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再不动手,你的自拍就要被00后做成表情包了——他们只用一根手指在照片上划一下,就能让静态图自己动起来,而且已经疯传到TikTok 40万赞。
再不动手,你的自拍就要被00后做成表情包了——他们只用一根手指在照片上划一下,就能让静态图自己动起来,而且已经疯传到TikTok 40万赞。
很多人以为AI视频还是“剪映+模板”的老路,直到刷到一条“会眨眼的证件照”:女生把毕业照上传,指尖轻轻一拉,全班人突然齐刷刷转头,配上魔性BGM,播放量瞬间飙到40万。
评论区全是“怎么做到的”“求教程”。
答案就是TipTap,一个香港公司做的工具,目前免费、不限次数,网页就能用。
它到底省掉了什么?
以前想让照片里的人抬手,得用AE打关键帧、抠图、补帧,半天;现在画条线,3秒出片。
技术底子来自两个前商汤研究员:余锋伟搞模型压缩,让大模型在手机端也能跑;宋广录做视觉跟踪,保证手指轨迹和人物动作严丝合缝。
简单说,他们把实验室里“高大上”的算法,压成了一块“即点即玩”的小积木。
真正让它出圈的,是Z世代那套“越怪越爱”的审美。
有人把宠物猫画成挥爪DJ,有人让蒙娜丽莎比心,最离谱的是一位泰国生,把班主任的证件照做成“突然敬礼”的梗图,全校疯传,老师本人也点赞。
TipTap的官方TikTok账号干脆把这类二创置顶,流量反哺产品,形成滚雪球。
免费午餐能吃多久?
团队已经在上海、杭州悄悄招人,岗位清一色写“海外运营”“英文配音”,明显奔着变现去。
参考同类产品,下一步大概率是:基础功能继续白送,高级特效、去水印、高清导出再收钱。
趁现在还没门槛,做第一批“野生特效师”反而最划算。
有人担心隐私。
实测上传的是压缩图,服务器不留原片,动作轨迹数据也匿名化。
但别忘了,任何免费AI都在拿用户行为喂模型,不想被“训练”,就别上传正脸证件照——这是所有AI产品的通用潜规则。
竞争也很卷。
Runway、Pika Labs早就能图生视频,可它们更像“专业外挂”,需要写提示词、调参数;TipTap反其道而行,把操作缩到“画线+生成”两步,反而在碎片场景里赢了。
就像当年美图秀秀干掉Photoshop,不是功能更强,而是让修图变成“一键变美”。
一句话总结:AI视频正在从“专业软件”变成“社交玩具”。
谁先学会把照片变成梗,谁就占住了下一个流量洼地。
工具已经摆在这儿,剩下的就看你敢不敢把老板的照片也拉出来“动一动”了。
来源:花丛间舞蝶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