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郭维城出生于1912年,辽宁义县人。早年时期,他曾在东北大学附属高中学习,伴随着广泛阅读进步书籍,郭维城开始关心国家前途与命运,逐渐成长为一名忧国忧民的进步青年。1931年,日本侵略者制造了九一八事变,郭维城被迫离开家乡,前往北平继续求学。
郭维城出生于1912年,辽宁义县人。早年时期,他曾在东北大学附属高中学习,伴随着广泛阅读进步书籍,郭维城开始关心国家前途与命运,逐渐成长为一名忧国忧民的进步青年。1931年,日本侵略者制造了九一八事变,郭维城被迫离开家乡,前往北平继续求学。
在北平期间,郭维城一边读书学习,一边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在此期间,他接触到我党的地下组织,并对马克思主义产生浓厚兴趣。1933年,郭维城加入了我党,入党之后,他主要活跃在上海,秘密宣传我党的各项抗日主张,引导周围的进步青年走向光明。不过,郭维城也因此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注意,并先后两次被捕,经过多方营救后才恢复自由。
1934年,郭维城被推荐到张学良身边,担任了张学良的机要秘书。西安事变之后,他草拟新闻稿、宣传提纲等,通过报纸与广播等途径向社会各界宣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以及共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郭维城进入东北军于学忠的部队,随军转战抗日前线,参加了淮河、台儿庄、武汉等战役,此后郭维城随军前往山东,在山东以游击战的方式抵抗日本侵略者。1941年,因为在抗战期间的卓越表现,29岁的郭维城被提拔为国民党少将处长。
也是在这之后,国民党顽固派变本加厉地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这种背景下,1942年,郭维城率领东北军111师加入了八路军。加入八路军后,郭维城担任了八路军山东纵队111师副师长。此后他率部参加了沂蒙山区的对日反“扫荡”,在极端艰难的环境下,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战斗,见证了抗战的胜利。
抗战胜利后,郭维城奔赴东北,到达东北后,他主要负责与铁路有关的工作,担任了西满护路保安队队长、齐齐哈尔护路军司令员、齐齐哈尔铁路局局长、西满护路军司令员、东北护路军司令员等职务。期间,郭维城领导部队抢修铁路,从而保障部队的运输与后勤供应,促进了东北的解放。
东北解放后,郭维城随军南下,参加了进军中南等战斗,并继续在支前方面为部队提供保障。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了铁道运输司令员兼衡阳铁路局局长,1952年,郭维城入朝参战,在朝鲜期间,他担任了志愿军新建铁路指挥局局长,率领6个师抢修龟城至殷山铁路,仅用60天时间就完成了129公里的铁路运输线,为建成“打不垮、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支援了抗美援朝。
从朝鲜回国后,郭维城担任了铁道兵第一指挥所司令员、铁道兵第二副司令员、铁道兵副司令员等职务。1955年授衔时,他被授予少将军衔,成为开国少将。授衔之后,郭维城继续投身我国铁道兵以及铁路事业的建设,尤其是在西南铁路建设方面,他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支援了祖国的经济建设。
1978年,郭维城升任铁道部部长,同时,他也是继滕代远、吕正操、万里与段君毅之后铁道部的第五任部长。1981年,郭维城卸任铁道部部长,此后他又担任了铁道兵善后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于1995年因病去世,享年83岁。
来源:悟空谈历史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