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沂海门中学附属学校开展徐州红色文化研学实践活动纪实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1 21:13 1

摘要:清明松翠,山河肃穆;汉风浩荡,文脉绵长。2025年3月30日,新沂海门中学附属学校七、八、九三个年级1500名师生踏上徐州这片承载着红色热血与两汉文明的土地,以“传承红色基因·探秘两汉文化”为主题,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研学之旅。从淮海战役纪念塔的庄严祭扫,到汉

清明松翠,山河肃穆;汉风浩荡,文脉绵长。2025年3月30日,新沂海门中学附属学校七、八、九三个年级1500名师生踏上徐州这片承载着红色热血与两汉文明的土地,以“传承红色基因·探秘两汉文化”为主题,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研学之旅。从淮海战役纪念塔的庄严祭扫,到汉文化景区的沉浸体验,这场“行走的课堂”以历史为经纬,以文化为纽带,在同学们心中播下家国情怀的种子。

清明祭英烈:红色精神永传承

早上8时,师生们怀着崇敬之情踏上征程。车窗外春意渐浓,车厢内却弥漫着肃穆的氛围。

11时,在淮海战役纪念塔巍峨的丰碑下,一场庄严的祭扫仪式拉开帷幕。纪念塔如利剑直指苍穹,塔身“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九个鎏金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全体师生列队肃立,九年级王炯贺同学诵读的淮海战役烈士致送悼词,让现场师生和祭奠者感动不已。文中特别提及的小推车故事——543万民工支援前线的历史壮举,让同学们深切体会“人民战争”的磅礴力量。

学校国旗班成员向革命先烈敬献花篮寄托哀思。全体师生肃穆立正,向逝去英烈鞠躬默哀。在主持人的带领下,全体同学右手举过头顶,庄严宣誓。

张超副校长从“铭记历史,感悟先烈初心”“传承精神,汲取奋进力量”“勇担使命,书写青春答卷”三方面发表讲话,字句间再现了先烈浴血奋战的壮烈史诗!张校长要求同学们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以“强国有我”的志气,珍惜时光、锤炼品格、勤学善思,让淮海战役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光芒!

八年级共青团员面向团旗重温誓言,誓言铮铮,声浪惊起塔周松柏间的群鸟,仿佛先烈英魂在云端回应。

汉风徐来:文明基因悄然复苏

下午,研学队伍转场徐州汉文化景区。作为“两汉文化看徐州”的核心地标,汉墓、汉画像石馆、汉兵马俑博物馆串联起跨越千年的文明密码。

在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同学们彷佛穿越时空,回到了两千多年前的大汉王朝。一件件锈蚀的长矛、一封封泛黄的家书,将同学们带回烽火连天的岁月。博物馆里陈列着的大量陶俑,它们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有的手持兵器,有的表情肃穆,生动地展现了汉代的军事风貌。听着讲解员的详细介绍,同学们了解到这些兵马俑是楚王陵的陪葬品,它们不仅是艺术品,更是研究汉代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随后,同学们来到了狮子山楚王陵。这座陵墓规模宏大,结构复杂。沿着长长的墓道前行,同学们被古人的智慧和精湛的技艺深深折服。汉墓中出土的金缕玉衣、玉器、青铜器等珍贵文物,更让同学们大开眼界,感受到了汉代贵族生活的奢华。

最后一站是汉画像石博物馆。在这里,一块块精美的汉画像石讲述着悠久的历史故事。这些画像石以石为纸、以刀为笔,内容涵盖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生动地再现了汉代社会的风貌。同学们认真听讲,仔细观察画像石上的图案,彷佛看到了古人的生活场景,对汉代文化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对先辈足迹的每一次探访,都是一次思想的洗礼;与革命文物的每一次对话,都是一次精神的传承。当同学们在纪念馆和汉墓被震撼惊叹的那一刻起,我们文明的基因已悄然复苏。

当教育走出围墙,当历史变得可触可感,文化自信便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流淌在血液里的生命印记。学校会持续激活红色资源,办好红色研学,在青少年心中广撒深播“红色种子”。我们深信,今日之少年,必将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来源:徐州点滴在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