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佛教中,法螺(梵文:Śaṅkha,藏文:དུང་དཀར།,音“东嘎”)是重要的宗教法器之一,主要用于仪式中吹奏,象征佛陀法音广传、破除无明。其材质和形制具有深厚的宗教与文化意义。
在佛教中,法螺(梵文:Śaṅkha,藏文:དུང་དཀར།,音“东嘎”)是重要的宗教法器之一,主要用于仪式中吹奏,象征佛陀法音广传、破除无明。其材质和形制具有深厚的宗教与文化意义。
壹 法螺的材质
天然海螺壳传统法螺通常以天然海螺壳制成,尤其是来自印度洋及南亚海域的右旋白海螺(学名:Turbinella pyrum)。这种海螺壳质地坚硬、表面光滑,自然形成的右旋螺纹(顺时针旋转)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契合佛教中“右旋”代表佛法正道的观念。特殊品种的象征性右旋螺:因右旋螺在自然界中较为稀有,佛教认为其象征佛法的殊胜与清净,常用于重要仪式或作为供奉物。白色:白色海螺象征佛陀教法的纯洁与普度众生的愿力。替代材质的使用
在无法获得天然海螺的情况下,部分法螺可能以金属(如铜、银)、玉石、木材或现代合成材料(如树脂)仿制,但此类材质多用于装饰或普通掺合,传统仪式中仍以天然海螺为尊。
清代银镶嵌法螺 - 故宫藏品
清代法螺 - 故宫藏品
贰 法螺的宗教意义
法音的象征:法螺的声音代表佛陀的教法,寓意唤醒众生、驱散愚痴。八吉祥物之一:在藏传佛教中,右旋白海螺是“八吉祥”(八瑞相)之一,象征佛陀说法的深远影响力。仪式用途:法螺常用于法会、灌顶仪式或迎请高僧时吹奏,其声音被认为能净化环境、积累福德。叁 不同佛教传统的差异
藏传佛教:尤为重视右旋白海螺,常镶嵌金属装饰(如银饰、珠宝),并视为神圣的法器。汉传佛教:法螺的使用相对较少,但仍可见于某些仪式或作为寺庙陈列的象征物。清乾隆右旋螺
清乾隆右旋螺
佛教法螺的传统材质以天然右旋白海螺壳为主,因其稀有性、自然形态的吉祥寓意,以及声音的独特性,成为佛法传播的象征。其他材质的仿制品虽存在,但核心宗教价值仍根植于天然海螺的象征意义中。
当然,真正的海螺不容易获得,因此,其它材质的法螺或带法螺标识的法器就相继出现,用于取代海螺:
清代铜海螺
清乾隆像生瓷海螺
清代佛八宝 - 螺
清代粉彩瓷八宝-螺
清代金錾花八宝-螺
清代搯丝珐琅八宝-螺
清代青玉座白玉八宝-螺
来源:菁佳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