以春、江、花、月、夜为背景,描绘了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境,被誉为“孤篇盖全唐”。
93.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出自韩愈的《师说》。
94. 词牌是词的格式名称,不是词的别称;词又被称为曲子词、长短句、诗余、乐府、乐章。
95.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出自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这首词表达了苏轼在困境中旷达超脱的心境。
96. 唐朝的白居易和宋朝的苏轼都曾为治理西湖做出重要贡献,“苏堤” 就是以苏轼的名字命名。
97.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出自李白的《行路难・其一》,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对未来充满信心、勇往直前的信念。
98.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出自李白的《送友人》。
99.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望岳》中的名句,表达了诗人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100.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描绘了春天的美景,色彩鲜明。
来源:考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