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生命线上的星光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9 14:36 1

摘要:我第一次见到木木,29岁的她裹在宽大的病号服里,因卵巢癌需要进行化疗,由我为其置入了一根PICC导管 ,置管过程中,她安静地望着天花板,脖颈处的血管随着呼吸轻轻跳动。针尖刺入的瞬间,她眉心微颤,右手却始终紧紧攥着床单,那一刻,这个安静得近乎沉默的姑娘,在我心底

我第一次见到木木,29岁的她裹在宽大的病号服里,因卵巢癌需要进行化疗,由我为其置入了一根PICC导管 ,置管过程中,她安静地望着天花板,脖颈处的血管随着呼吸轻轻跳动。针尖刺入的瞬间,她眉心微颤,右手却始终紧紧攥着床单,那一刻,这个安静得近乎沉默的姑娘,在我心底刻下了深刻的印记。“出院后每周要去PICC门诊维护导管,置管侧手臂不能剧烈运动,洗澡时注意别弄湿贴膜......”,我像往常一样进行健康宣教,她轻轻点头,眼神却飘向窗外。那时的我尚不知,这看似寻常的叮嘱,在不久后会成为我们之间一场温暖拉锯的开端。

可第二次住院,她却成了科室里“最不听话的患者”,当我揭开她的袖子时,倒吸了一口冷气,本该透明的PICC贴膜边缘泛着诡异的暗灰色,贴膜严重松脱卷边,穿刺点处皮肤隐约有红肿迹象,翻开她的维护登记本,发现竟已逾期8日未维护,也就是说距离上一次维护已经过去了15天。住院期间她非但没有家属陪同,更令人心惊的是,入院化疗当日夜间,她的病床却已空无一人,不听劝阻自行偷偷驾车返回家中,存在极大的护理风险隐患。

飘着冷雨的清晨,她戴着口罩踉跄走进病房,我伸手扶稳她颤抖的肩膀。透着口罩能看到她青紫的眼眶。“昨晚下车一滑,一不小心溜倒了”,她偏头躲避我的目光,我轻轻按住她发抖的手:“木木,我们需要谈谈”。

在交谈中我了解到,她的母亲脑梗卧床三年,父亲患上阿尔茨海默症,作为独生女的她,总是偷摸着回家,是实在放心不下家里两位无法自理的父母。她突然掩面,声音闷在掌心里:“是我!连累了我的父母!我对不起他们养育之恩,就我这个样子怕是也无法床前尽孝了,这辈子没能让他们享过一天清福,现在还要看着我遭罪。作为女儿,我太失败了!但是我走了他们怎么办?你说我得了这个毛病,作为一个女人,我对未来看不到一丝丝的希望!我没法像一个普通女孩一样,让自己的父亲挽着手,走到自己的另一半身边,没能拥有一个可爱的宝宝,这样残缺的人生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她苦笑着说道。

我轻轻握住她的手,能触到掌心里细细的茧子,那是长期照顾病人留下的痕迹,我看着她湿润的眼睛,缓缓说道,“木木,我想也不是这样的,难道那些深夜里驱车回家的里程数、你脸上一块块儿的淤青,不是你对二老的拳拳孝心么?生活还有许多种方式,谁说人生一定要按“标准”来?谁说没有婚姻的人生是不完整的,再长久的婚姻都会落到细碎的烟火里,落到日常的琐碎中,谁能保证自己婚姻永远不会变成一地鸡毛?你所拼尽全力对抗疾病的同时也不曾放弃照顾的两位老人不就是你要的完整的家庭么?你现在拥有的亲情,也许是许多人求而不得的温暖。”

在她出院前,我为她介绍了医院的“互联网+护理服务” ,由PICC专科护士上门为其PICC导管进行维护以及抽血,可消除她因来回奔波耽误照顾老人的顾虑。后来有一天木木发来消息:“汪护士,看到护士提着工具箱来我家敲门时,我突然觉得,好像有人和我一起在扛着这些事了,谢谢你,谢谢咱中心医院的护士们!设身处地的站在我的角度开导我,帮助解决挡在我面前影响治疗的各种困难。”此时窗外的梧桐叶沙沙作响,仿佛在应和这场迟来的自我和解。

今年二月,春节的爆竹声还未散尽,木木迎来了化疗的最后一个疗程。拔管那天,她特意化了淡妆,让我帮她和拔出来的PICC导管拍个合影,纪念这根生命线陪伴她度过了一个个漫长的疗程。她告诉我:“我爸昨天认出我了,他叫我小敏,是我小时候的小名。”如今打开她的朋友圈,总能看到充满烟火气的日常:父亲把青菜种进皮鞋的照片,母亲用左手笨拙剥橘子的视频。上周她发来消息,说最近爱上了写日记,记录生活的点滴,把不如意扔进日记里。

穿行在介入肿瘤科的走廊,你偶尔会看见患者手臂上的PICC导管,在日光下折射着细碎的光。它们不再是冰冷的静脉通路,它早已成为生命的纽带,连接着爱与希望,是无数个像木木一样的灵魂,在命运的暗夜里,努力握住的星光。那些被病痛褶皱的生命故事,终将在倾听与理解中,舒展开新的纹路,如同导管里流动的药液,带着温热的希望。木木把日记本扉页的《飞鸟集》句子指给我看,“生命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来源: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