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初,沈阳师范大学校园里不再只有朗朗读书声。从8月31日开始,一批又一批学生因呕吐、腹泻等症状涌入校医院。截至9月7日,报告有胃肠炎症状者已达2087人。
9月初,沈阳师范大学校园里不再只有朗朗读书声。从8月31日开始,一批又一批学生因呕吐、腹泻等症状涌入校医院。截至9月7日,报告有胃肠炎症状者已达2087人。
经疾控部门调查,这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源头终于被找到:学校第三生活区自备井蓄水池受到了诺如病毒污染。这不是孤例,随着9月开学季的到来,诺如病毒开始悄然蔓延。
01 病毒来袭,高校两千余人突发胃肠炎
秋意渐浓,新学期刚刚开始,诺如病毒就给沈阳师范大学上了沉重的一课。短短一周多时间,超过两千名学子出现胃肠炎症状,数字惊人。
这不是普通的食物中毒事件。经过流行病学调查、供水系统现场勘察和实验室检测,专家们一致判定:罪魁祸首是诺如病毒,污染源来自学校自备井的蓄水池。
湖北省疾控中心主任医师官旭华在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上发出警示:“9月份以后,诺如病毒开始进入流行期,一般情况下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感染流行季节。”
02 三大特征,诺如病毒为何如此猖獗
诺如病毒原名诺瓦克病毒,是引起急性胃肠炎的最主要病原体。它之所以难以防范,源于三大特征:
致病能力极强:只需极少的病毒量就可以传染,最低感染剂量仅为18个病毒粒子。而一个人感染后,一次能排出数十亿个病毒粒子,形成了巨大的传播潜力。
生存能力惊人:诺如病毒在0℃—60℃的温度范围内可存活,病毒可在物体表面存活2周,在水中存活2个月以上。更令人担忧的是,75%酒精、免洗洗手液无法灭活诺如病毒。
下手不挑人:诺如病毒具有全人群普遍易感的特点,各年龄段人群都可能会感染。学校、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是诺如病毒高发场所。
03 感染症状,自限性疾病也不可轻视
感染诺如病毒后,潜伏期短,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通常2天内就会发病。
主要症状包括: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儿童易呕吐,成人多腹泻);发热、畏寒、头痛、肌肉酸痛;腹泻次数从几次到数十次不等,粪便呈稀水样,无脓血样便。
虽然诺如病毒感染是自限性疾病,一般2—3天后可自行康复,但出现以下脱水症状时应立即就医:一天内尿量很少或颜色特别黄;嘴唇干裂、皮肤失去弹性;儿童哭闹时没有眼泪;头晕眼花、站不稳。
04 预防措施,简单有效却最容易被忽视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以下几点至关重要:
勤洗手:在餐前、便后、加工食物前和外出回家后,必须做好手部清洁。建议使用肥皂或洗手液,用流水洗手20秒以上。
注意饮食饮水安全:不喝生水,建议喝开水或瓶装水;蔬菜和水果食用前要彻底洗净;烹饪食品时要生熟分开,确保食物煮熟煮透,尤其是贝类产品。
做好环境清洁:保持居室日常清洁和通风,确保厨房餐具清洁,及时处理垃圾。
规范消毒:如果家庭成员出现胃肠炎症状,要对呕吐物和排泄物进行规范处理,对污染的环境和物体表面用含氯消毒剂彻底消毒。
感染后应尽量居家休息,减少与他人的密切接触。特殊岗位人员如厨师、育婴员以及外卖快递员切勿带病上岗。
一场秋雨一场寒,随着气温逐渐降低,诺如病毒的活跃度正在上升。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面临严峻挑战。
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这看似简单的九字诀,却能构筑起抵御诺如病毒的第一道防线。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也是群体健康的守护者。
专家提醒,一旦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居家休息,直到症状完全消失后72小时再返工或返校,以免将病毒传染给他人。
来源:教师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