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核聚变比核裂变产出一度电所附带产生的核废物多?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9 16:06 1

摘要:我认为核聚变要先发出电来,再去跟业已存在的裂变核能比较每度电对应的放射性废物的量。发电能力的低下可能会将聚变核能产生的核废料的量变成天文数字,如果发电能力根本就是零,那么度电核废料量将是无穷大。

我认为核聚变要先发出电来,再去跟业已存在的裂变核能比较每度电对应的放射性废物的量。发电能力的低下可能会将聚变核能产生的核废料的量变成天文数字,如果发电能力根本就是零,那么度电核废料量将是无穷大。

这问题展示的论文 Goals, challenges, and successes of managing fusion activated materials 是 2008 年发表的,相当老了。这篇文章对核聚变的态度是 不切实际地乐观 的,在幻想聚变能源的核废料量随时间流逝快速减少。在这个背景下,文中出现的若干数字现在看来可以说是很有讽刺意义了。

该文章称,聚变反应堆核心相对于裂变反应堆产生了相当可观的活化材料。为了更清晰地说明情况,作者们比较了 ITER、ARIES-AT、PPCS-Model-C、日本 VECTOR 托卡马克装置、ARIES-CS 和第三代沸水裂变堆 ESBWR,列出它们的尺寸差异、典型高放射性废物量、低放射性废物量。正如常识,作者们说,聚变反应堆核心周围 2 到 3 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屏蔽层的体积主导了聚变核能的废物流。

作者们说,由于将如此大量的轻度活化材料埋入地质处置库是“不切实际”的,美国核管会 US-NRC 和国际原子能机构 IAEA 提出了“释放”的概念,认为可以将这些材料暂时储存、等待其放射性衰减,然后将其再次投入商业市场,例如充当核设施的核废料储存建筑的屏蔽块、加入道路混凝土废料基础、加入深层混凝土基础、加入防洪用的非供水型水坝。这些都是基操勿六的玩意。

年轻读者可能有很多疑问,例如:ARIES-CS 是什么,怎么好像没听说过?

ARIES-CS 全称 Advanced Research Innovation and Evaluation Study – Compact Stellarator,是在美国能源部资助下于 2003 年到 2006 年提出的紧凑型螺旋仿星器设计。研究人员讨论了等离子体形状、超导线圈、维护通道、能量增殖与氚循环、发电效率、经济性等,画了一大堆 CAD 图,列出了工艺流程和成本估算,声称理论上可以做到这样那样。

那之后,美国能源部没有掏钱去造一台原型堆,甚至连工程验证实验都没搞。

这是大本营战报的常见表现:从胜利到另一个胜利,数据多么好看,我们没有任何问题!然后突然有一天下面没有了。

来源:东窗史谈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