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德国航天初创企业伊萨尔航空航天公司(Isar Aerospace)于周日进行了首次火箭试飞,但发射仅约45秒后火箭坠毁。然而,这一失败早已被视为通往常规商业发射道路上的必经之路。
德国航天初创企业伊萨尔航空航天公司(Isar Aerospace)于周日进行了首次火箭试飞,但发射仅约45秒后火箭坠毁。然而,这一失败早已被视为通往常规商业发射道路上的必经之路。
据悉,伊萨尔航空航天公司于3月30日12时30分,在挪威安岛航天中心完成了“光谱号”火箭的首次实地测试。火箭成功升空后不久偏离轨道,最终在距离发射台不远处坠毁。
这枚两级火箭的发射程序按计划顺利启动,点火、起飞过程正常,但很快失去稳定性并返回地面。公司方面表示,这次失败早在预期之中,其开发理念与SpaceX相似,即通过不断的实测与失败来优化技术与流程。
自立项以来,伊萨尔航空航天公司已发展七年,不仅完成了原型火箭的研发,还建立了批量生产体系。火箭大量零部件通过3D打印技术制造,从而实现快速迭代。公司在试飞直播中透露,“光谱”2号与3号火箭目前已进入生产阶段。
此次试飞未搭载任何有效载荷。根据设计,未来“光谱号”火箭可将最多1000公斤货物送入近地轨道,或将700公斤卫星发射至太阳同步轨道。伊萨尔航空航天的目标是未来每年生产最多40枚运载火箭。迄今为止,公司已获得超过4亿欧元融资。
尽管首飞失败,欧洲航天局(ESA)总干事约瑟夫·阿申巴赫仍在火箭升空前将其称为“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这是欧洲大陆首次进行商业轨道级火箭发射。此前,欧洲航天局的火箭发射均从南美洲法属圭亚那进行。安岛航天中心自1962年启用,是欧洲大陆第一个具备轨道发射能力的发射基地。
此次发射不仅对伊萨尔航空航天公司意义重大,也对欧洲未来的太空战略至关重要。与发射成本较高的“阿丽亚娜6号”相比,“光谱号”或来自奥格斯堡火箭工厂等初创公司的火箭,有望为欧洲提供更加自主、低成本的太空通道。
早在2022年,伊萨尔航空航天公司便获得了德国航空航天中心(DLR)的首批发射订单。根据2020年启动的“微型运载器与载荷竞赛”,公司为前两次发射共获得1100万欧元资助。
在最新一轮融资中,公司还吸引了由24个北约成员国支持的“北约创新基金”(NATO Innovation Fund)等重要投资方的注资。该基金专注于高科技领域的风险投资,助力欧洲在航天领域的自主发展。
来源:德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