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国内煤炭市场确实呈现出了“产地分化、港口偏弱”的格局。我来帮你梳理一下现状和背后的原因,并对后期市场做个展望。
当前国内煤炭市场确实呈现出了“产地分化、港口偏弱”的格局。我来帮你梳理一下现状和背后的原因,并对后期市场做个展望。
当前煤价一览
品类及地区 价格范围/最新报价 变动情况 数据来源
港口5500K动力煤 683元/吨 (主流报价) 弱势下行,较昨日再有下跌
港口5000K动力煤 600元/吨左右 较昨日再降3元/吨
江内Q5000山西煤 655-660元/吨 同步走弱
鄂尔多斯煤价指数 510元/吨 与上期持平 9月1日-5日
京唐港主焦煤 1540元/吨 周环比-4.3% 截至9月5日
内蒙古西部焦煤指数 956元/吨 较上期微涨0.21% 9月1日-5日
内蒙古东部褐煤指数 284元/吨 较上期微跌0.35% 9月1日-5日
蒙5原煤 (进口) 953元/吨 截至9月5日
蒙5精煤 (进口) 1175元/吨 截至9月5日
产区情况:涨跌互现
产地煤价之所以“涨跌互现”,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 供应恢复缓慢且干扰频发:主产区受前期暴雨、安监升级及超产核查等因素影响,部分煤矿减产停产,产量维持低位。虽然一些煤矿陆续恢复生产,但整体供应水平恢复缓慢。像四门沟煤矿设备检修、嘉元煤矿因严查假牌车辆导致拉运受阻等情况,都会局部影响煤炭的供应和运输。
· 需求表现分化:
· 部分区域性的补库需求对煤价形成了支撑。
· 但随着天气转凉,电厂日耗下降,导致产地站台及贸易商的拉运积极性有所下降。部分煤矿竞拍流标增多,拉煤车减少,出货转差,库存增加,从而迫使价格回调。
· 政策调控因素:国家及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发文表示将督促煤企严格按照合法产能组织生产,这限制了供应的无序增长,也对煤价底部形成了一定的支撑。
港口情况:弱势维稳
北方港口动力煤市场延续弱势,主要原因在于:
· 下游需求放缓:随着高温天气减弱,电煤日耗回落,终端电厂采购意愿表现低迷,多维持长协拉运,对市场煤的采购非常谨慎。
· 观望情绪浓厚:市场看空9月这个传统电煤消费淡季的氛围较强,下游“买涨不买跌”的心态逐步加强,进一步抑制了采购积极性。
· 库存压力依然存在:虽然环渤海港口库存较前期有所下降(截至9月5日数据),但全国55港动力煤库存总量依然不低(截至9月5日为6066.7万吨,周环比微增1.7万吨),去库过程缓慢。加之进口煤的冲击(后续会详谈),港口市场煤价缺乏强力支撑。
· 贸易商操作困难:发运到港成本较高与港口市场价格持续弱势导致贸易商发运积极性较差,甚至部分选择暂时退出市场。为缓解出货压力,一些贸易商选择低价抛货,但这又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悲观情绪。
进口煤:价格与不确定性并存
进口煤市场目前呈现价格分化的特点:
· 价格优势仍存:目前进口煤相较内贸煤仍有一定的性价比优势,价差优势普遍在30-40元/吨。例如印尼中低卡煤价格有所下调,这加剧了国内市场竞争,尤其对港口中低卡煤交易形成冲击。
· 不确定性增加:主要进口煤来源国(如印尼)出现的大规模示威游行等事件,增加了进口煤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避险情绪。后期进口量可能因此受到扰动。
后市展望:短期承压,但深跌空间有限
对于接下来的煤炭市场,我认为:
· 短期仍将偏弱运行:9月份,随着电煤消费淡季效应进一步显现,全国气温大范围回落,下游电厂陆续开始秋季检修,电煤需求预计将继续回落。在需求端没有明显利好刺激的情况下,市场情绪难以快速回暖,煤价可能将继续承压,维持低位盘整或 窄幅调整 的态势。
· 下行空间亦有限:目前煤价并不具备持续大幅深跌的条件:
· 供给端约束仍在:安监、环保等因素将持续对国内煤炭产量形成制约,国内原煤产量同比有所下降。政策层面“反内卷”和扭转PPI的趋势也可能意味着后续会有更多供给端政策出台,以稳住煤价。
· 港口库存并非绝对高位:虽然去库缓慢,但环渤海主要港口库存相较于去年同期水平是偏低的(截至9月1日数据,同比偏低5.9%),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煤价形成支撑。
· “金九银十”非电需求有望托底:化工(甲醇、尿素等开工率仍处于历史同期偏高水平)、建材等非电行业在传统“金九银十”旺季的刚性需求仍存,预计会对市场形成一定支撑。冬季冬储需求也后续可期。
· 进口煤的不确定性:若海外局势导致进口煤量不及预期,可能会减轻内贸煤市场的压力。
一些建议
不同的市场角色可以关注以下几点:
· 对于电厂等终端用户:在当前市场形势下,长协煤的保障作用凸显。对于市场煤采购,可以考虑采取 “小批量、多批次” 的策略,并密切关注港口调出量、锚地船舶数量及终端日耗、库存变化等数据。
· 对于贸易商:当前市场风险较大,操作难度高。需密切关注产地发运成本和港口市场价格的倒挂情况,优先出货回流资金,谨慎囤货。
· 对于投资者:可关注那些资源禀赋好、成本控制能力强、长协比例高、现金流充沛且分红稳定的头部煤企,它们抵御行业周期波动的能力更强。
希望以上分析能对你有所帮助。煤炭市场变化较快,建议你持续关注主产区天气、安监动态、进口煤到货情况以及下游非电企业的开工需求变化。
来源:乌金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