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话音刚落,剪着小平头的男孩立即接话:“要想看到彩虹,还得有阳光来折射,那我就来画一个大太阳吧!”说罢,他拿起画笔,在纸张的右上角画下了一个红红的太阳。
窗外急雨如注,弥渡县永丰村在雨幕中显得安静又冷清。而在永丰村的“阳光驿站”里,孩子们正满怀热忱地绘制着他们心目中的乐园——理想中的“阳光驿站”。
“我要把雨后的彩虹引进驿站里,让它把这里装点得五彩斑斓。”一个扎着马尾、眼神清澈的女孩儿,侧脸望着窗外轻声说道。
话音刚落,剪着小平头的男孩立即接话:“要想看到彩虹,还得有阳光来折射,那我就来画一个大太阳吧!”说罢,他拿起画笔,在纸张的右上角画下了一个红红的太阳。
“我希望驿站里开满鲜花,我们就能在这片美丽的天地自在快乐地玩耍。”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说着对阳光驿站的美好想象。
永丰村妇联主席、阳光驿站的专职志愿者徐林则穿梭于各个小组之间,笑容满面地看孩子们分组创作,内心满是欣慰与喜悦。这是阳光驿站成立以来,徐林组织的第20场活动。
徐林在大学校园,见识过更为广阔的天地,同时在陪伴自家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陪伴孩子的经验。她主动学习各种服务方法和理念,懂得阳光驿站的活动应当让孩子们有更多的参与感,并且觉得好玩。毕竟,只有当孩子们真正喜欢这里,才是开展教育和产生影响的良好开端。
基于这样的认知,她在设计活动时,会有意识地兼顾趣味性与教育性。比如,如何赋予一些特殊的日子仪式感,怎样教会孩子们更好地保护自己,以及如何引导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和大自然……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个生动而有意义的场面。
元旦节时,自己动手包饺子的孩子们,脸上沾满了面粉却笑容灿烂,那一个个热气腾腾的饺子,承载着他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期盼。
清明节细雨绵绵的日子里,孩子们通过绘画表达对先祖的深切思念。
母亲节之际,他们用皱纹纸亲手制作康乃馨,每一朵花都饱含着对母亲深深的感恩,收到花朵的母亲扬起了笑容。
端午节时,孩子们剪下一段段废弃的蛋板,用颜料笔在凹凸处涂抹出五颜六色,再用牙签做成桨杆,用自制的蛋板龙舟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这些丰富多彩的节日节庆活动,正以无声的语言向孩子们传递生活需要仪式感,让他们的日子过得更加充实而富有内涵。
不仅如此,她还积极整合各方资源,为孩子们带来更多元化的学习机会。她联动县交警大队,为孩子们开设交通安全课程,邀请县检察院的工作人员前来举办防性侵讲座,在妇联的支持下联动家庭教育讲师进行家风家教宣讲。她自己也亲自组织防溺水、防诈骗、防拐卖等系列安全教育活动,全方位地教孩子们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
为了让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她还注重引导他们对大自然和家乡进行探索与发现。
春日暖阳普照大地的时候,她带着孩子们徒步大自然,去看草长莺飞、花蕾初绽;在初夏的生机中,她带着孩子们去大自然里嬉戏玩耍,那撑开的彩虹伞宛如一朵巨大的花儿,绽开在青翠的山野间。她还组织孩子们到田间地头进行采摘,看着连片的小瓢菜在微风中摇曳,在阳光下闪光,孩子们的脸上也溢满了阳光。
就在前不久,她组织孩子们摘取家乡的花草进行拓印制作小布袋,当粉嫩的玫瑰、金黄的蒲公英、淡紫色的喇叭花以及尖齿状的蕨叶在一锤锤的敲打下跃然布袋之上时,孩子们的眼中满是惊喜,他们对家乡的美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截至目前,徐林在永丰村“阳光驿站”服务139天1112小时,开展儿童主题活动20场,累计服务儿童1092人次。
徐林在“阳光驿站”组织的各种活动,不仅为孩子们传授知识技能,更在于播撒爱自己、爱家乡、爱生活的种子。那些在驿站的日常陪伴,也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相信这些爱的种子,终将在不经意间生根发芽,迎来破土而出的那一天!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