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倡导的理念是“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是食物,最好的疗效是坚持”。
嗨,我是营养师花粉姐姐,很高兴和大家交流互动。
我倡导的理念是“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是食物,最好的疗效是坚持”。
希望我传播的健康理念及花粉知识能给您带来帮助。
今天要聊的话题:饮膳正要的祛湿膏如何做!!
“枣,味甘平,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茯苓,味甘平,主胸胁逆气,安魂养神”
——《饮膳正要·卷第三·米谷品》
红枣:
古称“木蜜”,其“甘缓”特性既能中和清明时节外湿引发的胃胀反酸,又能缓解暖气房导致的咽喉干痒。
现代研究显示,每100g红枣含维生素C243mg(是苹果的80倍),搭配铁元素形成天然“气血充电宝”。
茯苓:
被道家奉为“四时神药”的寄生真菌,《饮膳正要》特别记载其“煎汤代茶,永不失眠”的妙用。
2025年《自然》子刊证实,茯苓多糖可激活肠道菌群中阿克曼氏菌的增殖,这正是改善“代谢性湿胖”的关键菌种。
▶ 黄金配比玄机:
红枣补血之“守”搭配茯苓利湿之“攻”,形成“补而不滞,利不伤正”的经典架构,特别适合清明前后“既要祛旧湿,又要防新燥”的复杂体质。
▍基础配方(10天量)
灰枣200g(选皱皮深红色者)
茯苓100g(慎选硫熏假货) 桂圆肉50g(增强温通心脉之效)
宁夏枸杞30g、新会陈皮10g(中和甜腻,激活脾胃运化)
古法麦芽糖150g(非工业果葡糖浆,保留活性酶)
▍炼制要诀
1. 古法煨制:茯苓切丁冷水浸泡6小时,与撕碎红枣文火慢煨3小时,释放80%以上药性;
2. 破壁萃取:将煮软食材连汤倒入破壁机,加桂圆、陈皮打成绒泥;
3. 文武火收膏:膏浆入砂锅先猛火煮沸,后转菊花芯火(火苗如硬币大小)持续搅拌,待膏体挂勺成旗时兑入麦芽糖;
4. 封存:趁热装瓶,倒置形成真空锁鲜层;
痰湿困脾型(舌苔厚腻):
茯苓增量至150g,添炒薏米50g,减桂圆;
阴虚燥热型(舌红少苔):
加麦冬30g、玉竹20g,改用槐花蜜替代麦芽糖;
气滞血瘀型(经期血块多):
玫瑰茄20g、山楂15g,增强行散之力;
儿童积食版:
去桂圆,加鸡内金粉10g、炒谷芽20g,制成棒棒糖形态。
▶孕早期及血糖不稳者需咨询医师
清明前夕,取一盏青瓷盛了红枣茯苓膏,正如忽思慧所言:“饮食者,养其形也”——养的不只是血肉之躯,更是对四时更迭的敬畏,对生命本真的守候。
来源:健康小喵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