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些天的某档节目里,全红婵哥哥全进华在参加某厨艺综艺节目时,因制作的白切鸡被评委认为“肉质偏老”而被淘汰。
前些天的某档节目里,全红婵哥哥全进华在参加某厨艺综艺节目时,因制作的白切鸡被评委认为“肉质偏老”而被淘汰。
全进华在节目访谈中表示,广东人追求紧实嚼劲,白切鸡讲究选用养到一定月份的鸡,若用30—60天的嫩鸡,反会被视为不正宗,并称“在广东饭店用嫩鸡做白切鸡包被(客人)投诉”。
然后呢,部分广东网友就高潮了,说评委不懂吃鸡。
那么问题来了,全进华做的那只鸡真的没有问题吗?
我们先看评委怎么说。
有一点鸡肉的香味(鸡有鸡味,鸡本身应该没有问题),但口感偏老。
口感偏老无非两种问题,一个是选材没选好,一个是做白切鸡的人手艺有问题。
在我们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看湛江当地对于白切鸡是怎么宣传的。
湛江文旅的官方号上这样写:
“说起湛江的白切鸡
多少离家的人会口水流流
表皮金黄爽口
没有多余的肥油脂肪
而鸡肉嫩滑一点都不柴
再裹上一层姜葱蒜油
入口鲜香至极,一个人就能吃半只!”
——《在湛江旅游,每天都在长胖的路上,只因为这些……》
“安铺白切鸡,走地鸡放养自然,烹饪也采取朴素的制作方式,用温水浸泡,再捞出沥干过冷水,即可得到皮脆、肉嫩、味香的安铺鸡。无需溢美之词,“鸡有鸡味”便是最好的肯定。”
——《寻味之旅!吃年例叹湛江地道美食→》
鸡皮金黄带网状
鸡肉刚熟还蕴含着肉汁
熟而不烂、鲜美可口的白切鸡
因烹鸡时不加调味白煮而成
食用时随吃随斩
故又称“白斩鸡”
——《馋哭!你可以永远相信湛江吃货的选择→》
湛江市委网信办这样写:
“湛江白切鸡的烹制方法为“浸”,浸鸡时要求大沸水下鸡,微沸水浸鸡;水沸后把鸡放下,随即转用小火,使水似开非开,水温始终保持在80~95℃,约浸15分钟。
看似只是简单的清水浸鸡,其实火候非常讲究,要细火慢浸,鸡皮金黄带网状,鸡肉刚熟还蕴含着肉汁,骨头脆嫩,骨髓还带着红色为最上品。鸡出锅后,在鸡身抹匀熟油,使油脂在鸡表皮形成一层保护膜,既可防止鸡皮风干,又能增加鸡皮的爽滑度和光亮度。
蘸料是湛江白切鸡的灵魂,用沙姜、蒜和酱油调配成的本地特色蘸料,使湛江白切鸡更为皮爽肉滑、香味浓郁,令人回味无穷。”
——《【鲜美湛江】特色美食来啦~这些好吃的千万别错过!》
““无鸡不成宴”,湛江白切鸡以其鲜嫩多汁、有鸡味而闻名。选用本地散养的走地鸡,以简单的烹饪方式保留了鸡肉最原始的味道。蘸上特制的姜葱酱,每一口都是满满的幸福感。”
——《冬大过年!湛江人的冬至,真香!》
至少我们看当地官方的宣传口径,湛江白切鸡的重要标准就是皮脆肉嫩,肉中有汁水。
而全进华做的鸡,恰恰没有这些特点。
做过饭的都知道,肉如果想要口感好,那么最重要的就是锁住里面的汁水,吃起来的才能有嫩、软、滑等特点。
而我们看全进华做的这只鸡,用的是180天的母鸡,如果这只鸡生过蛋,那么不可避免的会肉质发干发柴。
而成品从镜头上看,很明显有煮过火的嫌疑。肉已经有了纤维状,证明里面的汁水不够足。
如果形容肉类口感偏老,汁水不足,那么大概率只要不是材料的问题,就一定是厨师的烹饪出了问题。至少评委吃着感受不到鲜嫩多汁和湛江官方对白切鸡的描述是有差别的。
而全进华后来又展示了一次白切鸡,不过这次用的是公鸡,但是这个视频给删了。
而早期全进华的视频,可是说的吃嫩。
至于还有人怀疑评委没吃过靓鸡,岳云鹏没吃过我可能还会信,但是说周晓燕这位大佬没吃过湛江鸡那真的就是自己骗自己了。
所以我想这个问题答案其实很明显了,全进华做的这个鸡其实有很多问题。
第一个,为什么选180天的母鸡,尤其是这只鸡可能生过蛋。
第二个,煮鸡的手法有问题,时间、温度没有控制好。
那么我们可以合理怀疑,全进华几乎没有什么厨艺,不论是选料还是烹饪手法,可能都没办法让他做出一只不错的白切鸡。毕竟谁能想一个厨子煎鱼都不会。
所以,全进华展示的可能是村里吃席的那种煮法,可能当地人确实喜欢吃老一点的,这也是有网友说的,老一辈喜欢吃老的。
但是,放在比赛上来说,他做的鸡被淘汰再正常不过了。没有哪个专业评委能接受煮过火这种事情。
而全进华聪明的是,他绝口不提自己在选料和厨艺上有没有问题。而是直接将矛盾的焦点转移到评委对湛江鸡有质疑,甚至是评委不会吃广东鸡,只吃过那种嫩鸡。评委质疑他就是质疑广东,质疑广东人不会吃鸡。然后引导广东网友网暴两位评委。
怎么说呢,事情发展到现在,他美美隐身了,没有几个人关注他煮的那只鸡有没有问题。
来源:柯南道尔宇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