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前3月,北大大爆发,Nature等CNS和数学四大刊均居国内第1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2 10:33 1

摘要:2025年以来,在高质量科研成果产出上表现最亮眼的国内高校无疑就是TOP2之一的北京大学。其今年不论是CNS三大顶刊的发文还是难度更大的数学四大顶刊的发文表现都是相当亮眼的,今天我们从相关方面来多角度回顾分析一下北大今年表现较往年近乎“疯狂”的成绩。

2025年以来,在高质量科研成果产出上表现最亮眼的国内高校无疑就是TOP2之一的北京大学。其今年不论是CNS三大顶刊的发文还是难度更大的数学四大顶刊的发文表现都是相当亮眼的,今天我们从相关方面来多角度回顾分析一下北大今年表现较往年近乎“疯狂”的成绩。

首先我们来说一说北京大学今年在Cell、Nature和Science三大顶刊上的发文情况。就目前来说,北大在CNS上暂时是处于断档领先的状态。截至2025年前3月,北京大学以第一完成单位已在CNS上发表了16篇文章,包括了7篇Nature、6篇Science和3篇Cell。这其中包括从2月12日开始至上周的连续7周共发12篇顶刊的壮举(前面4周和上周更是每周2篇,本周待定)。要知道这成绩还不包括北京大学以“共同一作和共同通讯”发表的文章,另外这里面也没算魏文胜那篇Nature文章,该文的作者实际上也是北大人,不过第一单位挂的昌平实验室,魏文胜为北大教授,也是昌平实验室的双聘教授,文章参与者基本都是魏文胜团队的人。顺便说一下,目前一单位CNS发文排第2的是复旦大学的7篇。

从上表也可以看出,北京大学的16篇顶刊文章当中,物质科学类和生命科学类各8篇,相当平均,两方面同时发力。其实CNS三大顶刊一般来说,生命科学类的文章要稍微多一点,物质类的略少,当然物质类有的领域的文章较多。而在文章最后通讯作者方面,周欢萍(连续2周Science)和马丁(2天连发Nature和Science)各发表了2篇,其他人均是1篇。之前我文章中提过,北大目前16篇顶刊的成绩应该是进入全球前5了的,由于没来得及详细统计,在此借用网络上有专门统计CNS的号主的数据,北京大学目前CNS的发文量暂居全球第3,仅次于美国两所头部高校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也就是位居非美国高校的全球首位,应该说这是相当优秀的成绩了,不得不为北京大学点赞。

在此,也顺便说一下一些人对CNS的质疑,首先发CNS肯定是有很大难度的,能发的文章肯定都是很有亮点的。从前两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官方公布的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来看,相关成果(有的是系列研究)基本上都是发表在Science、Nature和Cell三大顶级期刊上,也可见在基础研究领域,CNS的文章还是很有分量的;当然北京大学也是有2项成果被评为了十大进展,和南京大学并列第一。另外就是现在报道CNS的消息越来越多,加之我国已经是全球论文第一大国,导致很多人以为CNS已经被我们霸榜了,但实际情况是我国最近几年CNS才迅速多了起来,应该是在前年超过了英国成为CNS发文第2多的国家。但不论从去年全年数据还是今年以来的数据,我们离科技第一强国美国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美国几乎占据了CNS三大顶刊近一半的数量,其发文数也是我们的近3倍。

说完CNS三大刊,我们再来说说北京大学在数学四大神刊上的发文情况。北京大学今年首篇正式见刊的四大文章是1月初谢俊逸独作发表在JAMS上那篇,由于该篇文章早在2022年便已在线发表,本次统计不计算该文。除去那篇外的第一篇就是在2月3日,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的阳恩林和西湖大学理论科学研究所赵以庚合作发表在《Inventiones Mathematicae》(数学新进展)上的文章;第二篇是2月5日,北京大学国际数学中心田志宇独作在线发表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JAMS,美国数学会杂志)那篇;第三篇是3月12日北京大学国际数学中心訚琪峥和耶鲁大学沈俊亮、麻省理工学院Davesh Maulik合作发表在《Acta Mathematica》(数学学报)上那篇,这篇文章今年2月13日才刚被接受不久,3月便正式发表,对于一篇Acta Mathematica文章算是火速上线了。

以上就是北京大学2025年前3月已正式(在线)发表的数学四大刊情况,其在3本不同的顶刊上实现了发文。另外去年年底,北京大学袁新意独作被《Annals of Mathematics》(数学年刊)正式接受的文章目前暂未正式发表,本次未计。我之前文章便专门统计过,2024年度数学四大顶刊中,Annals of Mathematics(双月刊)发文量为41篇、Inventiones Mathematicae发文量为72篇、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JAMS,季刊)发文量为22篇,而Acta Mathematica(季刊)发文量最少全年9篇,四大刊共计144篇。所以北京大学目前数学四大刊的发文成绩也是相当亮眼的,国内高校目前除了上述的西湖大学和北大合著1篇外,其他的暂未正式发文;另外中科大有1篇Acta Mathematica文章被正式接受,也是相当不容易的。

其实去年北京大学的数学四大发文数量不多,仅有1篇。但难能可贵的是,该篇文章的3位作者全部都是北京大学的,除了“大佬”丁剑外,其他2位都是北大2020级的在读博士生,刘昱(女生,本科山东大学)和夏傲腾(本科也是北京大学),所以说相当于国内的在读博士生也发数学四大了,这还是很不容易的。

说到北大数院,最后要提一下的就是,今年北大数院的两位校友王虹和邓煜更是震撼了华人数学圈,他们相继在预印版平台上上传了大成果。一个宣称解决了三维Kakeya(挂谷)猜想,一个宣称在希尔伯特第六问题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其实在今年爆出的这两个大成果前,两人均已做出过很重要的成果,已经是领域内的佼佼者了。此番大成果挂出来,也让两人成为了2026年菲尔兹奖候选池里面的有力竞争者,特别是王虹还有2次机会,其预印版成果更是被业内看好,也希望两位明年能给我们带来好消息,即使未能最终如愿,也不能否认两位的优秀。

以上就是,2025年以来北京大学在CNS三大顶刊和数学四大刊的表现,可以用“梦幻开局”来形容了。不知道到今年年底北京大学在年终总结的时候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成绩,我们可以拭目以待一下。最后提一下,我曾统计了去年国内前十高校在全球四大排行榜的平均排名(仅供参考,并不完全与实际相符),清华和北大位居国内前2,去年清华的平均排名是全球第20,北京大学是全球第24;但照这个趋势,北京大学今年的排名可能还会更进一步,我感觉我们离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来源:科技大满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