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之血——布达佩斯战役(一)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9 05:04 2

摘要:1944年12月底,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一座曾经辉煌不已的欧洲都城,正笼罩在一片血雨腥风前的阴云之中。王宫山顶上阴森飘扬的万字军旗,广场上荷枪实弹的士兵,大街上川流不息的军车,随处可见的防御工事和不远处清晰可见的炮火,这一切都清楚地预示着一个令人恐惧的事实:欧

风雨愁城

1944年12月底,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一座曾经辉煌不已的欧洲都城,正笼罩在一片血雨腥风前的阴云之中。王宫山顶上阴森飘扬的万字军旗,广场上荷枪实弹的士兵,大街上川流不息的军车,随处可见的防御工事和不远处清晰可见的炮火,这一切都清楚地预示着一个令人恐惧的事实:欧洲大陆上已持续4年之久的战火就要燃烧到这座城市了。

到1943年下半年,随着墨索里尼倒台、意大利退出战争、以及红军解放乌克兰,中欧和巴尔干神气活现的小墨索里尼们看到了德意志千年帝国的不妙前景,于是纷纷与盟国秘密接触,为自己安排出路。从1943年10月开始,匈牙利摄政王米克洛什·霍尔蒂海军上将授意首相卡洛伊通过流亡美国的奥托·冯·哈布斯堡大公,与盟国进行秘密谈判。从瑞士和西班牙还传来情报,说他要求美英派遣2万名伞兵(两倍于次年“市场--花园”行动的兵力)空投到匈牙利。有关英美军队将同春天的候鸟一道飞来的消息传遍了布达佩斯,而1944年3月20日(匈牙利民族解放运动领袖科苏特逝世50周年纪念日)似乎是个很适合他们到来的日子。

米克洛什·霍尔蒂海军上将

有关这些阴谋真真假假的谣言使德国人决定采取断然措施。3月18日,霍尔蒂被希特勒召往萨尔茨堡。希特勒怒气冲冲地对霍尔蒂威胁道,要么组成一个完全亲德的政府,要么就等着匈牙利被德国甚至罗马尼亚、斯洛伐克和克罗地亚出兵占领。

霍尔蒂在萨尔茨堡接受了希特勒的讹诈,但是希特勒决心更进一步直接控制匈牙利。由于德国人的搞鬼,从萨尔茨堡回布达佩斯的火车花了15个小时才走完500公里路程,途中霍尔蒂及随行人员同国内的联系被切断。当这位摄政王的专列停在维也纳市郊的时候,德国开始从四个不同方向出兵占领匈牙利,并派出伞兵占领了布达佩斯的机场和全部战略据点。当霍尔蒂于3月19日中午抵达首都时,惊讶地发现车站上和王宫前已经换上了德国的警卫队。

此后的四个半月中,德国人成了匈牙利真正的主子。深重的灾难落到了匈牙利人的头上。100万匈牙利犹太人中有三分之一被送往奥斯维辛毒死。霍尔蒂虽然保留了摄政王的职位,但真正的独裁大权已经落到了德国驻匈牙利代表费森迈耶的手中。直到1944年夏天德国在巴尔干和东线遭受一系列严重的打击后,费森迈耶才勉强同意了霍尔蒂向内阁安插新成员的要求。8月29日,忠于霍尔蒂的洛格特什·戈热将军被授权组建新政府,霍尔蒂再次掌握大权。

1944年7月2日红军空袭布达佩斯

1944年8月23日,罗马尼亚发生政变,新政府对德国宣战。9月5日,芬兰宣布退出对苏战争,并对其领土上的德军反戈一击。9月8日深夜,保加利亚也发生政变,年幼沙皇西美昂二世(现为保加利亚总理)的3位摄政者被逮捕,保加利亚新政府也对德宣战。

步入皇宫的萨拉西-费伦茨

霍尔蒂虽然已经77 岁高龄,但是通过其仆从国伙伴的政局变化,他也慢慢地悟出,匈牙利必须向盟国求和,才能从战争的狂飙中幸存。霍尔蒂立刻再次派人同盟军秘密谈判,希望能将匈牙利从希特勒的阵营中(最好也从苏联的占领下)解救出来,避免战争的威胁。但是对西方盟国所有的请求都得到了同样的回答:要停战只能与苏联谈判。10月11日,匈牙利代表团抵达莫斯科,签署苏匈停战协定,规定匈牙利军队退回1920年的边界,并在适当时刻向德国反戈一击。

但是霍尔蒂毕竟年岁已高,竟想仿效芬兰在电台向全国宣布停战。芬兰远离欧洲主要战场,而匈牙利则是欧洲中心的四攻之地,四周都是德军部队。德国人对匈牙利的小动作早有察觉,希特勒马上下令早已潜伏在布达佩斯的党卫军别动队执行“铁拳计划”。10月15日清晨,党卫军特种部队首领奥托·斯科尔兹内少校率领特种部队绑架了霍尔蒂的儿子和洛格特什·戈热将军,以此要挟摄政王辞职、允许亲纳粹党派上台。但是年迈的霍尔蒂并未屈服,而是按照既定计划在当天下午宣读了停战声明。德国人随即迅速采取行动,突袭了位于布达的城堡山,霍尔蒂被迫投降,并宣布停战声明“无效”。

本应忠于霍尔蒂的匈牙利将军和参谋们对于德国人的举动无动于衷。多数人对于个人安危的恐惧远大于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匈牙利法西斯政党“箭十字”在10月16日上台,组成了亲德政府。这也是纳粹德国在欧洲建立的最后一个傀儡政权。霍尔蒂被迫退位,押往巴伐利亚,他的儿子则被投入了达豪集中营。匈牙利军队最高司令部被完全隶属于德国国防军最高统帅部。一部分匈牙利军官对此进行了反抗,但是德国人已经完全控制了大局。11月4日,“箭十字”党魁萨拉希·费伦茨被德国人任命为匈牙利国家领袖。匈牙利已被牢牢地捆在了纳粹德国的隆隆在车上,不可改变地向毁灭的深渊驶去。

再来看看匈牙利外部的局势。从1944年6 月开始,轴心国军队在苏军的压力下,缓慢地从南乌克兰向匈牙利中部撤退。8月25日罗马尼亚的倒戈一击,导致比萨拉比亚地区的德国南乌克兰集团军全面崩溃。希特勒决定撤出在保加利亚和巴尔干半岛的部队,以在中欧地区建立一条新的防线。巴尔干地区的德军从希腊和马其顿撤出,沿途不断受到希腊、南斯拉夫和保加利亚游击队的袭击。乌克兰和罗马尼亚残存的轴心国军队则在9月中旬穿越特兰西瓦尼亚,进入匈牙利境内。德国和匈牙利军队在工业重镇德布勒森附近勉强建立了一条防线。9月24日,南乌克兰集团军改称为“南方集团军群”。

苏军各主力部队仅在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稍作停留,接着就在9月的第三个星期向西南方向挺进。10月初,红军已经抵达罗匈边境,并在10月4日进入南斯拉夫,与铁托的游击队会师,随后在10月20日解放了贝尔格莱德。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托尔布欣元帅指挥的第3 乌克兰方面军竟然挺进了640公里!

1944年9月罗匈边界乌方面军坦克部队

此时德军已经决定固守匈牙利境内的蒂萨河防线,以求在当年冬季顶住苏军潮水般的猛烈攻击。1944年10月6日,苏军开始向匈牙利发动大规模进攻,意图歼灭在其领土上的轴心国部队,一举占领该国。经过近一个月的激战,红军部队夺取了包括德布勒森在内的匈牙利东部平原地区大部分领土,并于10月底抵达首都布达佩斯附近。苏军进攻匈牙利的部队包括第40,第27,第53,第46,近卫第7 集团军,第6近卫坦克集团军,罗马尼亚第1,第4集团军,普利耶夫骑兵机械化兵集群和空军第5集团军,39个步兵师、2个坦克军、2个机械化军、2个筑垒地域,2个骑兵军以及14个罗马尼亚步兵师,约62.5万人,750辆坦克或自行火炮,1100架飞机。托尔布欣的第3乌克兰方面军在其南部向西北进攻,兵力包括第31和第21近卫军、第135军,第7机械化近卫军和第68步兵军。

在斯大林眼中,匈牙利人的首都将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政治战利品:如果苏军能够迅速拿下布达佩斯和维也纳,那么他就可以在3个月后的雅尔塔会议上大大增加自己和英美谈判的筹码,他甚至暗示丘吉尔,苏军肯定能在圣诞节前拿下布达佩斯。10月28日,斯大林下令由马利诺夫斯基元帅指挥的红军第2 乌克兰方面军“务必在最短的时间一一甚至几天内”攻取布达佩斯。

马利诺夫斯基元帅要求能够有5天时间来准备。他的部队自从7月份以来就一直在北罗马尼亚、特兰西瓦尼亚和匈牙利东部毫不停息地战斗,很需要休整和增援,但是这个请求几乎立刻就被斯大林回绝,他的回复是“我明确要求你在明天开始对布达佩斯进攻。”

兵临城下

1944年10月29日,在斯大林的直接命令下,尚未准备充分的第2乌克兰方面军在布达佩斯东南的凯奇凯梅特市附近发动了第一次攻势,苏军很快就进至离首都50公里处的蔡格莱德。在巴雅地区连接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和F集团军群的地段上,另一股强大的编队正在严重威胁着德军供应线,意图从西面包围布达佩斯。

为了缓解危机,刚从匈牙利南部蒂萨河撤下来的德国第13统帅堂装甲师奉命在布达佩斯东南的奥兹萨发动反击。11月2日,该师开始朝目的地进发。几小时后,其先遣部队发回了第一条电报:该师原本计划组织的防线已经被苏军占领,那里的守军不见了踪影。该师师部当即下令,由盖林少校率领一支战斗群(由第4装甲团第1 营和第66装甲掷弹兵团第1营组成)向苏军坦克部队迅速发动第一次反扑。在友军的支援下,他们很快击溃了敌人,并且从北边切入,重新夺回了奥兹萨。

然而奥兹萨北面的情况却不容乐观。11月3日,第一辆红军坦克轧过了佩斯东南3公里的韦切什,开进了费里海吉机场。这里距布达皇宫仅有22公里。从布达佩斯东北面豪特万开来的统帅堂装甲师和从南面开来的党卫军第8 骑兵师马上投入反击,战斗从韦切什一直向东扩展至雨尔洛市。红军的顽强抵抗最初挡住了德国人的势头,但是统帅堂装甲掷弹兵团的士兵们硬是强行突破了防线。当天下午,德军战旗再次在城头升起。

取得暂时胜利的统帅堂装甲师随后立刻在韦切什以北和莫诺东南的地段布防,城内则交由党卫军骑兵防守。然而几小时后,苏军就绕过防线直接攻入城内。统帅堂师紧急调集坦克和突击炮组成先遣队重新夺城。两军于11月5日展开了激烈巷战,双方互不相让。红军直到1个月后才最终占领该城。

空袭过后的瓦洛什马尤尔广场

由于德国军队的顽强抵抗,苏军从东南面攻城的首次尝试被挫败,其先锋部队不得不暂时后撤,这使得德国人乘机重夺失地。德国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弗雷斯纳后来在回忆录中写到:“我军之所以能消除俄军在布达佩斯东南面的威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第13 统帅堂装甲师在奥兹萨取得的那次胜利”。而集团军群在向陆军最高统帅部上交的报告中也写道:“敌人从凯奇凯梅特发动的攻势很快被粉碎,现在他们被我军第13统帅堂装甲师阻挡在布格伊-阿尔索尼梅迪- 奥兹萨地段,敌人先头部队先前取得的进展已丧失。”

这次战斗后,两支统帅堂部队被调到新地段上布防和重整:第13 统帅堂装甲师部署在佩斯东北,统帅堂装甲师部署在佩斯西北。11月12日至14日,别的地段相对沉静时,统帅堂装甲师的阵地上又响起了苏联人冲锋的号角。红军集中火力以营级规模的兵力不间断地攻击该师防线。在11月的最后两个星期里,德军战线的东北翼一直处于红军的强大压力之下。

苏军在试图从北面切开布达佩斯的防御圈。统帅堂师的士兵不仅仅坚守着自己的阵地,还要根据的形势变化分派一些队伍去协助其它危急的地段。23日,该师泰命派出其装甲掷弹兵团的部分兵力和炮兵团的自行火炮前往城南多瑙河上的采佩尔岛,抵御苏军对该岛的突袭。经过几天的战斗,他们终于和党卫军骑兵一起堵住了突破口,将战线暂时稳定下来。此时苏军对布达佩斯的进攻也停了下来。随着苏军战线的推进,这里的德军也越来越密集,在得到更多的增援兵力前显然不能攻克该城。

1944年11月23日,根据希特勒的命令,德国南方集团军群不顾可能造成的平民伤亡和对城中历史古迹的破坏,下令布达佩斯做好进行巷战的准备。为了避免动荡不安局面的产生,最高统帅部于12月1日任命维持治安颇有经验的德国驻匈牙利党卫队及警察部队最高长官、党卫军副总指挥温克尔曼为布达佩斯驻军总司令(他上任的当天,箭十字党党徒就开始在城内多瑙河畔首次大规模屠杀犹太平民)。但是,考虑到此人缺乏前线作战经验,4天后改由党卫队副总指挥、警察和党卫军上将卡尔·冯·派费-维登布鲁赫接替他的职务。

德国调兵遣将的同时,苏军也在积极调集兵马,准备再战。托尔布欣元帅的第3 乌克兰方面军(约45万人)从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前线调入多瑙河流域,第2 乌克兰方面军则得到了从芬兰战场撤回的几个师的支援。马利诺夫斯基决定在匈牙利中南部越过多瑙河,与托尔布欣的队伍会合,然后挥师北上,从西方迂回包围布达佩斯。

虽然战火将至,不少人已经逃到了匈牙利西部,但是大部分布达佩斯市民还是留了下来。大家都认为红军会迅速的占领布达佩斯和匈牙利,然后这座大都市就更加安全和有秩序了。在经历了最初的恐慌后,一种奇特的平静在城内出现。日常生活恢复了常态,商店也开始营业。著名的纽约咖啡馆和杰波德咖啡馆又开始熙熙攘攘,老百姓们开始为一个月后的圣诞节做准备,尽管节日的气氛被战事冲淡了不少。在人满为患的电影院里,人们看着有关几公里外战斗的新闻片。

在罗匈边境的第3乌克兰方面军坦克部队

一位德国记者惊呼:“布达佩斯在前线城市中是独一无二的!”在描写当时城内生活的景象时,他不由表达了自己的惊奇和羡慕之意:“在连接布达和佩斯的多瑙河大桥上,每隔20米就可以看见一个德国卫兵。他的枪松松垮垮的扛在腰间而不是背上。多瑙河畔夜色中的游人惬意地慢步在路灯下,映入眼帘的是河滨那些战前就闻名欧洲的豪华大饭店……人们象往常一样在下午5点去咖啡店碰个头,或是坐在酒店里百般无聊地消磨时间,然后7点钟再晃悠到‘杜巴莉夫人’等时髦酒吧,习惯地来上一杯香甜热酒--这时苏军飞机正好在城内扔下了炸弹。晚餐时,苏军的远程火炮炮弹落进了城里,饭店服务生们仍然在招待着他们的客人,没人大惊小怪。每天都有至少4到5次的空袭警报。”

短暂的平静并未持续多久,苏军新一轮攻势在12月5日再度打响。统帅堂师驻守的布达佩斯东北桥头堡首先遭到打击。该师士兵在炮兵的支援下打得很顽强,苏联坦克部队花了几个小时都未能突破其阵地。但是苏军很快改变了矛头,转而进攻德军侧翼缺少反坦克武器的匈牙利军队。尽管匈牙利人拼尽全力不使战线全面崩溃,但是仍无法阻止苏军坦克部队前进的步伐。同时苏军还对采佩尔岛发动了登陆战,试图将该岛变为突入布达佩斯城防圈的一个楔子。12月9日,苏军第7近卫集团军(该集团军的前身第64集团军和德国统帅堂装甲师的前身第60机械化步兵师都是参加过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老对手)占领了布达佩斯以北的瓦茨市。第2乌克兰方面军可以从这里南下对佩斯进行侧翼进攻,并包围整个布达佩斯。

这种形势迫使德军收缩防线。两个统帅堂师不得不后撤至布达佩斯城郊。统帅堂装甲师撤至佩斯北郊的多瑙开西-奥劳格-基什奥劳格-福特一线,第13统帅堂装甲师则退往佩斯东郊福特和拉科什宫之间的地带。几乎在同一天,第3乌克兰方面军的部队从匈牙利南部攻到了马吉特防线一带。该防线由德军和匈牙利部队共同防守沿巴拉顿湖经韦伦采湖至多瑙河,直至布达佩斯西南郊。由于该防线德匈守军的拼死反击,苏军部队的进攻势头在12月底停止,双方僵持在布达佩斯附近以匈奴王阿提拉名字命名的防线上。苏联人开始认识到:他们将面临一场自1944年8月底进入中南欧以来前所未有过的苦战。布加勒斯特和索非亚都是兵不血刃地投降的,即使是在10月底攻打贝尔格莱德时,苏军也只投入了1个集团军,仅用4天就结束了战斗。

然而志在必得的苏联红军并没有善罢甘休。在成功进行了包括发布假无线电信号和隐藏调往突破地域的部队番号等一系列欺敌行动后,苏军于12月20日在东、南、北三个方向突然发动了第三轮攻势。这次苏军终于如愿以偿。第2乌克兰方面军在12月24日夺取了布达佩斯西北、多瑙河西岸的埃斯泰尔哥姆,第3乌克兰方面军也以9个步兵师和2个机械化军在杜那托里发起冲击,于12月21日突破了马吉特防线,深入到轴心国军队后方。在杜那托里一带的德国第6集团军全力阻截,才勉强避免了战线全面崩溃。

12月22日,苏军冲进了巴拉顿湖附近的战略重镇塞克什白堡,这也使得托尔布欣元帅左翼的苏军坦克先头部队能向北包围布达佩斯。在控制了位于布达佩斯以西30公里处比奇凯的布达佩斯-维也纳公路之后,他们继续向北前进。12月26日中午,苏军第46 集团军第18坦克军的先头部队成功地在多瑙河河曲的埃斯泰尔哥姆市与第2乌克兰方面军会师。至此,苏军对布达佩斯的包围圈已完全形成。

(待续)

来源:心如止水HJL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