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晚上给娃冲奶粉引众怒?“生育牌坊”拥护者说:都这么过来的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2 10:32 2

摘要:“女人生孩子带孩子不是天经地义的吗?我儿子上班赚钱养家,她只是带个孩子而已,为什么她就不懂得心疼老公,一定要我儿子去泡那个奶粉?”这位婆婆无奈道。

一位婆婆抱怨儿媳,她是这样说的:

儿媳生娃后小两口就分房睡了,儿子照常工作赚钱养家,儿媳独自24小时带娃。

最近儿媳说自己带娃累,还“产后抑郁”了,要求儿子回房睡觉,说让他晚上偶尔给孩子冲下奶粉儿媳也能轻松一点。

婆婆和儿子都不同意,认为夫妻就该分工明确,结果儿媳妇“闹起了脾气”,独自带娃回了娘家。

这位婆婆说,现在儿子上班辛苦,回到家也没知冷知热的人,她不懂儿媳妇为何会如此矫情,一点小事就回娘家。

“女人生孩子带孩子不是天经地义的吗?我儿子上班赚钱养家,她只是带个孩子而已,为什么她就不懂得心疼老公,一定要我儿子去泡那个奶粉?”这位婆婆无奈道。

视频一出,立即引起了“贤妻良母”们的共鸣,纷纷表示对这位儿媳的批判:

甚至有男士也来凑热闹,说出的话很是绝情:

那么,那些作为“贤妻良母标杆式”的过来人,她们当初到底是怎么做新手妈妈才被婆家认可的呢?来看一下:

首先,她们绝对不会承认“产后抑郁”的存在,认为“产后抑郁”的产妇都是矫情,是新手妈妈在为自己的情绪问题甩锅。

比如这位女士,生俩娃,不上班,不抑郁,带娃完全不用老公插手,这种要强的妈妈绝对不会承认“产后抑郁”的存在:


月子都是自己一个人熬过来的准婆婆,更会标榜自己“贤妻良母”人设,把“产后抑郁”归咎为资本宣传:

其次,她们会标榜自己当年“一个人上班又带娃”,能做到“上班学习带娃做家务一手抓”,刻意弱化甚至隐藏老公以及老人帮忙带过娃的痕迹。

这位标榜自己产后3个月上班,还说是“自己带大”的娃。

试问,如果没有人帮忙,难道她白天是带着3个月的婴儿去上班了吗?


瞧瞧职场妈妈多厉害?生下娃后老公就消失(出差)了5年,真没人帮忙的话她又是怎样一个人边带娃边上班的?

自然,还有最经典标榜“贤妻良母”的重头戏——拿以前五六十年代的妇女做标杆,即便那个年代的女性其实很艰难,却被很多现代人拿来做贤妻良母的“道德牌坊”:

“生娃头一天还在地里干活,生完3天就下地干活冷水洗衣给全家人做饭”是很多人对那个年代产妇的描绘,

他们甚至把这种不正常现象作为“贤妻良母”的标杆,认为做不到就是矫情:


其实,那时候更多的是姐姐带大的弟弟妹妹,姑姑带大侄子侄女,只是她们未成年,替父母承担的辛劳都被忽略了而已:


作为从没经历过孕产育的男士,说出了他眼中的“生育标杆”,可谓苛刻:

更有甚至,不仅对新手妈妈独自带娃的身体疲惫和心理压力只字不提,反而还祸水东引怪罪起岳父母,认为女儿累了或者受委屈后回娘家,就是“娘家惯的”!

比如这种,婆婆老公都不心疼产妇,儿媳独自带娃到抑郁,回娘家最起码有亲妈帮忙分担一下,结果却被道德绑架不心疼自己的老公:


还有这种,主张即使女儿产后体虚抑郁,即使在婆家没人心疼搭把手,岳母也应该批评自己女儿,真是可笑至极。

如今,得益于社会平等女性获得了和男性一样上学工作的机会,她们的价值不再靠单纯的生育来体现,同时面临的压力也从生育变成来自于各个方面。

而生育让女性面临生理、心理、职场等各方面的压力,会让她们更容易产生“抑郁情绪”,如果此时丈夫在育儿方面依旧如同旧社会的“甩手掌柜”一样,则无疑会加剧女性对生育的抵触情绪。

所以,不要再将独自带娃作为“标杆”来道德绑架产妇了,既然都知道以前的女人产后并不好过,为何还要把她们的艰苦经历作为“生育牌坊”呢?在孕产育方面,夫妻之间能搭把手还是应该体谅一下的。

来源:大栗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