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16号台风“塔巴”来袭,带来强风暴雨并引发局部黄色预警。为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云安区各级人大代表迅速响应,全力以赴投入到防台抗汛工作中,切实织密防风防汛安全网。
受台风“塔巴”影响
9月8-9日
云浮市有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
阵风8到10级
为降低台风天气带来的影响
云安各镇各单位迅速行动
压紧压实防风防汛责任
扎实做好防风防汛各项工作
全力以赴保障广大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云安区各级人大代表
今年16号台风“塔巴”来袭,带来强风暴雨并引发局部黄色预警。为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云安区各级人大代表迅速响应,全力以赴投入到防台抗汛工作中,切实织密防风防汛安全网。
一是化身“宣传员”,织密防汛意识宣传网。“罗叔,您家的位置属于削坡建房点,台风带来的风暴增水可能会导致山体滑坡,非常危险,快跟我们去村的安置点!”六都镇各级人大代表按片区划分责任区,深入西江边村组开展“敲门行动”。除向群众发放《台风防御手册》、现场讲解避险要点外,充分利用各村的广播,多时段循环播报台风动态和避险常识。石城镇李石喜、李卓容等50多名人大代表迅速响应,充分发挥扎根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线下进村入户走访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以及泥砖房、削坡建房户等存在安全隐患的住户,线上依托微信群、朋友圈及时转发雨情预警,确保通知全覆盖、无遗漏,推动村民群众筑牢防灾减灾思想防线。都杨镇人大代表发放天气警示宣传单8000余张、张贴风险提示卡300多张,签署安全撤离告知书250多份,同时开启村委大喇叭循环播放防风防汛宣传录音,手机转发防御台风信息,覆盖群众5万多人次,有效确保预警信息和避险知识传递到位。
二是争当“排查员”,筑牢隐患排查安全线。“近期雨水多次冲刷,路旁护坡坡度已明显增大,必须加密巡护频次,及时提醒过往群众注意安全,必要时务必第一时间拉起警戒线……”,为筑牢安全防线,石城镇朱文哲、王明宽等人大代表紧盯辖区山边道路、山塘水库、地质灾害点、在建工地、山边厂房、水电站等重点区域,深入开展全方位安全隐患排查,秉承“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确保第一时间消除各类潜在风险,守护群众安全。都杨镇各级人大代表充分发挥熟悉村情的优势,组成多个隐患排查小组,对地质灾害点、低洼易涝点、削坡建房点、山塘水库、在建工程等重点部位展开拉网式巡查,每发现一处隐患点即时拉起警戒线、登记入册,并落实代表包片责任,同时抓紧联系镇职能部门,严格按照临灾排险“十个再查一遍”要求做好“销号”整改。六都镇人大代表一方面对辖区内水电站、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拉网式检查,重点核查堤坝渗漏、排水闸门运行情况;另一方面针对削坡建房点、危旧房屋集中区建立风险台账,通过实行“整改销号制”闭环管理,确保隐患不过夜。
三是勇当“劝导员”,守好群众安全防护关。“早通知、早转移,要宣传到位、排查到位……”,秉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原则,石城镇唐之艺、黄河清等人大代表下沉全镇23个村(社区),仔细核查巡查防控台账,对削坡建房、地质灾害隐患点、河边房屋等风险区域,通过反复入户沟通、耐心动员的方式,全力协助镇村干部做好隐患房屋人员转移工作,确保应转尽转。都杨镇各级人大代表高度关注削坡建房户、独居老人、留守儿童等重点人群,耐心动员“住前不住后、住上不住下”,做到“应转尽转、不漏一人”,截至9月8日17时,及时转移安置临险群众12户30人,确保风险点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全力筑牢安全“防御堤”。六都镇人大代表重点关注低保家庭、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协助镇村干部完成“一对一”帮扶转移,目前全镇各安置点已准备就绪,可满足群众临时避险需求。
四是甘当“战斗员”,全力铺平抢险“安全路”。当接到群众反映高村镇谭翁村至水美村路段有树木横倒在路面,车辆难以通行的消息时,高村镇人大代表谢斯兴立即放下手头事务,第一时间冒雨奔赴现场勘察,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紧急清理。经过紧张奋战,路面上的树木全部被清除,道路恢复基本通行能力,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保障了群众的出行安全。8日中午台风过境,都杨镇部分路段出现积水、树木倒伏等险情,代表们挺身而出,迅速组织协调力量,顶风冒雨紧急清理。余亚华、余少坚等人大代表手握工具,连续作战,全力疏通受阻路段,确保群众出行路线安全可靠,确保抢险救援车辆畅通无阻。短短数小时内,累计清理主要道路8处,为后续抢险救灾工作铺平了“安全路”。
在这场台风的战役中,云安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和各级人大代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深刻内涵,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代表职责使命,彰显了云安人大新担当。
都杨镇
面对今年第16号台风“塔巴”带来的风雨影响,云安区都杨镇迅速响应,积极贯彻上级关于强化三防责任、做好台风防御工作的要求,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是闻令而动,压实责任链条。都杨镇将防风工作视为当前首要任务。第一时间组织召开专题部署会,要求全镇干部充分认识到台风防御工作的严峻性和紧迫性,坚决摒弃麻痹思想。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信息畅通。镇村干部全员在岗,两个应急小分队严阵以待,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够迅速、科学、高效地开展应急处置。
二是突出重点,全面排查隐患。全镇聚焦地质灾害点、削坡建房、低洼易涝区、山塘水库、河道堤防等重点区域,开展拉网式隐患排查。方平片区应急小分队率先行动,与镇村干部一道,及时疏通堵塞的水渠、排水管道,确保行洪通畅。针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自建房和地质灾害风险点,迅速组织人员加固防护坡,并果断转移危险区域群众,特别是独居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确保应转尽转,安置过程严格遵守“住前不住后,住上不住下”的原则,保障群众安全。截至8日17时30分,全镇已累计派出巡查人员563人次,通过工作群等渠道发布预警信息882条。在人员转移方面,都杨镇共转移群众17户48人,其中包括削坡建房户12户33人,其他人员5户15人。同时,已通知观音山绿色矿山项目暂停作业,撤离193名施工人员;通知省道S537项目暂停作业,撤离75名施工人员;西江渔船全部暂停作业,回港避风。
三是广泛宣传,筑牢思想防线。都杨镇充分利用“村村通”大喇叭、微信群、上门告知等多种渠道,高频次、全覆盖地发布台风动态、预警信息和防范知识。反复强调“大雨暴雨期间尽量不出行”“远离河道、山塘、地质灾害点”“雨天出行注意交通安全”“船舶回港避风”等关键事项,引导群众做好自身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全面提升公众防灾避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四是预置力量,强化应急保障。镇应急办统筹协调各类应急物资和救援力量,确保关键时刻能够迅速调配。各类抢险机械、沙袋、救生衣等物资已准备就绪,应急队伍保持通讯畅通,随时准备应对城乡内涝、山体滑坡等突发险情。都杨镇坚决守住不发生人员伤亡的底线,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目前,都杨镇各项防御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中。全镇党员干部坚守一线,众志成城,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奋力构筑起防御台风的坚实屏障,全力守护都杨镇的平安与稳定。
六都镇
面对台风“塔巴”带来的风雨影响,六都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面部署、迅速行动,举全镇之力做好台风防御各项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是指挥体系高效运转,应急力量火速集结。面对“塔巴”台风的严峻考验,六都镇应急指挥中心立即进入24小时高效运转状态,领导干部全部下沉一线带班值守,确保指令畅通、响应迅速。迅速集结镇村干部、党员骨干、“百千万工程”互助队员等近500人员名组成的应急抢险队伍,分工明确、协同作战,精准划分为抢险救灾、转移安置、卫生救护等6个专项工作组,形成强大的防汛防风合力,筑起应对台风侵袭的坚固防线。
二是坚持人民至上,危险区域人员全部转移。六都镇将危险区域人员转移安置作为防御工作的重中之重。严格按照特殊群体临灾转移“四个一”工作机制和避险转移“四个一律”工作要求,坚决彻底转移危险区域群众。截至18点,共转移渔民和户外作业人员400余人,群众150余人,并得到妥善安置,基本生活物资保障充足。
三是严格落实防风措施,水上陆上双重屏障。六都镇严格按照防台风“六个百分百”要求,全面落实各项防御措施,筑牢水上陆上安全双重屏障。水上方面,辖区内所有渡口渡船已全部停航停渡,镇村干部逐船排查,确保“船回港、人上岸”。目前,辖区内200多艘船只均已全部回港避风,安全锚固。陆上方面,组织“党员+互助队”突击力量,对户外广告牌、高空构筑物、工地塔吊、绿化树木等进行全面排查,果断采取加固或拆除措施。
四是紧盯重点环节,全面排查风险隐患。六都镇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强风险隐患点的巡查排查和整治工作。党员干部采取“分片包干”负责制,下沉辖区14个村(社区)重点区域,开展防风检查、入户宣传、群众转移等防风防汛各项工作,切实把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坚决守护好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对公路、桥梁、建筑工地、削坡建房点、地质灾害隐患点、山塘堤围等进行动态巡查监控,发现隐患立即整改。截至目前,已完成6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和17个削坡建房隐患点的整治工作,有效提升了全镇防灾抗灾能力。
工作人员对削坡建房点进行动态巡查
下一步,六都镇将继续保持高度警惕,密切关注台风动向,加强巡查值守,全力做好抢险救援准备,确保安全度汛,坚决打赢台风“塔巴”防御攻坚战,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高村镇
高村镇党委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充分研判台风形势,严格按照三防工作“十个检视”、临灾排险“十个再查一遍”和防台风“六个百分百”的工作要求,持续加强会商研判和值班值守,将本次防台风工作落细落实,抓实各项防御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属地责任。镇党委加强组织领导,层层压实责任,镇主要领导组织召开防御台风工作专题研判会议,布置相关工作任务,形成了由主要领导靠前指挥、班子成员包村、镇村干部包片的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值班值守制度,切实“站好岗,放好哨”。发动护林员、党员、网格员、保洁员等参与到防御台风的工作中,形成全民防御格局,全力以赴打好打赢台风防御主动仗,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是守牢重点部位,强化隐患排查。出动镇、村干部等排查人员共483人次,对各类风险隐患开展拉网式排查,对水利工程、在建工地、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中小河流、易涝易塌易水毁路面等重点风险隐患部位全面细致排查、集中整治。提前发放通知临时关停全镇内所有小水电站27座,要求工作人员停工并撤离。对全镇2个水库及2个山塘进行逐一排查,提前泄水,防止洪涝灾害。排查危旧房、泥砖房、低洼易淹房、削坡建房、在建农房等房屋的安全风险,及时转移危险区域人员,做到风险隐患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截至8日11时,高村镇暂无发现受灾情况,共转移人员310人(除去户外作业人员为258人)。
镇、村干部集中整治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
三是宣传工作到位,防御氛围浓烈。全方位、多形式推进全镇居民应急防台风安全宣传,全力以赴打赢三防攻坚战。利用好大小喇叭、电子屏、微信群等工具,提醒群众无特殊情况不要在恶劣天气外出,看好家中老人、孩子,切实提高群众防御台风意识。提醒群众提前做好预防农田受浸工作,对易倒易折的作物,做好防风架等检查加固工作。对镇内花卉、矿山等企业进行预警提醒,督促其落实好企业主体责任,认真防范台风,若有情况发现立即向政府反映。
四是物资储备充足,应急处置迅速。坚持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未雨绸缪做好准备,以最充足的应急储备力量,切实打好台风防御战。镇级、村级分别成立应急队伍,24小时严阵以待。同时准备了编织袋8500个,柴油发电机2台,橡皮艇4艘,汽油机水泵5台,救生衣35件,救生圈41个,卫星电话7台(含行政村),手电筒87个,对讲机10台以及消防铲、电筒、铜锣等物资一批,应急物资充足。全镇15个村(居)委分别提前联系预备挖掘机15辆、推土机2辆,确保灾情一旦发生能够最快进行村级自我“排险除患”工作。针对可能出现的塌方、树木倒塌等情况,已明确处置流程与责任人员,确保发现后即时出动处置;15个村(居)均提前准备好群众转移安置点,并落实好生活物资,满足群众临时生活所需。
五是确保信息畅通,报送准确及时。启动应急机制,强化会商研判,提速部门联动,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和主要领导带班制度。严格执行信息报送制度,明确15个村(居)委信息报送员,发现情况第一时间报镇,镇汇总后报区,确保信息畅通、准确、及时。一旦发生险情或事故,及时组织力量抢险处置,并按程序及时、如实报送关键重要信息。
下一步,高村镇将切实做好台风灾后恢复工作,重点抢修水电、交通等基础设施,妥善安置受灾转移的群众。同时,组织镇村干部开展敲门行动,提醒群众要注意防范次生灾害。
白石镇
9月8日上午,白石镇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召开班子专题会议,全面部署防御台风“塔巴”各项工作。全体镇村干部第一时间下沉至各村组,开展重点区域隐患排查和群众转移安置工作,共转移安置105户共279人。对河道、低洼易涝区、地质灾害点等区域进行拉网式排查,及时组织整改消除安全隐患;对削坡建房住户、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等重点群体,逐户走访动员,确保应转尽转、不漏一人。同时,镇村干部深入村民家中开展防台风宣传教育,普及安全避险知识,增强群众自我防护意识。台风影响期间,白石镇干部职工将继续坚守岗位、严阵以待,镇应急分队随时待命,及时处置树木倒伏、道路积水等突发险情,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工作人员对河道、低洼易涝区、地质灾害点等区域进行拉网式排查
镇安镇
自收到防台风 “塔巴” 预警信息及应急响应指令以来,镇安镇第一时间召开防台风工作部署会,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工作举措,统筹协调应急、消防、民政、农业农村等部门及各村(社区)力量,切实做好台风“塔巴”防御工作。镇党政班子成员分片包干,深入挂点村(社区)督导防台风工作落实情况,确保应急响应要求不打折扣、落地见效。
为及时消除台风可能引发的安全隐患,镇安镇组织应急、住建、水利等部门及各村(社区)开展拉网式风险排查。工作人员重点对辖区内低洼地带、削坡建房点、易涝点、地质灾害点等进行全面检查,根据现场研判,在台风过境前完成人员撤离。针对白石河水漫灌易浸点等部位,派镇村干部专人密切监测水情,并提前撤离沿河居住群众。针对道路塌方严重的旺洞、永丰、幌伞、永星、公安等村委,为预防交通中断造成生活物资供应困难,已提前准备充足的生活物资。同时对在建施工工地、企业、学校等开展隐患排查工作,发送《关于做好2025年第16号台风“塔巴”期间建筑工地防御工作的通知》,确保将风险隐患降到最低。
全体镇村干部进村入户,对独居老人、低洼地段住户等重点人群开展转移工作。将重点人群安全转移至其亲戚家中或送到临时安置点,并为安置点群众准备好饮用水、方便面、被褥等物资,让群众在安置点住得安心。截至目前,全镇已累计转移危险区域群众540余人,均得到妥善安置。
面对台风可能引发的突发情况,镇安镇抽调16名镇村干部组建应急救援队伍,24小时待命,随时准备处置各类突发事件。镇安镇南安黎屋村因台风天气树木倒伏、泥沙泛滥,存在安全隐患,接到群众求助后,应急救援队伍迅速赶赴现场,清理现场,并帮助群众转移屋内贵重物品,及时化解了险情,用快速高效的救援行动守护群众平安。
镇村干部对因台风天气影响倒伏的树木进行清理
下一步,镇安镇将继续密切关注台风 “塔巴” 动态,严格落实应急响应措施,持续做好隐患排查、人员转移、应急救援等工作,同时不断加强正能量宣传,进一步凝聚起全镇上下共抗台风的强大合力,坚决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富林镇
为防范今年第16号台风“塔巴”带来的影响。9月8日,富林镇严格按照临灾排险“十个再查一遍”和防台风“六个百分百”的工作要求,全力以赴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是高位部署,拧紧思想“安全阀”。台风预警发布后,富林镇第一时间召开防台风工作专题部署会,全面传达省、市、区防台风调度会议精神。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深入一线、靠前指挥,现场研判台风可能引发的滑坡、内涝等次生风险。各部门、各村(居)委迅速响应、积极应对,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做细做实各项防御工作。
二是全域排查,织密隐患“防护网”。镇村组建专项排查队伍,针对地灾点、削坡建房、河道、老旧房屋等重点区域,采取“分片包干、逐户走访、逐点核查”方式,全面排查房屋结构、排水通畅度、水位变化等情况,耐心劝导群众转移至安全区域。截至8日11时,富林镇转移589人(其中削坡建房73户272人,独居老人22户22人,户外作业253人,其中山上作业68,其他16户42人),确保隐患排查无死角、人员转移零遗漏。
工作人员进村入户开展防台风宣传教育
三是硬核保障,筑牢应急“支撑墙”。全镇组建3支共75人的专业救援队伍,配齐应急救援车辆、舟艇、救生衣、照明设备等救援物资;16个村(居)分别成立20人救援队伍,形成协同应急体系。同时,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镇应急管理办实时跟踪风情雨情,通过广播、微信群等渠道不间断发布预警提示、轮番播放防御台风音频,形成全覆盖宣传声势。
石城镇
为进一步做好防御台风“塔巴”工作,筑牢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防线。9月7日,石城镇党委政府提前部署防御台风“塔巴”工作,针对全镇23个村(居)委的危房、斜坡建房以及地质灾害风险点进行摸底排查工作,并做好宣传预警、人员转移、应急物资保障以及值班值守人员责任落实等各项工作。截至到9月8日早上9时,石城镇已派出巡查人员400多人次,预警发布、工作群信息600多条。
9月8日12时左右,石城镇辖区升级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全镇200多名镇村干部持续坚守受灾现场一线,落实防御台风工作职责。各村(居)强化宣传预警,线下大喇叭持续播放“防御台风”宣传音频,镇村干部进村入户对群众宣传预警。同时,镇属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对削坡建房、地质灾害点、重点关注户、户外作业人员、所负责职责领域等落细落实提醒预警、隐患排查等工作要求,按“住上不住下,住前不住后”的要求严格落实,对有隐患房屋人员坚决转移。
镇村干部现场排查河道水位并清理堵塞杂物
此外,石城镇党委政府积极发动各村(居)社工、“百千万工程”互助工作队以及志愿者等社会力量达100多人次,投入到镇村受灾严重现场一线,协助开展人员转移、隐患排查以及场地清理等各项工作。截至9月8日17时,石城镇转移群众38户82人,户外作业人员转移388人(其中在建工程367人,山上作业人员21人),合计转移470人。
云安区交通运输局
受今年第16号台风“塔巴”影响,云安区出现大范围强降雨天气。云安区交通运输局第一时间启动响应机制,全区交通运输系统工作人员迅速集结,发扬持续作战精神,从监测预警到抢险救灾,多措并举做好台风防御工作。
一是筑强台风防御指挥体系。云安区交通运输局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落实”,及时传达贯彻上级台风防御会议精神和工作要求,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区交通运输局、区公路事务中心、区地方公路和交通运输管理站全线工作人员备勤待命,密切监测台风动向,实时研判风情雨情水情,针对国省道、农村公路等全区道路,动态部署防御措施。
二是抓牢台风防御事前准备。做好预警提醒,针对在建工程、道路运输、地质灾害风险区等重点区域,持续推送预警信息,并做好安全提醒,切实提升群众防灾意识;开展隐患排查,加强对国省道、农村公路等全区道路的风险隐患排查,特别是危桥险段、急弯陡坡、临水临崖路段等重点区域,督促参建单位加强施工现场安全防范,必要时及时停工避险,并组织人员撤离危险区域,做到应撤尽撤,渡口渡船及道路运输方面,确保全区所有渡口渡船以及农村客运及时停运,杜绝渡船、农村客运等冒险运行;充足物资准备,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的原则,提前谋划、提前采购、提前布防,组织好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准备充足的设备、车辆、物资等,确保关键时刻人员调得快、设备用得上、物资拿得出,确保应急抢险救援及时到位。
三是及时开展应急抢险救灾。加强路面巡查频次,快速处置突发险情,及时投入清除路障、防涝排涝等抢险救灾工作,全力保障群众生产生活安全。9月8日12时,云安区公路事务中心工作人员在公路巡查中发现,S539线K8处富林镇民主村大圳口路段出现河水倒灌至路面情况,造成约200米路段交通中断,发现情况后区公路事务中心立即组织应急抢险队出动,第一时间在现场设置好安全警示标志,并协助做好交通疏导工作,水退后及时清理遗留在公路上的杂物,于当天13时恢复通车。同日,辖区内省线多处路树倒伏,养护人员连续作业,用电锯分割移走倒伏树木,及时消除通行隐患。
养护人员及时处置倒伏树木,消除通行隐患
截至目前,全区公路部门共巡查里程600多公里,出动人员200多人次,出动巡查车辆40多车次,处理路面积水10多处,疏通排水沟10多公里,处置倒伏路树150多棵,确保公路安全通行。目前,云安区国省道干线公路均保持畅通状态。
下一步,云安区交通运输系统将密切关注天气动态,进一步加大巡查力度,全力以赴抢险保畅通,为人民群众安全出行提供更加坚实的公路交通保障。
各镇社工站
面对台风“塔巴”带来的风雨影响,各镇社工站积极响应,联合村干部迅速开展防台风宣传教育和风险排查工作,全力保障服务对象生命财产安全。
在入户宣传过程中,社工向对象派发防台风宣传资料,耐心讲解台风可能带来的危害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而针对部分安全意识淡薄的群众,社工结合过往台风案例,向他们详细说明暴雨、地质灾害等可能对生活造成的严重影响,叮嘱他们提高防范意识,做好防御措施。
期间,社工还对服务对象屋内屋外进行了风险排查,他们仔细检查了电线、电器设备是否存在破损、松动等问题,提醒对象及时关闭不使用的电器,并拔掉插头。同时,社工还对排水管道以及房屋周边进行了检查,确保台风期间排水正常。
9月7日12时至8日12时,全区共出动“双百工程”社工80名,累计走访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共751人次,协助安全排查593人次。接下来,各镇社工站将继续密切关注台风动态,全力以赴做好各项防御应对工作。
来源:云安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