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酒不同命?卖文化的高端白酒VS赚辛苦钱的普通白酒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7 03:22 1

摘要:2024 年,中国白酒的怪事儿:有规模的白酒厂总产量比上年少了 1.9%,可卖酒的钱却多了 5.1%,赚的利润更是多了 7.5%。

前言:

2024 年,中国白酒的怪事儿:有规模的白酒厂总产量比上年少了 1.9%,可卖酒的钱却多了 5.1%,赚的利润更是多了 7.5%。

喝酒的人明明少了,大家花在白酒上的钱反倒多了?

更让人纳闷的是,整个行业都在调整的时候,截至 2024 年 12 月,贵州茅台股价稳在 1750 到 1800 元之间,而截至 2024 年 12 月,买白酒基金常看的 “中证白酒指数”,从 2021 年最高点算下来,已经跌了 58%,茅台跌得比行业平均水平少多了。

为啥白酒卖得少了,还更赚钱?

高端白酒和普通白酒,到底差在哪儿?

一、量降利升:白酒行业 “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白酒行业这几年一直在 “减肥”。

2024 年全国有规模的白酒厂,一共产了 410.6 万千升酒,比 2023 年少了 1.9%;

到了 2024 年最后 3 个月,产量比去年同期又少了 6.8%。

这意思就是,市场上的白酒总量确实在减,用大白话说就是 “蛋糕就这么大,谁都想多抢点别人的份额”。

可奇怪的是,卖酒的钱和赚的利润却在往上涨。

2024 年白酒行业总共卖了 7926.3 亿元,多赚了 5.1%;

纯利润更是到了 2486.5 亿元,多赚了 7.5%。

卖得少了还更赚钱,秘密就在于 “往高端走”。

拿茅台举例,从 2001 年上市到 2023 年,飞天茅台的出厂价从 218 元涨到了 1169 元,这期间调了 8 次价。

2023 年 11 月,茅台一次就把出厂价涨了 20%,(从 969 元涨到 1169 元);

到了 2024 年 1 月,五粮液也跟着涨,把核心产品(就是常说的 “普五”)的出厂价涨了 5%,每瓶多卖 50 元(从 969 元涨到 1019 元)。

不是所有白酒都能这么涨价。

数据显示,A 股上市的 20 家白酒企业里,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这些前 6 个头部品牌,赚的利润占了整个行业的 84%。

也就是说,大部分利润都被大牌子赚走了。

这就像班里考试,成绩好的越考越好,成绩差的越考越差,也就是常说的 “强者越来越强,弱者越来越弱”。

回头看,这种差距早就有了。

2012 年国家限制公款消费的时候,整个白酒行业都不好过。

当时五粮液、泸州老窖这些牌子,市场价甚至比出厂价还低,卖一瓶亏一瓶。

而茅台虽然停了部分经销商的资格、改了销售规矩,却一直没降出厂价,甚至到 2018 年还能把出厂价从 819 元涨到 969 元。

这说明高端白酒抗风险能力更强,而普通白酒只能靠降价抢市场,越卖越不赚钱。

现在情况更明显了,行业里的酒,从生产出来到卖出去,平均要等两年多(820 天),比上年多等了 8% 的时间,60% 的白酒企业都在 “卖价低于出厂价”。

这意味着很多小酒厂的酒堆在仓库里卖不出去,为了拿回本钱只能降价,利润就更少了。

二、周期韧性:高端白酒为啥能 “扛得住跌”

白酒行业有个说法:差不多 10 年一个 “好年景、差年景” 的循环。

从过去的数据看,白酒行业已经经历了 3 次明显的循环。

最近一次是 2012 年到 2015 年,当时因为限制公款消费和 “塑化剂” 事件,整个行业都不行了,买白酒基金常看的 “中证白酒指数” 最多跌了 64%(就是说投 100 块最多剩 36 块)。

可就算这么难,茅台还是很稳 —— 每年卖酒的收入没降过,2014 年最难的时候,收入还多了 2%,纯利润多了 1%。

现在咱们可能又处在这个 “差年景” 里。

从 2021 年 3 月到 2024 年 12 月,白酒行业调整已经快 4 年了(3 年 9 个月),比上一轮 1 年半的调整时间长得多,“中证白酒指数” 也跌了 58%,快赶上上一轮的跌幅了。

但高端白酒还是比行业平均水平抗跌,说明它们 “扛周期” 的本事在变强。

为啥高端白酒能抗跌?

首先是牌子硬。

茅台、五粮液这些牌子,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攒下的名气,在老百姓心里就是 “高端、少见” 的代表。

这种名气不是一天两天能攒出来的,其他牌子也很难替代。

就像买手表先想劳力士,买包先想 LV,请客吃饭拿茅台,本身就显得有面子。

其次是能自己定价格。

2023 年茅台涨了 20%,2024 年初五粮液也涨了 5%,但很多小牌子不敢涨。

因为老百姓愿意花高价买茅台,对普通白酒却很敏感 —— 便宜一块钱可能就换牌子了。

数据显示,高端白酒卖一瓶,零售环节能赚 100 到 500 块,而中低端白酒最多赚 50 块,少的才 10 块。

这种利润差距,让高端白酒就算行业不好,也有降价促销的余地,而低端白酒一降价就亏本。

不过短期来看,高端白酒也有压力。

2024 年最后 3 个月,上市白酒企业的纯利润只多了 2.5%,比 2024 年全年的 7.2% 慢了很多。

这说明大环境对白酒消费还是有影响的 —— 毕竟高端白酒很多用在商务请客、送礼品上,经济不活跃的时候,这部分需求就少了。

但从长远看,等经济好起来,商务活动多了,高端白酒的需求也会慢慢回来。

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高端白酒就算跌,也能慢慢涨回来。

2012 年行业不好的时候,茅台股价(算上分红拆股)最低跌到 79 元,“市盈率”(股价和每股赚钱的比例)只有 8.92 倍,但后来行业好转,股价又慢慢涨上去了。

这就是为啥有人说 “长期看高端白酒问题不大”—— 只要牌子还在、能自己定价格,等经济好起来,还是能涨价赚钱。

三、模式差异:高端和普通白酒不是 “一路人”

虽然都叫白酒,但高端和普通白酒的赚钱方式完全不一样,就像同样是车,劳斯莱斯和家用代步车的赚钱路数差远了。

从赚钱比例看,高端白酒优势明显。

中低端白酒(比如地方小牌子),每卖一瓶,去掉成本能赚 15%-25%,还得花钱打广告、给经销商返钱。

而高端白酒呢?

光零售环节赚的钱,就可能比中低端白酒的总成本还多。

拿飞天茅台举例,(2024 年零售价稳在 1800 到 1900 元,比出厂价 1169 元多了 630 到 730 元),这还没算厂家自己赚的钱。

这种利润空间,让高端白酒就算行业不好也能扛,而低端白酒一降价就亏。

从卖货方式看,高端白酒说了算。

茅台、五粮液根本不愁卖,经销商想拿货还得排队,甚至要 “搭着买”——(比如想拿飞天茅台,还得顺便买些王子酒、迎宾酒)。

而小酒厂正好相反,得求着经销商帮忙卖,还得给很高的返钱(有些厂返钱比例能到 20%-30%)。

2023 年杭州国际酒业博览会,因为经销商库存太多延期了,就是因为小酒厂压了太多货在经销商手里,卖不出去。

现在整个行业的酒,平均要等两年多才能卖出去,对钱少的小酒厂来说,压力太大了。

从谁来买来看,两者的稳定性也不一样。

高端白酒主要用在商务请客、送礼品、收藏,买的人不在乎贵一点,更看重牌子和面子。

而中低端白酒主要是自己喝、家庭聚会用,买的人对价格很敏感,哪个便宜就买哪个。

经济不好的时候,大家可能少请几次客、少送几次礼,但不会随便换成便宜酒;

而中低端白酒,可能被更便宜的酒替代,甚至有人改喝啤酒、红酒。

从市场份额看,高端白酒占的好处越来越多。

前 6 个头部品牌赚的利润占了 84%,剩下几百家酒厂只能分剩下的 16%。

而且差距还在变大,2024 年 A 股上市白酒企业的总收入多了 7.3%,比整个行业的 5.1% 快多了。

这说明资源都往大牌子集中,小牌子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茅台股价 1483元,“市盈率” 20倍,贵不贵?

其实看高端白酒不能只看 “市盈率”。

因为高端白酒的价值不只是现在赚的钱,更在于它的牌子和以后涨价的潜力 —— 就像黄金,就算暂时降价,大家也相信长期能保值。

结语

白酒行业正在经历大变化,“卖得少却更赚钱” 的背后,是大家更愿意买贵的、大牌子的酒。

高端白酒靠硬牌子和定价权,能扛住行业波动;

而普通白酒却面临库存多、降价抢市场的难题。

中国的白酒文化流传了几千年,喝酒的逻辑永远不会改变。

卖文化的高端白酒VS赚辛苦钱的普通白酒,同酒不同命。

看懂这种赚钱方式的差距,就知道白酒行业的机会在哪儿。

也终于明白,为什么段永平买了贵州茅台,永远不卖?

本文数据引用来源:

贵州茅台股价、市盈率数据来源于 A 股市场公开信息(2024 年 12 月)

中国酒业协会《2024 中国白酒市场年度研究报告》《2024 中国白酒行业盈利能力分析报告》(2024 年 11 月)

雪球网《白酒复盘 —— 白酒在上一轮周期中都遭遇了什么?(2012-2015)》(2023 年 8 月)

搜狐网《茅台提价,其他酒企 “左右为难”》(2023 年 11 月)

证券时报 e 公司《2 月 5 日起,五粮液普五出厂价上调 5%!》(2024 年 1 月)

白酒存货周转天数、CR6 利润占比数据来源于中国酒业协会《2024 中国白酒行业运行报告》(2024 年 12 月)

来源:萌宠狂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