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乌鲁木齐的朋友凌晨三点蹲在客厅,手机+平板+电脑全开,结果页面一灰,票没了。
“5分钟,52万张票,刀郎的票比春运火车票还难抢。
”
乌鲁木齐的朋友凌晨三点蹲在客厅,手机+平板+电脑全开,结果页面一灰,票没了。
下一秒,朋友圈弹出黄牛截图:480的看台,直接标五千八,还附赠一句“不议价,爱要不要”。
这事儿离谱在哪儿?
新疆啊,机票往返两千起步,酒店翻三倍,理论上不该挤成这样。
可刀郎一复出,直接把“偏远”俩字打没了。
先说刀郎本人。
沉寂十年,一开口还是那股子大漠风沙味。
《2002年的第一场雪》一响,80后秒回磁带机时代,00后跟风考古,发现这大叔的歌居然比短视频神曲耐听。
复出首场选乌鲁木齐,本地人炸了:终于不用羡慕北上广,咱家门口也能看顶流。
抢票那天,平台服务器直接冒烟。50万人同时冲进来,系统提示“前方拥堵”——其实就是被黄牛外挂团灭。
他们雇程序员写脚本,0.1秒扫空库存,转头加价十倍挂闲鱼。
最惨的是学生党,攒了半年生活费,结果被假票骗光,蹲在场馆外听内场合唱,边听边哭。
官方不是没管。
新规要求公开抢票数据,可数据一晒,大家更气:某场演出“人工购票”占比不到3%,其余全是机器。
实名制?
黄牛直接买身份证照片,2块钱一张,配上PS,秒过审核。
技术派说区块链能救命,每张票从出票到进场全程上链,黄牛改不了,假票混不进。
杭州某音乐节试过,确实少了一堆幺蛾子。
但刀郎团队没敢用,怕新疆网络不稳,万一链断了,粉丝能把场馆掀了。
现在咋办?
实测有效的小技巧:提前把观演人信息填好,抢票前30秒开始狂点“提交”,别管提示,一直按到支付页面变绿。
还有,别信“内部票”,真有内部人,早被亲戚瓜分完了。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刀郎的歌里唱“冲动的惩罚”,抢票这事也一样。
五千八的票,真不如等官方加场。
毕竟大叔才复出,后面还有成都、西安、兰州…总有一站离你近。
实在抢不到?
乌鲁木齐红山公园每晚七点,大爷大妈自带音响露天KTV,《西海情歌》循环播放,免费,还附赠烤包子香。
来源:山谷怡然听泉的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