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1日,穆迪将中国西部水泥有限公司(West China Cement Limited,简称“西部水泥”,02233.HK)的公司家族评级(CFR)从“B3”下调至“Caa1”,将其高级无抵押评级从“Caa1”下调至“Caa2”,展望维持“负面”。
久期财经讯,4月1日,穆迪将中国西部水泥有限公司(West China Cement Limited,简称“西部水泥”,02233.HK)的公司家族评级(CFR)从“B3”下调至“Caa1”,将其高级无抵押评级从“Caa1”下调至“Caa2”,展望维持“负面”。
穆迪副总裁兼高级分析师、西部水泥的首席分析师Roy Zhang表示:“此次评级下调及负面展望反映了该公司流动性依然薄弱,且在为其将于 2026 年 7 月到期的 6 亿美元债券进行再融资方面缺乏实质性进展。”
Zhang补充道:“尽管该公司正在探索多种方案来偿还或再融资 6 亿美元债券,但其能否及时足额履行偿债义务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评级理据
西部水泥 的 Caa1 公司家族评级反映了该公司在未来 12 至 18 个月内到期债务增加的情况下,再融资风险高且流动性弱。该评级还考虑了其受行业周期性影响、运营规模有限、产品多元化程度低、海外扩张项目(如资金汇回)投资需求大且执行风险高的因素。此外,该公司采取了激进的财务政策,表现为对短期融资的高度依赖,尽管其债务杠杆率一直保持在中等水平。这些因素共同抵消了该公司在陕西中南部地区水泥生产中占据主导市场份额以及长期运营的良好记录所带来的优势。
西部水泥 计划主要利用内部现金资源来偿还 2026 年 7 月到期的 6 亿美元债券。公司海外业务将产生大量现金流。
穆迪预计该公司经调整后的EBITDA到 2025 年将增长至约 40 亿元人民币,而 2024 年为 27 亿元人民币。这一增长将由新海外工厂产能提升带来的产量增加所推动,届时海外市场将贡献约三分之二的总额。
然而,未来数月大量海外资金能否顺利汇回控股公司仍不明朗。这种不确定性对该公司利用内部资金偿还 2026 年 7 月到期的 6 亿美元债券的能力产生了负面影响。
西部水泥 在海外市场扩张方面仍保持着巨大的投资需求。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资本承诺总额约为 37 亿元人民币。穆迪预计其中大部分承诺将用于在非洲建设新的生产设施。虽然公司能够从现有的银行信贷额度中部分筹集这些资金,但如此大规模的投资承诺仍将使可用于偿还债务的内部资金紧张。
其他潜在的流动性来源包括处置非核心在岸资产的销售所得以及通过离岸债券市场再融资。然而,资产处置所得款项的及时性和充足性以及美元债券的发行存在不确定性。
截至 2024 年 12 月,西部水泥 的流动性依然薄弱,其不受限制的现金与短期债务之比仅为 30%。穆迪估计,该公司现金及类现金来源加上其运营现金流,在未来 12 至 18 个月内不足以覆盖其短期债务、股息支付和资本支出。
由于结构性从属风险,西部水泥 的高级无抵押债券评级为 Caa2,比其他评级低一个子级。这种风险反映出 西部水泥 的大部分债权都在其运营子公司,而在破产情况下,这些子公司的债权优先于控股公司的高级无抵押债权。
环境、社会和治理 (ESG) 因素
ESG考虑因素对西部水泥的评级具有负面影响。该公司面临碳转型、自然资本、废弃物和污染风险等环境和社会风险,这与受评水泥生产企业一致。
治理因素方面,评级行动考虑了尽管公司债务到期规模增加,但其风险偏好仍持续较高,且其在非洲快速扩张存在相关执行风险。该公司仍秉持激进的财务政策,高度依赖短期融资。
可能导致评级上调或下调的因素
如果 西部水泥 未能偿还债务,穆迪可能会下调其评级。
鉴于负面展望,西部水泥 评级不太可能面临上调。
不过,如果该公司在偿债或债务再融资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评级可能会出现正面趋势。
西部水泥是中国陕西省产能领先的水泥生产商。截至 2024 年 12 月,其年产能为 3930 万吨。
西部水泥旗下水泥厂多数位于陕西省中部和南部。该公司已在中国的新疆和贵州确立了市场地位,并通过新建设施和收购业务拓展至莫桑比克、埃塞俄比亚、刚果民主共和国和乌兹别克斯坦。
截至 2024 年 12 月,西部水泥由创始人兼董事长张继民先生持股32.3%,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持股29.1%。
西部水泥于2010年8月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来源:久期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