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历史之浙江省绍兴市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01 13:30 1

摘要:设浙江省第五县政督察区,治所在绍兴县,辖绍兴县、上虞县、新昌县、诸暨县、嵊县。

秦时:

置山阴县,治所在今绍兴市。

置上虞县,治所在今上虞区。

置诸暨县,治所在今诸暨市。

山阴县、上虞县、诸暨县属会稽郡。

西汉时期:

置剡县,治所在今嵊州市西南。

诸暨县、山阴县、上虞县、剡县属扬州会稽郡。

新朝时期:

改诸暨县为疏虏县。

改上虞县为会稽县。

改剡县为尽忠县。

东汉皆复旧名。

东汉时期:

东汉永建四年(129年):

会稽郡徙治山阴县。

析上虞县置始宁县,治所在嵊州市北三界镇。

东汉末:

剡县徙治今嵊州市。

山阴县、诸暨县、上虞县、剡县、始宁县属扬州会稽郡。

三国吴时期:

西晋时期:

山阴县、上虞县、始宁县、剡县、诸暨县属扬州会稽郡。

东晋时期:

始宁县徙治今上虞区南曹娥江东岸。

南朝宋时期:

宋孝建元年(454年):

置东扬州,治所在会稽郡。

宋永光元年(465年):

废东扬州。

山阴县、上虞县、剡县、诸暨县、始宁县属扬州会稽郡。

南朝齐时期:

山阴县、上虞县、诸暨县、剡县、始宁县属扬州会稽郡。

南朝梁时期:

梁普通五年(524年):

复置东扬州。

梁太平元年(556年):

废东扬州。

南朝陈时期:

析山阴县置会稽县,与山阴县同城而知,同为会稽郡治。

陈天嘉三年(562年):

复置东扬州。

隋朝时期:

隋开皇九年(589年):

改东扬州为吴州。

废会稽郡。

废山阴县、上虞县、始宁县入会稽县。

隋大业元年(605年):

改吴州为越州。

大业三年(607年):

复置会稽郡。

会稽县、剡县、诸暨县属会稽郡(吴州)。

唐朝时期:

唐武德四年(621年):

改会稽郡为越州。

置嵊州,治所在剡县。

析剡县置剡城县,治所在今嵊州市西南。

武德七年(624年):

析会稽县复置山阴县。

武德八年(625年):

废嵊州。

废山阴县、剡城县。

唐垂拱二年(686年):

复置山阴县。

唐天宝元年(742年):

改越州为会稽郡。

唐乾元元年(758年):

改会稽郡为越州。

唐大历二年(767年):

废山阴县。

大历七年(772年):

复置山阴县。

唐贞元元年(785年):

复置上虞县。

唐元和七年(812年):

废山阴县。

元和十年(815年):

复置山阴县。

唐长庆二年(822年):

上虞县徙治今上虞区丰惠镇。

会稽县、山阴县、诸暨县、剡县、上虞县属江南东道越州(会稽郡)。

唐光启二年(886年):

钱镠改诸暨县为暨阳县。

五代十国时期:

后梁开平初:

吴越钱镠复改暨阳县为诸暨县。

吴越钱镠析剡县置新昌县,治所在今新昌县。

后晋天福五年(940年):

吴越改剡县为瞻县。

北宋时期:

复改瞻县为剡县。

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

改剡县为嵊县。

会稽县、山阴县、嵊县、诸暨县、上虞县、新昌县属两浙路越州。

南宋时期:

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

宋高宗赵构驻跸越州。

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

升越州为绍兴府。

会稽县、山阴县、嵊县、诸暨县、上虞县、新昌县属两浙东路绍兴府。

元朝时期: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

改绍兴府为绍兴路。

元贞元年(1295年):

升诸暨县为诸暨州。

山阴县、会稽县、上虞县、嵊县、新昌县、诸暨州属江浙等处行中书省绍兴路。

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

朱元璋改诸暨州为诸全州。

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

朱元璋改绍兴路为绍兴府。

朱元璋降诸全州为诸暨县。

明朝时期:

山阴县、会稽县、诸暨县、上虞县、嵊县、新昌县属浙江承宣布政使司绍兴府。

清朝时期:

山阴县、会稽县、诸暨县、上虞县、嵊县、新昌县属浙江省绍兴府。

民国时期:

民国元年(1912年):

撤绍兴府。

山阴县、会稽县合并为绍兴县。

民国三年(1914年):

绍兴县、上虞县、新昌县、诸暨县、嵊县属浙江省会稽道。

民国十六年(1927年):

撤会稽道,辖县直属浙江省。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

设浙江省第五县政督察区,治所在绍兴县,辖绍兴县、上虞县、新昌县、诸暨县、嵊县。

同年:

撤浙江省第五县政督察区,绍兴县、上虞县、新昌县、诸暨县、嵊县属浙江省第七特区。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

改浙江省第七县政督察区为浙江省第五特区。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

设浙江省绍兴行政督察区,治所在绍兴县,辖绍兴县、诸暨县、新昌县、嵊县、上虞县、余姚县、萧山县。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

改浙江省绍兴行政督察区为浙江省第三行政督察。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

浙江省第三行政督察区辖绍兴县、诸暨县、嵊县、上虞县、新昌县、海宁县、海盐县、平湖县、萧山县、富阳县、余姚县。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

浙江省第三行政督察区辖绍兴县、诸暨县、新昌县、嵊县、上虞县、余姚县、萧山县。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

绍兴县、诸暨县、嵊县、上虞县、新昌县改属浙江省第二行政督察区。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

绍兴县、诸暨县、嵊县、新昌县、上虞县属浙江省第十行政督察区。

浙江省第十行政督察区治所在绍兴县,还辖萧山县。

新中国时期:

1949年:

析绍兴县城区及近郊设绍兴市。

析绍兴县置会稽县,治所在今越城区皋埠街道。

设浙江省绍兴专区,专员公署驻绍兴市。

绍兴市、绍兴县、会稽县、上虞县、新昌县、诸暨县、嵊县属浙江省绍兴专区。

绍兴专区还辖萧山县。

1950年:

会稽县并入绍兴县。

1952年:

撤绍兴专区。

绍兴市、绍兴县、诸暨县、萧山县直属浙江省。

嵊县、上虞县、新昌县改属浙江省宁波专区。

1953年:

绍兴市、绍兴县改属宁波专区。

诸暨县改属浙江省金华专区。

1954年:

上虞县徙治今上虞区。

1957年:

诸暨县改属宁波专区。

1958年:

新昌县并入嵊县。

1961年:

复设新昌县,属宁波专区。

1962年:

绍兴市并入绍兴县。

1964年:

复设绍兴专区,辖绍兴县、上虞县、嵊县、新昌县、诸暨县。

1970年:

改绍兴专区为绍兴地区。

1979年:

复设绍兴市,属绍兴地区。

1981年:

绍兴县并入绍兴市。

1983年:

撤绍兴地区。

设地级绍兴市。

改县级绍兴市为绍兴县。

设越城区。

越城区、绍兴县、上虞县、嵊县、新昌县、诸暨县改属绍兴市。

1989年:

改诸暨县设县级诸暨市,由绍兴市代管。

1992年:

改上虞县设县级上虞市,由绍兴市代管。

1995年:

改嵊县设县级嵊州市,由绍兴市代管。

2001年:

绍兴县徙治今柯桥区。

2013年:

改绍兴县设柯桥区。

改上虞市设上虞区。

来源:华夏文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