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范进中举!54岁阿姨上岸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假的!账号被封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9 10:52 4

摘要:起初这位阿姨在网上发布了自己经过30年的努力,终于考上了心仪的大学。配图是自己手拿录取通知书的合影。

最近,一位54岁阿姨上岸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的消息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起初这位阿姨在网上发布了自己经过30年的努力,终于考上了心仪的大学。配图是自己手拿录取通知书的合影。

一部分网友夸赞网友励志,一部分网友也质疑起来,怀疑是不是为了起号。

这位阿姨也回应了网友的质疑。

总结就是让自己的生活更充实一些,是通过研招网报名,参加的是正儿八经的考试,被录取的。

然而在9月3日,中国政法大学官方回应称,已录取的2025级硕士新生中,没有50岁以上、河南籍的人员。

这一典型的网络时代励志故事瞬间翻转,这件事几乎可以断定是一起为了“起号”和博取流量、自导自演的虚假营销。

54岁的年纪、30年的努力、中国政法大学,这些关键词每一个都是精准的流量密码,组合在一起,太有冲击力和传播性了,极易引发公众的敬佩、共鸣甚至焦虑,从而快速收获大量关注和粉丝。

而中国政法大学一剑封喉,让整个谎言无所遁形,随着平台封禁了此账号,也证明了其行为的违规性质。

从这件事情上,我也有诸多感触。

大家对于终身学习和追求梦想的推崇和赞美,大家愿意相信美好、激励人心的事情,这份善意是很温情的。

而有时候这份温情却被有人之人利用,也许是被骗的多了,网友也越来越多的拥有了媒介素养和批判性思维了,不会轻易被情绪化的故事所裹挟。“让子弹飞一会的冷清态度”是防止网络空间沦为“谣言飞地”的最重要屏障。

为什么这样的假故事会传播的这么快呢?我想应该源自于我们对于“教育改变命运”的深刻信仰,以及对于年龄的焦虑。

一个55岁的人都能成功,似乎给了所有身处困境和焦虑的人打了一剂强心剂。

“范进中举”的现代焦虑心理,也促使造假者利用这种普遍的社会情绪来牟利。

在这个充满压力的生活中,我们太需要看到“努力就有回报”的确定性证据来获取慰藉和动力了。

而在这个“注意力即经济”的时代,造假者才不惜编造人设、故事来获取流量,只要收益大于风险,总有人愿意铤而走险。

但对于我们而言,也不必为了一个假故事,就不再相信真正的努力与励志,这世界上有很多大龄考生通过自己的奋斗实现梦想的真实案例。

但这件事情,也提醒着我们,在面对过于“完美”,易于传播的故事时,应多一份审慎,让理性先行,让情感稍后。

它让我们看到了流量的贪婪、公众的善意以及理性的力量三者之间的博弈。最终,事实胜于雄辩,这也是给所有内容创作者一个警示:真诚才是最长久的“流量密码”,弄虚作假终将遭到反噬。

来源:娱七娱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