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县“法链红盟 法润新兴”法治惠企专项行动若干措施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2 03:56 1

摘要:为进一步深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营造党建引领、法治护航的浓厚氛围,盱眙法院联合盱眙县委组织部、检察院、司法局等单位开展“法链红盟 法润新兴”法治惠企专项行动,聚焦强基固链、平等保护、法律监督、法治润企四大维度,结合我县产业链、新兴领域发展实际需要,制定盱眙县“

为进一步深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营造党建引领、法治护航的浓厚氛围,盱眙法院联合盱眙县委组织部、检察院、司法局等单位开展“法链红盟 法润新兴”法治惠企专项行动,聚焦强基固链、平等保护、法律监督、法治润企四大维度,结合我县产业链、新兴领域发展实际需要,制定盱眙县“法链红盟 法润新兴”法治惠企专项行动若干措施,现公布如下。

聚焦强基固链,打造宜业兴业的创业环境

1.搭建“党建+法治”惠企服务平台。整合司法部门、司法行政部门、律师行业等资源,聚焦链上企业和新兴领域企业法治服务需求,依托“三张清单”搭建法企“供需”快速对接平台,发布法治惠企服务清单,持续提升产业链党组织“三张清单”执行率,依法为链上企业纾困解难。

2.构建产融对接合作机制。推动6条产业链党委与6家金融机构党组织签署产融对接协议,依法开展金融政策兑现等工作。通过“登门三问”调研等方式送法入企,引导企业依法合规融资,提高企业依法经营、依法管理能力,增强链上企业发展活力。

3.推进组织力驱动生产力。提升企业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规范开展组织生活,将法律援助、合并联合执法等政策宣讲纳入主题党日活动,引导企业员工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指导企业党员依法行使党员权利,正确履行党员义务,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实现生产力有效跃升。

4.加强产业人才队伍培育。依法保障产业工人合法权益,通过开展龙虾养殖、电商直播、送法入企等主题培训,培育产业型人才不少于200人。加大“两企三新”组织发展党员力度,注重从生产一线、业务骨干、新就业群体中发现先进分子。

5.加大工作典型培树力度。加大培树和宣传产业链党建与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先进典型力度,对照专项行动部署,及时总结推广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主动向上推介,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

聚焦平等保护,打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

6.推进龙虾特色法庭创建。着眼“盱眙龙虾”地理标志司法保护,集中审理龙虾全产业链纠纷。建立《龙虾产业链企业保护名录》,打造“法官+人大代表+龙虾产业链党委”工作模式,编写《盱眙龙虾保护案例册》《龙虾养殖风险防范手册》,增强全产业链风险防范意识。

7.完善低效闲置资源处置盘活机制。开展“助力全县低效闲置资产清理盘活”攻坚行动,坚持“一案一策”“一案一督”“一案一推”,灵活运用强制腾退、司法拍卖等手段,释放更多土地资源。出台《盱眙县人民法院空间要素治理工作实施方案》,为项目招引、落地提供要素保障。

8.构建“便捷式”诉讼服务机制。构建“诊疗式”风险预防机制,认真分析县内企业涉诉纠纷类型及数量,召开项目企业座谈会,进行“啄木鸟”式法律体检,为企业开辟立案登记、财产保全、案件审理、判后执行全流程快速通道。

9.推进“破执一体”改革。完善破产处置府院联动、管理人履职等机制,防范滥用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对经营管理发生困难的企业提供破产重整或和解服务,最大限度挽救企业主体。对资不抵债的企业进行破产清算,帮助企业依法退出市场。

10.开设“星火”法律讲堂。发挥法官讲师团作用,结合新公司法修订,定期围绕典型公司治理、市场交易及经营风险等内容,为企业提供“菜单式”普法课程。邀请产业链及新兴领域企业家代表委员走进巡回法庭,现场旁听涉企案件庭审,为企业依法维权“加油鼓气”。

聚焦法律监督,打造合法规范的市场环境

11.依法打击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犯罪。加大对商业贿赂、串通招投标等损害市场竞争秩序犯罪的打击力度。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专项工作,重点打击针对企业的非法高利放贷、欺行霸市等涉黑恶犯罪。严厉打击企业内部腐败,严惩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等背信损害企业利益行为。

12.切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对涉企行政处罚等执法领域开展法律监督。加大对虚假诉讼、恶意逃废债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法律监督力度,积极开展违法查扣冻等侵害企业权益问题的监督。动态排查涉企案件立案后长期未结、违规“挂案”情形,督促分类处置。

13.强化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依法严惩侵犯商业秘密、假冒注册商标等犯罪行为。引导知识产权权利人实质性参与刑事诉讼,依法推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加强对知识产权民事裁判的监督,探索支持起诉机制,助力企业快速维权。深化刑行双向衔接机制,整治恶意抢注、重复侵权等乱象。

14.加大重点领域的保障和服务力度。依托服务企业专班,开辟涉企申诉绿色通道,推动涉企纠纷实质性化解。着力构建涉企案件“快速响应、高效办理、精准护企”机制。围绕6条产业链设立“产业链检察工作站”,制定精准化服务方案,提升护企履职效能。

15.推动“法治副会长”实质化运行。依托商会法治副会长机制,指导企业完善内部风控制度。定期进驻商会,收集不同商会及成员企业的法治需求,帮助企业解决法律问题。在研判分析办案实践基础上,联合相关单位制定有关行业风险防范指引,推动个案预防效果向类案预防、行业预防延伸。

聚焦法治润企,打造良法善治的营商环境

16.规范涉企行政执法监督。监督行政执法单位落实“规范涉企执法‘八条措施’”情况,重点关注实现清单之外无检查、推广“非现场”行政检查、合并联合执法等措施,最大程度降低涉企行政检查频次。畅通涉企行政复议绿色通道,动态管理涉企规范性文件,加强对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等“三项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

17.组建产业链法律服务团。依托律师行业党支部,组织党员律师成立基层公共法律服务应急响应团队,为链上企业提供突发性、紧迫性、不确定性法律风险应急处置服务。推进“法律托管”工作,组织县内律师事务所和链上企业,重点是初创企业签订“法律托管”协议,为企业提供为期6个月的免费托管服务,助力企业发展壮大。

18.提供一站式涉企公证服务。开展“暖心公证 护企同行”行动,推出容缺受理服务,办理远程视频公证,对涉外商事领域中企业办理执照、委托书等文本相符类公证,以及国内商事领域中办理合同、授权等公证,根据企业需求提供多样化保全证据公证服务。

19.开展涉企矛盾纠纷化解专项行动。加强商会商事调解组织建设,重点推进快递物流、外卖骑手等新兴领域纠纷化解工作站点建设。组织调解员与企业挂钩结对,推动300人以上企业设立调解工作联络站。

20.开展普法惠企服务活动。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聚焦链上企业关心的债务纠纷、安全生产、劳动用工等问题,搭建涉企行政执法部门、“法律明白人”“普法志愿者”与企业交流对接平台,及时将新政策、新规定送达企业。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