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9日上午,退役军人事务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安葬活动相关情况。记者获悉,自2014年以来,我国已连续11年迎回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共11批981位。
9月9日上午,退役军人事务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安葬活动相关情况。记者获悉,自2014年以来,我国已连续11年迎回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共11批981位。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安葬工作。退役军人事务部褒扬纪念司副司长李敬先表示,这一特殊年份赋予烈士遗骸归国安葬活动更加深远的意义。
近日,退役军人事务部与韩国国防部就实施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工作达成一致,韩方将于9月12日向中方移交志愿军烈士遗骸和相关遗物。
李敬先介绍,为进一步增强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安葬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激励广大民众特别是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勇担历史使命,今年,将联合多个部门通过情境感受、专题学习、社会实践、文化浸润等方式开展一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策划开展“国旗传递”活动。邀请港澳优秀师生代表携带2023年7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香港培侨中学回信肯定他们参加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活动那一天,在天安门广场升起的国旗,于北京、丹东、沈阳开展“国旗传递”活动。
组织实施青少年红色思政课活动。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以辽宁沈阳为试点,联动丹东毛岸英小学、四川黄继光红军小学等,结合教学实际组织学生观看直播仪式、组织升旗仪式、召开主题班会等。同时,首次邀请清华、北航、复旦、北大附中等学校优秀师生代表参加仪式。
继续推进“英雄接英雄”活动。邀请包括抗美援朝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生前所在连队官兵、参加九三阅兵官兵、奥运冠军等奋战在重点行业、领域的英模人物代表赴沈阳参加活动。
“和平年代,让无名烈士成为有名英雄,帮助他们与亲人团聚,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退役军人事务部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中心党委副书记奚玉峰说,截至目前,前11批烈士遗骸均已完成DNA信息提取和比对,共确认28位烈士身份。
奚玉峰表示,近年来,烈保中心突破战争遗骸DNA提取、复杂亲缘关系鉴定等关键技术难题,率先成立了国内遗传标记类型最多的烈士遗骸DNA数据库及相关烈士亲属DNA数据库,为复杂亲缘关系鉴定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与此同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人类陈旧骨骼遗骸身份多模态鉴定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于近期启动实施。该项目将推动建立可复制可推广的精准鉴定标准体系,为提升历史遗骸身份鉴定成功率提供有力支撑。
下一步,退役军人事务部将尽快开展第十二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DNA信息提取工作,稳步推进相关烈士亲属信息摸排及采集工作,联合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将科研成果应用到烈士褒扬工作中。
来源:子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