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诈老陈封号后盯140元茅台!记者实测:3招识破低价名酒骗局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9 16:09 2

摘要: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刷直播时看到“官方正品”“高性价比”的商品,想着有博主“打假背书”就放心下单,结果回头发现自己可能踩了坑?最近前民警“反诈老陈”的事儿,就把这种“打假信任危机”摆到了所有人面前——曾经靠“反诈连麦”圈粉百万,连大爷大妈都信他能避坑,如今却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刷直播时看到“官方正品”“高性价比”的商品,想着有博主“打假背书”就放心下单,结果回头发现自己可能踩了坑?最近前民警“反诈老陈”的事儿,就把这种“打假信任危机”摆到了所有人面前——曾经靠“反诈连麦”圈粉百万,连大爷大妈都信他能避坑,如今却因为一场“打假”把快手账号搞到被封,解封后又盯上“140块两瓶的五星茅台”,这到底是真维权还是借正义赚流量?咱们今天就把这事儿掰开揉碎了说,毕竟这关系到你我下次网购时,该不该信那些“打假声”。

老陈当初火的时候,可不是一般的网红。那时候他还是民警,对着镜头教大家识别诈骗,连连麦时都不忘说“别信陌生人转账”,不少人都是冲着“民警”这两个字的踏实感,点了关注。后来他辞职做全职网红,抖音粉丝很快破了120万,快手也有62万多追随者——这些粉丝里,有多少是记得他当初苦口婆心反诈,觉得“跟着他不会错”才留下来的?谁也没想到,这份信任会栽在一场手机打假上。

8月底的时候,老陈突然发了条视频,说自己刷到嘎子哥(谢孟伟)直播间卖酷派手机,699块钱,还喊着“官方正品”。他说自己看着不对劲:内存参数写得模模糊糊,处理器型号也说不明白,再看手机外观,总觉得不是正规渠道来的。为了证明自己没看错,他还晒了和酷派客服的聊天记录,暗示这手机可能是翻新的。更让人动心的是,他反复说“我就是见不得老百姓被坑”,把自己架在了“为大家维权”的位置上。

咱们平时看直播买东西,不就是图个“有人帮着把关”吗?老陈这话一出来,网友立马就信了。评论区里全是“支持老陈”“别让嘎子哥坑人”,#反诈老陈打假嘎子哥#直接冲上热搜。有人专门去嘎子哥直播间留言质问,销量一下子就掉了,退货单堆得像小山。嘎子哥在直播间急得声音都发颤,说自己有授权书,手机是正品,可没人听——大家眼里,老陈是“反诈英雄”,他说的话比商家辩解管用多了。就连酷派客服出来说“这产品是真的,就是还在审核上架”,也没人当回事。

本以为嘎子哥这下要栽了,结果9月初剧情突然反转。嘎子哥直接甩出了“硬证据”:酷派的官方授权书、进货时的单据,还有第三方机构的检测报告,报告上明明白白写着手机参数和宣传一致,就是正品。紧接着,他又晒了律师函,说要告那些恶意抹黑的人。证据摆到面前,老陈的态度立马变了——先是偷偷删光了之前的质疑视频,然后在抖音直播间道歉,说自己没核实清楚就下结论,对嘎子哥抱歉,还承诺配合处理后续。可有人问他“是不是借打假涨粉”,他却只字不提,就说自己“犯了错”。

这道歉一出来,网友才醒过神来:合着之前的“维权”,可能是一场演给大家看的戏?没过多久,快手就封了老陈的账号,理由是“攻击、抹黑其他主播”。到这儿,按理说该收场了,可老陈偏不。没过几天,他在抖音发视频说“被封我也不怕,以后遇到坑还会说”;又过了一天,快手账号解封,他立马又发了条新视频,这次盯上了茅台。视频里,他拿着几瓶“五星茅台”说,有人直播间卖这个,140块两瓶,“这价格太离谱了,我买了几单,要是假酒,喝坏身体怎么办?”

可咱们琢磨琢磨,平时买瓶普通茅台都要上千块,140块两瓶,这便宜能有好货吗?我特意去电商平台搜了搜“五星茅台”,不管是京东还是淘宝,官方店根本没有和他视频里一模一样、明着标“五星茅台”的酒。直到现在,茅台官方也没搭理他这事儿。大家心里难免犯嘀咕:上次打假手机没核实,这次质疑茅台又只看价格,老陈到底是真不懂,还是故意装不懂?

其实老陈这事儿,不只是他一个人的问题,更暴露了现在网络打假的乱劲儿。现在好多人都想做“打假博主”,觉得只要喊两句“这是假货”就能圈粉,可真正懂怎么看检测报告、怎么查授权资质的没几个。有的像老陈这样,凭着以前的身份就敢下结论;有的更过分,拿半截证据、夸张的话制造话题,转头就带货同款商品;还有的连“质疑”和“抹黑”都分不清,最后把自己也绕进去。

咱们普通人最倒霉,本来网购就怕踩坑,看到有人“打假”还以为有救了,结果信了假打假,要么错怪了正经商家,要么下次真遇到假货,反而不敢信任何人。就像有网友说的“以前老陈反诈我信,现在他说啥我都得琢磨琢磨”——这份信任没了,以后再遇到真坑,谁还敢站出来说?

平台在这儿也有责任。要是平台早定好规矩,比如“打假必须附购买凭证和专业检测报告”,不能光凭嘴说,老陈这事儿是不是就不会发生?现在好多平台对“打假内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有流量就推,最后坑的还是咱们消费者。

说到底,网络打假本该是帮大家避坑的好事,可现在有些人为了流量,把“正义”变成了演戏。老陈曾经是大家信任的“反诈卫士”,可他现在的操作,把这份信任一点点磨没了。以后咱们再刷到“打假”内容,别着急站队,多问问“证据呢?”“有专业鉴定吗?”;也希望平台能早点立规矩,别让“打假”变成赚流量的工具。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上次网购踩坑,是因为信了“低价”还是“打假背书”?评论区说说你的经历,咱们一起擦亮眼睛,别让好心被人利用了!

来源:千山道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