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唯一与周总理单线联系的特工,他离世50年后,身份才被揭开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19 18:47 1

摘要:那时候他已经很虚弱了,说话也不太利索,可偏偏在这个时候,他突然交代秘书去联系《辞海》的编辑委员会,说有一个人必须被写进去,而且要特别注明他是党员。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文章结尾

1975年,国庆节刚过,周总理病情加重。

那时候他已经很虚弱了,说话也不太利索,可偏偏在这个时候,他突然交代秘书去联系《辞海》的编辑委员会,说有一个人必须被写进去,而且要特别注明他是党员。

秘书一开始还有点懵,毕竟这年头,哪个人能让周总理在这种时候还牵挂着?更意外的是,这个名字,很多编辑都觉得耳熟,却很少有人真说得清他到底干过什么。

杨度

一个早在1931年就去世的人。

一个曾被叫作“帝师”的人。

一个几十年来都没有被公开承认为中共党员的人。

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时间往前倒回去五十年。

那时候的杨度,处在一个极其复杂的历史节点上。

他出生在湖南一个军人家庭,家里虽然不算富裕,但在湘军里有些背景。

他从小聪明,读书也刻苦,科举考试时差点就中了状元。

可惜赶上了慈禧太后不信任新派官员的节骨眼。

当时中举的考生里,不少人跟维新派有关系,慈禧一怒之下,直接取消了整个科举的结果。

杨度也跟着被连累。

读了那么多年书,一朝功名全毁,那是种什么心情?说实话,很难受。

但杨度没放弃,他转身去了日本,想从另一条路上为国家做点事。

在日本,他认识了很多日后成名的革命人士——黄兴、宋教仁、陈天华。

当时孙中山也在日本活动,甚至找过杨度,希望他加入同盟会。

结果杨度拒绝了。

理由也说得很直接,他觉得革命太激进,短时间内会带来混乱。

他倾向于君主立宪,觉得中国应该循序渐进地改革。

不过他并没有与这些人划清界限,反倒是他亲手把黄兴介绍给了孙中山。

那时候的他,还在摸索哪条路才是对的。

从日本回来后,杨度开始在国内推动宪政改革。

他办报、写文章,也参与保路运动,因为反对将铁路主权卖给外国而声名鹊起。

那时候他很活跃,在政治圈里也渐渐有了影响力。

可随着袁世凯的上台,局势变了。

袁世凯起初也打着改革的旗号,杨度一开始对他还有些期待。

后来袁想称帝,杨度居然支持了,还参与了整个“帝制”的筹划过程。

这件事成了杨度一生中最争议的决定。

袁世凯称帝失败后,几乎所有人都把责任推到杨度头上。

袁临终时甚至说了句:“杨度误我。

那几年,杨度从政坛突然消失了。

有说他剃发为僧,也有说他只是在躲避风头。

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其实并没有远离政治。

1920年代末,他悄悄地转向了另一个方向。

他通过周恩来的牵线,认识了李大钊。

李大钊那些年正在北方积极推动工人运动,也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

杨度跟他谈过多次,受到的震动很大。

1927年,李大钊被捕。

杨度为此四处奔走,想办法营救,但最终无果。

李大钊牺牲后,杨度彻底变了。

他开始变卖家产,捐助革命烈士的家属。

他把自己在青岛的一处房子卖了,换来的钱全部用于资助因革命而失去亲人的家庭。

那时候的杨度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帝师”了。

他清楚自己曾经走过弯路,也知道这个国家不能再等了。

在周恩来的安排下,他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因为身份太特殊,这件事没有公开,也没有写在任何档案里。

只有周总理知道。

之后的几年,杨度成了一名秘密情报员。

他的任务很隐蔽,甚至连与他联系的夏衍都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

每次情报接头,杨度都用封蜡封住信封,然后交给夏衍。

他们之间从不多话,连代号都没用过。

夏衍后来回忆说,接触了那么多年,直到杨度去世,他都不知道那个人就是当年叱咤风云的“皙子先生”。

杨度在1931年去世,享年57岁。

那年他病得不轻,也知道自己可能熬不过去。

他自己写了一副挽联:

帝道真如,如今都成为去事;

医民救国,继起自有后来人。

这副挽联,贴在他灵堂前的时候,不少人不明白“帝道真如”是什么意思。

有人觉得他是在悔过,也有人说这是他最后的自嘲。

可那时候,没有人知道他其实已经是共产党员了。

这个身份,一直被掩藏了四十多年。

只在周总理和极少数人之间口口相传。

没有文件,没有证明,连杨度的家人都不清楚。

直到1975年,周总理临终前,才让人把这个名字写进《辞海》。

要注明他是党员。

那时候的几位编辑听到这句话,都愣住了。

有人甚至问,确定是“杨度”吗?就是那个“帝师”杨度?

秘书点了点头,说是总理亲口交代的。

从那以后,再也没人这样叫过他。

参考资料:

李辉,《夏衍传》,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金冲及,《周恩来传》,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

唐宝林,《杨度评传》,湖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

张宪文主编,《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

来源:历史记录大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