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纸短 家国情长—红色家书每日展播(一)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1 20:07 1

摘要: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火纷飞的年代,革命先烈将自己的理想信仰和思亲念乡之情,都寄托在一封封家书之中。红色家书载忠魂,纸短情长激担当,家书纸短,镌刻的是烽火岁月里的铁骨柔情;家国情长,流淌的是百年征程中的热血信仰。从革命年代“未惜头颅新故国”的慷慨绝笔,到新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火纷飞的年代,革命先烈将自己的理想信仰和思亲念乡之情,都寄托在一封封家书之中。红色家书载忠魂,纸短情长激担当,家书纸短,镌刻的是烽火岁月里的铁骨柔情;家国情长,流淌的是百年征程中的热血信仰。从革命年代“未惜头颅新故国”的慷慨绝笔,到新时代军人“坚守战位、履职尽责”的铿锵誓言,每一封红色家书都是一扇窗口,让我们触摸到跨越时空的赤子之心。

即日起天水市妇联将开设【家书纸短 家国情长—红色家书每日展播】专栏,让我们共同翻开历史的扉页,聆听那些蘸着热血写就的家国故事,感受英烈们用生命诠释的忠诚与担当。

争国权以救危亡

是青年男儿之有责

——聂荣臻致父母亲

父母亲大人膝下:

不得手谕久矣。海外游子,悬念何如?又闻川战复起,兵自增,而匪复猖!水深火热之家乡,父老之苦困也何堪?狼毒野心之列强!无故侵占我国土!二十一条之否认被拒绝,而租地期满,又故意不肯交还!私位饱囊之政府,只知自争地盘,拥数十万之雄兵,无非残杀同胞,热血男儿何堪睹此?男也,虽不敢云以天下为己任,而拯父老出诸水火,争国权以救危亡,是青年男儿之有责!况男远出留学,所学何为!决非一衣一食之自为计,而在四万万同胞之均有衣食也。亦非自安自乐以自足,而在四万万同胞之均能享安乐也!此男素抱之志,亦即男视为终身之事业也!

前日男与同乡数友,为贷费事呈文驻比使馆转咨省署,兹已回文批准,云适合留学贷费西洋条件,故将此复文,并函寄李耀群,顷接同学来函云视学已复更人,今再拟致一函与新任视学,但以本县款项支绌兼又少热心海外教育事业之人,所以省署虽然批准,而本县能否奉行又属问题。然男之继续求学,亦全视乎本贷费之能否实现,不然藉助同学,终多困难,前乞稍兑款资助,亦未见复示,不知大人以为何如?本来云再兑款事,实出诸大人口,然后男方有到比计划。恳乞示知,筹款能否成功?以便进行男之新计划。

比天六月,尚觉为寒,今年天气,殊为奇怪,但男自入寄宿舍后,因空气较好,运动增多,故身体颇有进步。

母亲之照早已寄归,未知收到否?至二婆之像,因邮有失,乞再寄一张,不知已寄来否?母亲和二婆饮食如何?仍如前康健否?

叩禀!

金安玉

舅父家境如何?常为念,前数致禀,一未见复,今已无暇无事,故未另禀。

男荣臻跪禀

六月三号

解 读

在信的结尾,聂荣臻提到了自己求学过程中的困难,如实向父母交待了自己的想法,坦诚而执著。而自己对亲人的牵挂,则在谈到照片的邮寄往返中表露无遗。这些细节,无一不反映出革命者的真性情。可是,他又怎能料想到,自他海外求学这一走,就再也没能见上父母亲一面!他的母亲1933年去世时,聂荣臻正在中央苏区率军反“围剿”;而1935年父亲去世时,聂荣臻正行进在长征途中。

来源:天水市妇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