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竹林深处传来阵阵虫鸣,那偶尔感受到的凉意并非来自清风。原来当心境沉静时,自能体会这夏日里难得的清凉意境。
01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宋·杨万里《夏夜追凉》
竹林深处传来阵阵虫鸣,那偶尔感受到的凉意并非来自清风。原来当心境沉静时,自能体会这夏日里难得的清凉意境。
02
醉来扶上桃笙,熟罗扇子凉轻。
——清·项鸿祚《清平乐·池上纳凉》
醉后躺卧桃笙竹制成的竹簟上,轻罗纨扇微微煽动凉气徐发。诗人以酒销夏,边饮酒边观赏院中的景色,一幅清新优美的夏夜图便可在眼前浮现,有使人感到明月朗照的美感。
03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
——宋·欧阳修《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
柳林外传来轻轻的雷鸣声,池上细雨蒙蒙;雨声淅淅沥沥,滴在荷叶上发出细碎之声。细雨初停,小楼西角显现出被遮断的彩虹。一幅轻雷疏雨、小楼彩虹的雨后晚晴风景画,塑造了一个极美的艺术境界。
04
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阴阴夏木啭黄鹂,何处飞来白鹭立移时。
——宋·贺铸《南歌子·疏雨池塘见》
稀疏雨点轻敲池塘泛起圈圈涟漪,微风拂过衣襟才察觉凉意悄至。夏木成荫处黄莺啼声流转,白鹭不知从何处翩然而至,在水畔凝立片刻又悠然飞去,有知己共赏这般景致真是幸福之极。
05
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沉李浮瓜冰雪凉。
——宋·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蒲草在晚风中沙沙作响,小雨过后池塘泛起细密波纹。荷花香气弥漫整个庭院,冰镇瓜果的清凉沁人心脾。这美好的夏日时光让人不禁感叹,为何最惬意的时刻,总是流逝得最快?
06
袅袅凉风度竹枝,卷荷翻雨落盆池。
——元·胡奎《夏日书事·其一》
竹枝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卷曲的荷叶将积聚的雨水泻入盆中。那串突然跌落的水珠打破午后宁静,清脆声响惊起了枝头的蝉鸣。
07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晚风送来远处荷塘的清香,竹叶上的露珠滴落在青石上发出清脆声响。这两种声音交织成夏夜独特的韵律,让人不禁怀念起远方的故人。
08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唐·杜甫《夏夜叹》
仲夏之夜总是短暂得令人惋惜,推开窗户迎接晚风时,忽然意识到这凉意虽能驱散暑热,却抚不平心中泛起的淡淡愁思。
09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唐·王昌龄《龙标野宴》
夏天的夜晚在沅溪边乘着凉爽的风儿散步,朋友们带着酒相互陪伴着来到了竹林深处。一次聚会畅饮,在那夏夜凉风般自在飘荡中触摸到诗人心灵深处的难以释怀的沉重。
10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宋·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梅子的酸味还在唇齿间停留,芭蕉的新绿已映满窗纱。这悠闲的午后本该安然惬意,却无端让人想起时光流逝的匆匆。
11
团扇不摇风自举,盈盈翠竹,纤纤白苎,不受些儿暑。
——明·文征明《青玉案·庭下石榴花乱吐》
团扇未动而微风自起,翠竹亭亭而立,白苎衣裳轻盈透气,都在从容应对夏日暑气。万物各得其所,只有人心常在满足中生出新的期盼。
12
水际轻烟,沙边微雨。荷花芳草垂杨渡。
——宋·刘将孙《踏莎行·闲游》
水边轻烟与沙滩细雨朦胧相接,荷花、芳草与垂杨装点着渡口风光。这恬淡景致宛如一幅淡彩水墨,在素雅中蕴藏着淡淡离愁。
13
绿叶阴浓,遍池亭水阁,偏趁凉多。
——金·元好问《骤雨打新荷·绿叶阴浓》
浓密绿叶遮天蔽日,池边亭台尽享荫凉。骤雨突然袭来敲打新荷,噼啪声响惊醒了午憩的人们。
14
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
——宋·苏轼《贺新郎·夏景》
正午时分梧桐树下悄无人迹,树影随着日头渐渐偏转。傍晚沐浴后感受着新生的凉意,这宁静时刻让人忽然想起远方的亲人。
15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宋·苏舜钦《夏意》
别院深处的竹席透着凉意,石榴花的艳红透过帘栊映入眼帘。这清幽的夏日景致本该令人心旷神怡,却无端生出几分寂寥之情。
16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宋·刘攽《新晴·其一》
新晴之后青苔爬满石阶,绿树下白日梦醒只有空寂了。这过分的宁静不是祥和,而是让人想起所有本该在场却已远去的身影。
17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唐·白居易《采莲曲》
菱叶在水面卷起涟漪,荷花在风中轻轻摇曳,采莲小船缓缓穿行于花叶深处。这般生动的采莲图景里,藏着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也隐含着对人生漂泊的淡淡感慨。
18
借与门前磐石坐,柳阴亭午正风凉。
——宋·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
借一方门前磐石闲坐,正午时分柳荫下凉风习习。这寻常的田园光景,却让人体会到最简单的生活往往最值得珍惜。
19
碧槛芙蕖隔水遥。绿树阴阴,迎凉初到赤栏桥。
——清·邹祗谟《黄钟乐 其一 消夏曲》
碧玉栏杆外的芙蕖隔着水面遥遥相望,绿树成荫时,正好来到赤栏桥畔享受凉意。距离产生的美,让这个夏日格外令人心动。
20
翠盖迎凉,万顷遮天绿。画桨珠帘云锦簇。摘花惊起双鸥浴。
——清·熊琏《题徐湘浦世叔消夏图》
翠绿荷叶迎接凉风,万顷碧色遮天蔽日。画船珠帘如云锦簇拥,采摘荷花时惊起一对白鸥。动静相宜的画面,展现了大自然最本真的美。
21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 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百花凋零何必惆怅,夏日绿树成荫别有一番韵味。诗人用豁达的眼光告诉我们,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美好。
22
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唐·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
墙头细雨滋润着纤柔的小草,水面回风聚拢飘落的花瓣。这细腻的景致,无一不是表达着老将林亭中那份历经沧桑后的宁静。
23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宋·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
清风明月自由来去,共同化作南楼一片清凉。自然之景无人拘束,反而成就了最惬意的消夏时光。
24
一枕新凉宜客梦,飞入藕花深处。
——宋·黄升《酹江月·夜凉》
枕着新凉适宜入梦,仿佛飞入藕花深处。夏夜的凉意最能引人入胜,带领我们进入诗意的梦境。
25
簟枕邀凉,琴书换日,睡余无力。细洒冰泉,并刀破甘碧。
——宋·姜夔《惜红衣·簟枕邀凉》
竹席玉枕邀来凉意,琴书相伴消磨时光,小睡初醒慵懒无力。细洒冰凉的泉水,用快刀切开甘甜的瓜果,这些夏日日常被诗人写得如此优雅动人。
26
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
——元·白朴《天净沙·夏》
骤雨初歇,湖面泛起新波,高楼畔井水冰凉瓜果清甜,绿树浓荫低垂在雕画屋檐。这雨后的清新景象宛如天地初洗,让人不觉忘却尘世烦忧。
27
竹斋眠听雨,梦里长青苔。
——宋·方岳《听雨》
卧在竹斋静听雨声入眠,梦中见得青苔漫生阶前。雨声与梦境交织,仿佛时光在枕畔静静流淌。
28
玻璃盆面冰浆底,醉嚼新莲一百蓬。
——宋·杨万里《食莲子》
琉璃盆中盛着冰镇莲子羹,醉意朦胧间嚼食新莲百颗。这夏日消暑的雅趣,让人品出生活本真的甘美。
29
僧舍清凉竹树新,初经一雨洗诸尘。
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
——唐·施肩吾《夏雨后题青荷兰若》
僧舍清凉竹树焕然一新,一场夏雨洗净世间尘埃。微风忽起翻动莲叶,青玉盘间倾泻水银般珠露,这雨后的禅意,清凉直透心底。
30
一榻凉如水,空山夜雨声。
——宋·方回《雨凉晓思》
卧榻凉意浸润如沐清泉,空山夜雨声声入耳。这幽独时刻,雨声与凉意化作最相宜的伴侣。
31
飞萤照水惊鱼跃,露滴荷心动细香。
——宋·周密《夏夜水亭》
流萤照水惊得鱼儿跃起,露珠滚落荷瓣摇动细香。夏夜的生机在这细微处悄然绽放。
32
小庭深院爱幽情。坐久夜凉生。翠竹拂窗棂。错认做、风声雨声。
——宋·范安澜《太常引·夏夜不寐》
独坐深庭院落偏爱幽情,久坐夜凉渐生。翠竹轻拂窗棂,教人错辨作风声雨声,这静谧夏夜最易惹人遐思。
33
门外一番雨馀,嫩绿缘枝,浅清清眼。
——宋·陈德武《惜馀春慢》
门外一番新雨初晴,嫩绿枝条攀缘而生,浅浅清绿怡人眼目。雨后的生机总是最动人。
34
一泓流水静无尘,半榻松风清彻骨。
——明·梁鱼《宾阳八景 其七 葛岩消暑》
一泓流水澄澈无尘,半榻松风清凉彻骨。这清幽之境,让暑气消散无痕了。
35
脱巾斜倚绳床坐,风送水声来耳边。
——唐·裴度《凉风亭睡觉》
解开头巾斜倚绳床而坐,清风送水声到耳边。这闲适姿态,正是消夏的最妙心境。
36
山中凉可喜,涧水一泓冰。
——宋·顾逢《东陵方丈纳凉》
山中凉意最是可喜,涧水如冰清冽直透人心。自然的清凉,干净,纯粹,温柔。
37
夜凉如水琉璃滑,自起开窗放月归。
——宋·方岳《夏夜》
夜凉澄澈如水琉璃般丝滑,起身开窗放入明月进来,多唯美啊。这主动邀月之举,浪漫式的平添了几分诗意。
38
竹风荷雨来消暑,玉李冰瓜可疗饥。
——宋·晁补之《鹧鸪天·杜四侍郎郡君十二姑生日》
竹风荷雨送来消暑的妙方,玉李冰瓜可以解饥渴。这天然的消夏良品,胜过人间任何珍馐。
39
藤角枕,竹方床。柳丝摇曳水风凉。
——清·樊增祥《思佳客·纳凉》
夏日炎炎,藤枕竹床都是消暑良伴,柳丝摇曳水风送凉。这简单的纳凉方式,藏着古人的大智慧呐。
40
是非不到野溪边,只就梧桐听雨眠。
——宋·胡仲弓《暑不杂兴》
红尘中的俗世,不会到溪边来,我只静静地听着梧桐雨声入眠。这超然物外的境界,正是夏日最难得的一派清凉啊。
41
雨后风微荷芰香,顿驱初暑作疏凉。
——宋·曹勋《端午帖子》
雨后微风送来荷菱清香,顿时驱散初暑化作疏凉。这自然的转换,总在不经意间悄然完成。
42
日高犹掩水窗眠,枕簟清凉八月天。
——唐·白居易《舟中晚起》
日头渐高我仍然掩着邻水之窗沉眠,此时正值枕席有清凉之意的农历八月天。这舟中晚起的惬意,教人忘却炎夏。
43
好风清露,碧梧高竹,骎骎凉气。
——金·蔡松年《水龙吟》
好风清露相伴,碧梧高竹依偎,凉气渐渐弥漫。这循序渐进的凉意,最是恰到好处。
44
北窗时有凉风至,闲写黄庭一两章。
——元·赵孟頫《即事三绝 其二》
北窗时有凉风来造访,闲来无事书写黄庭经一二篇章。这随性的消夏方式,淡雅中见真趣。
来源:荔枝姑娘诗词赋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