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花语|刘雯馨&陈卓双人展在北京紫竹院公园问月楼开幕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9 09:38 2

摘要:近日,由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指导、北京市紫竹院公园管理处主办的“识花语”——刘雯馨&陈卓双人展,在紫竹院公园问月楼举办。此展览是2025北京公园艺术季的系列活动之一,汇集了 国画、油画、版画、陶瓷、雕塑等40余件作品。

近日,由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指导、北京市紫竹院公园管理处主办的“识花语”——刘雯馨&陈卓双人展,在紫竹院公园问月楼举办。此展览是2025北京公园艺术季的系列活动之一,汇集了 国画、油画、版画、陶瓷、雕塑等40余件作品。

现场

开幕式现场

出席展览开幕式的嘉宾有: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胡珍;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杨承志;中央美术学院原党委副书记、中国文促会雕塑院副院长王少军;李可染画院院长李庚;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文促会国画院副秘书长刘建;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中国文促会国画院研究员殷会利;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李中杨;李可染画院副院长兼秘书长李九红、办公室主任王群;中国女画家协会副秘书长姜沛;中国艺术研究院专业作家、前驻美文化外交官淡巴菰;体操世界冠军莫慧兰;北青传媒原副总裁商达;集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戚彧;故宫金银器馆创办人闽军;中央美术学院陶溪川美术馆馆长黄镇;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唐朝轶;油画家杨静;首都师范大学亚洲美术教育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朱健;大自然小完美艺术馆创始人、家庭美育导师于竞;中国文促会雕塑院副秘书长王伍;2025北京公园艺术季总策划刘睿等社会各界人士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北京大学客座教授陆虹主持。

北京大学客座教授陆虹主持

“2025北京公园艺术季”总策划刘睿致辞

参展艺术家刘雯馨致辞

刘雯馨在致辞中感谢“2025年北京公园艺术季”搭建的这座桥梁,将她的作品向大众展示并交流。作为紫竹院公园竹荷文化季的一部分,她感到非常荣幸。“花”是美好的象征,也是生命的载体。无论油画和国画的创作,都是在美的基础上对生命和 大自然的赞美,具体表现为捕捉生活之中一景一物一瞥一瞬。

她表示自己的油画是以印象派的手法追求传统油画的意蕴,让色彩、光线、空气在画面中流动起来,并非单纯写实。国画是在继承传统笔墨的韵味和技法下,融入了大量装饰和形式元素,让传统国画在现代审美语境下,呈现出更丰富的面貌。

参展艺术家陈卓致辞

陈卓在致辞中表示:本次展出的《莲》系列,是她近十余年探索研究的文化意象之一,它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也承载着千年文化精神隐喻。莲花不落,是一种精神、一种俊秀,是一种不被时间淹没的美好。她的作品青铜莲,是凝固的时光,是轻盈和重量的对比;陶瓷莲,是火和土的结晶,是坚韧和易碎的共生;大漆莲,是是自然对艺术的再造;版画莲,是线条和空间的博弈;她追求的不是颠覆传统,而是在传统之外用当下的语言和精神再次表达,在当代将传统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她认为莲孕育着希望,孕育着辉煌,孕育着未来,望大家能识得艺术背后那份 对生命的热爱和真诚的思考。

集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戚彧致辞

戚彧教授在致辞中回顾到:雯馨在艺术道路上一直不断探索,从油画到国画,尝试了多种媒介与材质,每一步都走得扎实又鲜活。在她的作品里能清晰地感受到女性独有的感性与细腻,她对色彩的敏感度、形态的把控力,画面结构的巧思,都带有很独特的女性视角。

陈卓的作品对他有种“缘分”的亲切感。作品里的“瓷”元素,特别能触动心弦,有种“殊途同归”的共鸣。并表示她的版画对“图像到图示”做了很多的研究。但并没有停留在传统材质的表达上,反而在探索从“现代性”到“当代性”的转化,形成了很有辨识度的个人风格,特别让人印象深刻。最后对刘雯馨、陈卓两位老师的“识花语”画展表示祝贺!

“识花语”刘雯馨&陈卓双人展由中国文联原副主席胡珍宣布展览开幕

嘉宾

采访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中国文促会国画院研究员殷会利接受采访

中央美术学院原党委副书记、中国文促会雕塑院副院长王少军接受采访

首都师范大学亚洲美术教育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朱健接受采访

中国女画家协会副秘书长姜沛接受采访

体操世界冠军莫慧兰接受采访

参展艺术家刘雯馨接受采访

参展艺术家陈卓接受采访

展览

现场

展厅

一隅

刘雯馨

作品

陈卓

作品

来源:山房杂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