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乡亲们,我是老朱!今儿个咱们不唠家长里短,专说一件能让地里长金子的新鲜事儿——间作套种!这可不是我老朱瞎咧咧,上个月咱们村东头的老王头,愣是在一亩地里刨出两季庄稼的钱,光玉米套大豆就多挣了3000块!气得隔壁老李头直拍大腿:“这地咋还学会分身术了?”
乡亲们,我是老朱!今儿个咱们不唠家长里短,专说一件能让地里长金子的新鲜事儿——间作套种!这可不是我老朱瞎咧咧,上个月咱们村东头的老王头,愣是在一亩地里刨出两季庄稼的钱,光玉米套大豆就多挣了3000块!气得隔壁老李头直拍大腿:“这地咋还学会分身术了?”
要说这间作套种,老祖宗早就琢磨过门道。可如今咱有科技加持,七星农场那帮技术员整的“五良融合”技术,硬是把玉米大豆套种的亩产拉到1400斤,年产量突破15亿斤。这哪是种地?简直是给土地装上了印钞机!
先说这“高秆配矮秆”的玄机。去年我试过玉米地里套种南瓜,玉米杆子像卫兵似的杵着,南瓜藤贴着地皮爬,两不相碍。玉米叶子遮住毒日头,南瓜反倒长得油光水滑。收成时掰玉米棒子的咔嚓声,和摘南瓜的咚咚响混在一块,那叫一个舒坦!这法子跟七星农场推广的“良机配良法”一个理儿,用大机械播种,北斗导航系统分毫不差,连垄沟都能算到厘米级。
再说说这“早套晚”的巧劲儿。去年开春我在麦子地里套西瓜,麦子还没抽穗呢,西瓜苗就顺着麦垄窜起来了。等麦子黄了梢,西瓜也滚圆了肚皮。您猜咋着?麦子亩产800斤,西瓜4000斤,刨去成本净赚5000块!这可比单种强多了,就跟咱庄稼人说的“前腿蹬后腿弓,两不耽误”。
最绝的是这“驱虫互助组”。前年我在白菜地里撒了几垄葱,你猜怎么着?那菜青虫见了葱味儿扭头就跑,比打药还灵!后来看专家说,这叫化感作用,大蒜套棉花也是这个理儿,棉铃虫闻着蒜味儿就犯迷糊。现在七星农场更绝,直接放赤眼蜂当“虫敢死队”,这可比农药环保多了,还能卖上有机价。
不过话分两头,间作套种也不是闭着眼瞎种。去年村西老张家非要拿西红柿套土豆,结果两样都得晚疫病,赔得直跺脚。专家说了,这得讲究“三不套”——同科不套(比如番茄和土豆都是茄科)、争肥不套(像玉米和高粱都吃氮肥)、生长期重的不套。要不怎么说人家七星农场能搞成“五良融合”呢?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五个手指头攥成拳头,那劲儿才叫足。
说到这儿,给大伙儿透个实底。上个月我去农技站偷师,记回来几张黄金搭档表,今儿个豁出去给老铁们开开眼:
玉米+大豆:这俩可是过命兄弟,玉米秆给大豆挡风,大豆根瘤菌给玉米供氮肥。七星农场用这招,亩产干到1300斤,比单种多收四成。小麦+西瓜:麦垄里埋西瓜,收完麦子正好结瓜。河北老赵家这么搞,一亩地净赚小一万,比单种翻跟头。生姜+苦瓜:苦瓜藤给生姜遮阳,生姜成熟早还能卖高价。山东寿光那帮大棚户,靠这组合亩收入直奔两万五。果园+药材:苹果树下种板蓝根,既抑草又增收。陕西白水那边,一亩果园多挣八千块药材钱。辣椒+丝瓜:辣椒怕晒,丝瓜藤搭凉棚。湖南老周家用这招,辣椒多卖三成价。这些可都是实打实的生钱组合,比那虚头巴脑的理财强多了!不过话说回来,搞套种得精细管理。就像咱村会计家的二小子,非要在樱桃园套红薯,结果红薯藤缠得樱桃树直不起腰,最后落得个两败俱伤。所以说,得按着“四良”来——良种要对路、良田要平整、良机要配套、良法要跟上。
最后扯句掏心窝子的话,这年头种地光使蛮劲儿不行。人家七星农场为啥能成全国标杆?人家把北斗导航装进拖拉机,用土壤传感器当眼睛,水肥一体化系统当血管,这才是新时代农民的样儿!咱虽然没那么多高科技,但学个三五分也够用了。就像我去年买的二手植保无人机,300亩地打药两天完事,省下的工夫正好琢磨套种门道。
老话说得好:“人勤地不懒。”可如今光勤快不够,还得会使巧劲儿。这间作套种就像给土地穿上了魔术外套,一抖搂就是双倍收成。乡亲们要是信得过我老朱,赶明儿开春咱就试它两垄,保准让您家地头热闹得像赶集——这边玉米咧嘴笑,那边豆角爬满架,那光景,美着哩!
来源:山村老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