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梦:新中国期冀|大国机电梦(第二章)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9 12:20 3

摘要:1948年11月辽沈战役结束,东北全境解放。中共中央东北局接收了境内全部工矿企业。不久,即着手东北电工企业重组改造工作。1949年3月,成立东北重工业部,下设电工局,统一管理东北地区电机工业,程明升任局长,周建南任副局长。不久,程明升调任东北电业局局长,周建南

图示:1955年修复改造后的丰满水电站

●第一节 重组、改造、合营

东北重工部电工局局长程明升

【接收重组,铺垫东北电工复兴之路】

1948年11月辽沈战役结束,东北全境解放。中共中央东北局接收了境内全部工矿企业。不久,即着手东北电工企业重组改造工作。1949年3月,成立东北重工业部,下设电工局,统一管理东北地区电机工业,程明升任局长,周建南任副局长。不久,程明升调任东北电业局局长,周建南升任东北电工局局长,肖陈人任副局长。

东北电工局副局长 周建南(暮年)

在东北电工局的领导下,将东北境内所有电工企业,重组为13个电工厂:

沈阳的东北电工一厂:生产无线电、有线电器材、仪表等产品。

大连的东北电工二厂:生产小型电动机、发电机。

沈阳的东北电工三厂:生产电灯泡。

哈尔滨的东北电工四厂:生产水轮发电机、交直流电动机和发电设备辅机。

沈阳的东北电工五厂:生产变压器、高压电器。

沈阳的东北电工六厂:生产电动机、发电机。

沈阳的东北电工七厂:生产电线、电缆。

沈阳的东北电工八厂:生产蓄电池。

沈阳的东北电工九厂:生产电工专用设备。

抚顺的东北电工十厂:生产电瓷。

大连的东北电工十一厂:生产电瓷。

大连的东北电工十二厂:生产电灯泡。

沈阳的东北电工十三厂:生产干电池。

以上各厂,经重组改造后,由为军工服务为主,转向军民结合以民用为主;由落后的小生产方式,转向较大规模的批量生产方式。

中央电工器材厂

【改造转化,形成中国电工布局雏形】

中央电工器材厂,在抗战胜利后奉国民政府命令,接收了上海、南京、天津、东北、台湾等地区的日伪电工企业,在此基础上改组为中央电工器材有限公司,形成了遍及东中西部的9大骨干电工企业。

新中国建立后,凡属国民政府所办工业企业,包括国家资本电工企业,全部没收,归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有。没收的主要国家资本电工企业有:中央电工器材有限公司、中央机器制造有限公司、中央无线电器材有限公司、中央有线电器材有限公司等。在这些企业中,就电机工业而言,无论是生产规模,还是产品品种,或者技术水平,以及市场竞争力,总体实力最强的是中央电工器材有限公司。

按照属地原则,中央电工器材有限公司所属的9个工厂,分别改造为9家独立的企业,都成为了新中国的全民所有制骨干电工企业。

这些企业是:

湘潭电机厂:生产电动机、变压器、互感器、电风扇等。解放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该厂成为156项重点骨干工程之一。

新中国一五期间的湘潭电机厂

上海制造厂:生产电机、变压器和电线。新中国接收后,该厂经改造成为重点骨干企业——上海电机厂和上海电缆厂。

天津制造厂:生产电动机、发电机、电灯泡、电池等。该厂即为后来的天津电机厂。

沈阳制造厂:生产电线、电动机。后来在东北电工局重组下,该厂成为东北电工七厂的一部分,并成为156项重点骨干工程之一——沈阳电缆厂的筹建基础。

沈阳灯泡厂:生产电灯泡。解放后,该厂在东北电工局重组中成为东北电工三厂。

汉口电池厂:生产电池、电灯泡。解放后,该厂成为武汉蓄电池厂。

重庆电工器材厂:生产电机、电池、电灯泡三大类产品。新中国成立后,该厂发展成为重庆电机厂、重庆蓄电池厂和重庆灯泡厂。

昆明电机厂

云南电机厂:生产电动机、变压器、互感器。解放后,经社会主义改造,该厂发展成为昆明电机厂和昆明电缆厂。

南京电照厂:生产电子照明产品、电子管。解放后,经重组改造,建成了电子管专业生产厂——南京电工厂,后改名南京电子管厂。又经改扩建,增加投资,调集技术力量,进而衍生发展为南京电子管厂、华东科技产品厂和南京三乐照明器材厂等。

【公私合营,孕育电机工业新生力量】

解放前夕,全国有一批私营资本电工企业,特别是上海的私营资本电工企业比较活跃,影响也大。这批企业中,知名的有华通电业机器厂、华生电器厂、华成电器厂、大华仪器厂、大成电机厂、上海益中福记机器瓷电股份有限公司、亚美无线电公司、亚浦耳灯泡厂、汇明电筒电池厂等。新中国成立后,私营资本电工企业,通过公私合营,成为新中国电机工业的一支新生力量。

公私合营华通开关厂

比如,华通电业机器厂,创建于1919年,生产油断路器、互感器、变压器、电机等产品,是中国最早的私营资本企业之一。

1949年5月,大批资金、原材料、新购进的设备被运往台湾,使上海老厂陷入瘫痪状态。此时,在上海地下党的领导下,工人们组织纠察队,奋力护厂。上海解放后,在华东工业部的领导下,立即派出代表与华通电业机器厂的董事会商议,很快取得一致意见,于1950年1月成立了“公私合营华通电业机器厂”,成为上海第一家公私合营企业,并在合营当年就设计和试制成功新产品。这不仅对上海其他电工企业起了示范带头作用,也对全上海乃至全国的私营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产生了积极影响。

华通开关厂大门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611家私营电工企业和2.78万名职工,经公私合营后,都像华通电业机器厂一样,成为新中国电机工业发展的重要有生力量。

来源:三峡孬张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