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第一季度,乌拉特前旗人民法院白彦花法庭深入贯彻落实司法为民理念,以创新服务为抓手,在审判效率提升、涉农纠纷化解、普法宣传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2025年第一季度受案73件,结案66件,结案率90.41%,调撤43件,调撤率58.9%。现将本季度亮点工作
司法为民显担当 创新服务谱新篇——白彦花法庭2025年第一季度亮点工作汇报
2025年第一季度,乌拉特前旗人民法院白彦花法庭深入贯彻落实司法为民理念,以创新服务为抓手,在审判效率提升、涉农纠纷化解、普法宣传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2025年第一季度受案73件,结案66件,结案率90.41%,调撤43件,调撤率58.9%。现将本季度亮点工作汇报如下:
一、创新审判模式,实现简案快审提速增效
针对小额诉讼案件,白彦花法庭首次推出“要素式审判+表格式判决”模式,成功审结一起兄弟借款纠纷案,实现“当天开庭、当天宣判、当天送达”。该案中,原告王正与被告王义因5000元借款产生纠纷,法庭通过简化起诉状填写、聚焦庭审争议核心、采用表格式判决书等举措,将传统冗长的诉讼流程压缩至1天内完成。
成效亮点:效率提升,当事人10分钟完成要素式起诉状,庭审时间缩短50%,法官撰写判决书效率显著提高。透明便民,表格式判决书以清晰表格呈现裁判结果,当事人无需专业解读即可“一目了然”,获得双方高度认可。为小额诉讼案件审理提供了可复制经验,推动司法资源高效配置。
二、聚焦涉农纠纷,护航春耕彰显司法温度
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期,白彦花法庭开辟涉农案件“绿色通道”,快速调解两起拖欠农机服务费纠纷,实现“双案并调、当庭执结”。案件中,农机经营者王某某因270亩玉米地播种服务费被拖欠诉至法院,法庭结合农户提出的田埂损坏、收成不佳等抗辩理由,组织双方调解,最终促成王某某放弃部分索赔金额,农户当场支付费用,纠纷半小时内圆满化解。
成效亮点:快速解纷,紧扣农时紧迫性,通过“一案解双纷”模式,减少当事人诉累,保障春耕生产顺利进行。柔性司法,法官以释法说理引导换位思考,既维护农户权益,又兼顾经营者合理诉求,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统一。法庭主动对接乡村振兴需求,为涉农案件提供优先调解、快速执行的全链条服务。
三、普法宣传进乡村,法治春雨润民心
3月18日,白彦花法庭深入乌拉山镇三湖村开展“普法宣传进乡村”活动,通过法律讲解、以案释法、现场答疑等形式,为村民送上“法治大餐”。干警们用通俗语言解读《民法典》《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土地承包纠纷、离婚财产分割等典型案例,将法律条文转化为生活启示。活动现场,村民踊跃提问,法官逐一解答土地承包、农民工讨薪等实际问题,普法效果显著。
成效亮点:形式创新,以“讲故事”方式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村民法治意识,推动形成“遇事找法”习惯。服务下沉,通过“法律顾问”式答疑,解决村民个性化法律难题,打通普法“最后一公里”。文化融合,活动后与村委共话乡村振兴,探索法治文化与古渡文化、生态旅游的深度融合路径。
四、跨市联动解民忧,依法办案显担当
2025年2月,白彦花法庭受理一起被告下落不明的离婚案件。原告李某与被告王某因感情破裂诉至法院,但王某失联多年。法庭派出工作组驱车往返300余公里赴包头市土默特右旗调查,通过入户走访、村委座谈、公安协查等方式,确认被告下落不明的事实。法庭严格履行法定程序,依法公告送达,确保程序公正,彰显司法担当。
成效亮点:程序严谨,跨地域调查夯实事实基础,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司法为民,以"如我在诉"的理念传递法治温度,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
五、法庭人文关怀,坚守岗位暖民心
正月十五元宵节,白彦花法庭全体干警坚守岗位,在派出法庭为群众提供法律答疑和调解服务,确保节日期间司法服务“不打烊”。晚上,干警们在法庭食堂共进团圆饭,以简朴温馨的方式庆祝佳节,展现了法庭团结协作、司法为民的精神风貌。节日值守满足群众司法需求,体现司法温情。团队凝聚,干警们以庭为家,彰显了基层法庭的奉献精神和人文关怀。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