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育人故事】是星火,也是晨光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9 05:02 1

摘要:在澄江这片教育的沃土上,有这样一群身影,他们始终以师德为魂、以育人为责,用课堂创新打破知识边界,用真情互动化解成长困惑,用职责担当点燃教育薪火,用脚步丈量山区教育的希望之路,在平凡的教育岗位上,书写着“润物无声”的坚守。

教师节快乐

在澄江这片教育的沃土上,有这样一群身影,他们始终以师德为魂、以育人为责,用课堂创新打破知识边界,用真情互动化解成长困惑,用职责担当点燃教育薪火,用脚步丈量山区教育的希望之路,在平凡的教育岗位上,书写着“润物无声”的坚守。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两位教师的育人故事,聆听他们用爱与智慧点亮的心灵灯火,感受那份平凡之中孕育的伟大力量。

1

以心育心,育己育人

澄江市第二中学英语教师 毕薇

毕薇,澄江市第二中学英语教师,玉溪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玉溪市骨干教师、省级骨干教师,深耕英语教学一线14年。在她看来,教育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场心与心的对话、一场生命与生命的彼此成就,始终践行“启智润心,育己育人”的教育理念。

以暖心实干,启学子心门。回首14年的从教光阴,她有7年的时光都与毕业班的孩子们相伴前行。在此过程中,她用心用情照亮无数处于人生转折点孩子们的心灵,帮助他们找到支点、重拾自信。她用“唤醒式教育”帮助一位理科“学霸”男生,从“英语与我无缘”到最终中考英语斩获高分;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导一位羞于表达的女生,一步步驱散“表达恐惧”,收获“勇敢尝试远比追求完美更重要”的成长感悟实践。

破课堂界限,燃育人星火。在她看来,“教学非注满一桶水,实点燃一把火”,英语教学远不止于词汇和语法,更应是学生看世界的一扇窗、表达自我的一座桥。她努力打破传统课堂的边界,坚持通过英文影视赏析、主题辩论、戏剧表演、项目式学习等方式,把课堂变为激发兴趣、鼓励表达、培养思维的文化场。在课堂破界之后,学生的英语成绩有了显著提升。更让她欣慰的是看到每一个孩子都在学习中体验了成功,在团队中学会了合作,在成长中赢得了自信。

携团队共研,续教育薪火。作为澄江市初中英语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毕老师始终践行“教育非独行,乃众行致远”的箴言。她不仅是学生的“燃灯者”,更是同行的“传灯人”。她深知“教育家精神”不仅在课堂内,更在传承中,于是与团队共研续写教育薪火,让每一点微光汇聚成照亮教育之路的星河。她带领工作室构建“备课-上课-磨课-反思”教研闭环,推动“以学为中心”的课堂转型;开发共享教学资源,部分课件成为区域范例;组织跨校联合教研,助力青年教师成长。三年间,工作室成果丰硕,形成良性梯队。

2

和孩子一起成长,做幸福的“拾光者”

凤山小学语文教师 李丽琼

李丽琼,中共党员,凤山小学语文教师,获评云南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玉溪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澄江市优秀教师、澄江市名班主任。作为语文教师、班主任,20余年来,“和孩子们一起成长”既是她班级群的名字,更是她教育生涯的底色。在她看来,自己既是孩子成长的引路人,也是他们纯真岁月里幸福的“拾光者”。

班级管理里藏着“温暖之光”。对于整个班级的管理,她常和家长传递“有一必争,有旗必夺”的理念,所带班级均班风正、学风浓。在她接手之后,有的班级从拔河比赛连续四年的“一轮游”到积极备战拼得冠军,孩子们心中自此燃起了集体荣誉感,获得了不少的集体荣誉。对于班里的每个孩子,她始终秉承着“让合适的孩子做适合的事”这一管理目标,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孩子,真正诠释着“一个都不能少”。为了让班里的孩子们亲身经历才懂感恩与健康的可贵,她和家长约定“一个可以,一个不准”。对班里后进的孩子,她倾注百分之百的用心、爱心,让“麻辣女孩”变成“小甜心”,使不爱学习却擅长拍照的学生完成获满场好评的毕业视频。

语文教学深耕出“幸福田野”。多年来,她将语文教学与德育工作深度融合,一步步摸索出专业成长的路径。通过读专业书、观摩名师课、打磨教学设计,她开始不再急于讲授阅读方法、写作技巧,而是将德育融入字词句段间。从这样的教学课堂里,她听到孩子们见解独到的发言,读到孩子们笔下真情实意的思考。这种以文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学方式,既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又引导其明事理、修德行,在收获优异教学成绩和丰硕教学荣誉的同时,真正实现了教学与育人同频共振。

三尺讲台播种着“理想信念”。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她将讲台不仅视作传授知识的舞台,更看为播种信念的阵地。课堂上,她引导孩子们从语文的汉字结构、经典诗文中汲取民族精神的力量,由课文中革命先辈的赤诚、文人志士的担当树立远大理想信念;主题班队会中,她带领孩子们学习英雄模范的故事、讲述实践担当的榜样,引导他们明辨是非、胸怀家国,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让理想信念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