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秋时节,大地铺金,肥城汶阳镇的田野乡间处处涌动着丰收的热潮。走进董庙村的有机猕猴桃种植基地,连绵的藤架如绿色波浪层层延展,圆润饱满的“泰山碧玉”猕猴桃压弯枝头,清甜的果香随风飘散。农户们手提果篮穿梭其间,指尖轻托果实底部,手腕一旋便将带果柄的猕猴桃完整摘下,
金秋时节,大地铺金,肥城汶阳镇的田野乡间处处涌动着丰收的热潮。走进董庙村的有机猕猴桃种植基地,连绵的藤架如绿色波浪层层延展,圆润饱满的“泰山碧玉”猕猴桃压弯枝头,清甜的果香随风飘散。农户们手提果篮穿梭其间,指尖轻托果实底部,手腕一旋便将带果柄的猕猴桃完整摘下,放入铺满软垫的果筐中。
“现在采摘的‘泰山碧玉’,正是糖分和风味最足的时候,必须带着果柄轻拿轻放,一点磕碰都不能有,这样才能留住鲜果最好的口感。”基地负责人陈超捧着刚摘下的猕猴桃介绍道,“今年果园水肥管理到位,整体长势比往年还好,预计平均亩产能稳定在3000斤左右。”
据了解,“泰山碧玉”不仅颜值出众,内在品质更是亮眼,果肉翠绿似玉,入口细腻无渣,酸甜比例恰到好处。更值得一提的是,每百克果肉中维生素C含量高达13.5毫克,还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多种矿物质。
产业发展不仅带来了丰硕果实,还为周边村民搭建了就业平台,不少村民成了果园的“长期员工”,除了采摘季忙碌,平日里还参与修枝、除草、施肥等管理工作,每月能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还能照顾老人孩子,这样的日子踏实又舒心。” 一位正搬运果筐的村民笑着说道,脸上满是满足。
董庙村的猕猴桃还在枝头散发着香甜,北店村的苦瓜种子培育基地里,另一番忙碌景象已然展开。走进基地,翠绿的苦瓜藤蔓沿着支架向上攀爬,巴掌大的绿叶间,一个个纺锤形的苦瓜挂在枝头,长势喜人。村民们穿梭在藤蔓间,动作麻利地摘下成熟的苦瓜装进筐中,装满的竹筐被迅速运往加工点。
在加工点,大家分工明确,有的分拣筛选、有的清洗苦瓜、有的剖开果实取出瓜籽,再将新鲜的瓜籽摊开晾晒,田间采收与加工处理无缝衔接,整个流程紧凑有序,处处是热火朝天的劳作场景。
“今年种了40多亩苦瓜,按现在的挂果量,预计能收8000多斤种子,市场价每斤40元,算下来总收入能有32万多元!”种植大户宋庆国看着晾晒场上的苦瓜籽,难掩喜悦之情,“这产业不光我赚钱,还带动了村里10多个人就业,大家在家门口干活,每月都能拿到稳定工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走进汶阳镇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眼前又是另一番生机勃勃的景象,两个月前播下的种子,如今已长成茁壮的作物,翠绿繁茂的大豆植株与挺拔修长的玉米秆高低错落、相互映衬,阳光洒在叶片上,泛起层层绿光,微风拂过,豆叶轻摇、玉米叶沙沙作响,勾勒出一幅充满希望的田园画卷。
“今年我拿1600亩地试种大豆玉米套种,你看这高低搭配多合理,通风条件比单种好多了,苗情旺得很。”站在自家田埂上,种植大户郭京华望着长势喜人的庄稼,语气里满是自豪,“这种模式最实在的好处就是土地不闲置,而且算下来每亩能比单种多赚几百块,对我们农户来说,真是划算又省心。”
据了解,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优势远不止于此,它既能让有限的土地发挥更大的种植价值,还能高效利用土地、水、光照等资源,大豆通过自身的固氮作用,能为玉米提供充足的氮肥,助力玉米长势更旺、产量更高,而大豆在这样的种植模式下,也能收获更高的产量和更好的品质,实现“一地双收、双产双增”的双赢效果。
近年来,汶阳镇始终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核心目标,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径。如今,汶阳镇正以蓬勃发展的农业产业为笔,以丰收的喜悦为墨,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书写着更加精彩的新篇章。
(大众日报及大众新闻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文字投稿务必配上照片、短视频。泰安新闻素材请投大众日报泰安记者站电子邮箱dzrbta@126.com,热线电话:05388011909。来稿请务必注明作者、手机,以便进一步联系。)
来源:大众新闻-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