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您好!】李良正、袁巧容夫妇:二次赴黔守初心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9 14:46 1

摘要:近日,记者驱车抵达赫章县中等职业学校时,校园里正传来琅琅书声。在学校行政办公楼的一间办公室内,李良正与袁巧容夫妇正在办公室忙碌着,键盘敲击声与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交织——这是他们二次帮扶赫章县中等职业学校的寻常一上午。不一会儿,夫妇俩便麻利地收拾好教案,快步向

近日,记者驱车抵达赫章县中等职业学校时,校园里正传来琅琅书声。在学校行政办公楼的一间办公室内,李良正与袁巧容夫妇正在办公室忙碌着,键盘敲击声与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交织——这是他们二次帮扶赫章县中等职业学校的寻常一上午。不一会儿,夫妇俩便麻利地收拾好教案,快步向教学楼走去。

这样的节奏,自今年8月他们主动申请二次帮扶以来,便成了日常。

粤黔帮扶教师李良正在上课。

一身双职:校园里的“忙碌搭档”

在赫章县中等职业学校,李良正的身份是“双重”的:既是统筹教学事务的教务处主任,也是带体育课的专任教师。

每天清晨,李良正要先梳理当天的教务安排,小到课程表调整,大到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方案,都需逐一落实;课后又要换上运动服,带领学生在操场上进行体能训练或技能实训。

而袁巧容的课堂,则藏着中职英语教学的“巧思”。在她的英语课上,总能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化解语法难点;课间十分钟,她的身边更是围满了提问的学生——有的困惑单词发音,有的纠结句子结构,她都弯腰细语,耐心讲解,直到上课铃响才匆匆离开教室。

粤黔帮扶教师袁巧容老师上课。

记者在校园里看到,夫妻俩的身影时常在办公室、教室、校园小道穿梭,脚步匆匆却眼神坚定。

二次出征:“组织需要,情怀难舍”

“为什么明知帮扶路远,还愿意再来?”面对提问,李良正是这样说的:“首先是组织需要。赫章县中等职业学校还面临不少发展难题,而我们夫妻俩没什么牵挂——孩子大了能自立,父母身体也还算健康。组织找到我们时,家人一口支持,我们就没犹豫。”

更让他难以割舍的,是对赫章教育的深厚情怀。2022年作为第一批组团式教育人才帮扶成员,从广州市番禺区职业技术学校来到赫章县中等职业学校的一年半里,李良正夫妇不仅和校领导、同事们结下了深厚友谊,更被孩子们眼中对知识的渴望深深打动。“我擅长‘正心教育’,就是想帮孩子们树立信心:让他们有目标,坚持把书读下去、把技能学扎实,将来能升大学、找好工作,健康成长。”李良正说,这一次,他计划从东部先进教育理念入手,在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学生素质培养、学校管理优化三方面发力,“做力所能及的事,帮学校更快发展”。

粤黔帮扶教师正在办公。

在袁巧容看来,帮扶的核心是“守望相助、团结合作”,“我是冲着教育情怀来的。第一次帮扶时,看到学生们从不敢开口说英语,到能主动用英语交流,那种成就感是别的事比不了的。而且我们夫妻俩一起过来,生活上能互相照顾,工作上能彼此协作——既是好拍档,也是好伴侣。”

袁巧容认为帮扶要结合实际,“我们把东部的经验带过来,再结合赫章的实际调整,取长补短,才能真正帮到学生、帮到学校。”

初心如磐:把“帮扶”做成“守望”

赫章县中等职业学校2025级护理1班学生罗豪说:“李老师不仅教我们运动技巧,还会教我们如何做人,让我们知道锻炼不只是为了考试,还要懂得反哺社会。”

“老师从不会因为我们基础差就敷衍,反而会耐心帮我们补语法、记单词,还总说‘现在开始学永远不晚’,这份不放弃的态度,比知识本身更让我们有信心。”2025级幼儿保育1班学生彭巧丽感激道。

粤黔帮扶人员李惠华校长查看教师课堂。

忙碌了一上午,夫妇俩又回到了办公室,开始整理当天的教学反馈。窗外,学生们在操场嬉笑奔跑;屋内,他们的身影依旧忙碌。这对来自东部的教师夫妇,正用二次赴黔的选择,诠释着教育者的初心与担当——把爱与知识播撒在赫章的土地上,也把“守望相助”的故事写进了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

贵州教育报记者 熊江睿

来源:天眼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