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人”埃尔文·海耶斯,TA评NBA75大之41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8 23:03 1

摘要:“我会有怎样的表现?”海耶斯重复着问题,嘴角带着一丝笑意,“应该问,他们面对我时会有怎样的表现吧?要是我现在还是20岁或22岁的年纪,他们在我面前能打出什么水准?关键不在于我在当今NBA的表现,而在于他们和我对位时的表现。所以,这才是该问的问题。不该问我和他们

“若身处当今的NBA,你会有怎样的表现?”

TA近期向埃尔文·海耶斯抛出了这个问题。他的回答一半是温和的纠正,一半是对问题本身的些许困惑,却恰恰彰显出那份助他跻身篮球史上最伟大球员之列的自信。

“我会有怎样的表现?”海耶斯重复着问题,嘴角带着一丝笑意,“应该问,他们面对时会有怎样的表现吧?要是我现在还是20岁或22岁的年纪,他们在我面前能打出什么水准?关键不在于我在当今NBA的表现,而在于他们和我对位时的表现。所以,才是该问的问题。不该问我和他们相比如何,因为我依然能打出和当年一样的水准。”

距离海耶斯最后一次踏上NBA赛场,已过去近38年。这意味着如今在世的球迷中,有两代人从未亲眼见过他打球,或许也完全不明白他口中的“一样的水准”究竟指什么。

不妨这样理解:海耶斯在NBA的统治力,此前鲜有球员能及。1984年,在度过16个辉煌赛季后,他宣告退役,彼时他的名字高居联盟纪录榜顶端——总得分位列历史第三,仅次于卡里姆·阿卜杜勒-贾巴尔与威尔特·张伯伦;总篮板同样排名第三,仅落后于张伯伦与比尔·拉塞尔。若这都不算顶尖行列,那何为顶尖?

海耶斯曾两次荣膺联盟篮板王:1969-70赛季,他力压卡里姆·阿卜杜勒-贾巴尔(当时用名卢·阿尔辛多)、老韦斯·昂塞尔德、威利斯·里德等名将夺冠;1973-74赛季,他再次胜出,对手包括阿卜杜勒-贾巴尔、昂塞尔德、戴夫·考恩斯、鲍勃·麦卡杜与鲍勃·兰尼尔等一众巨星。

1996年,为纪念成立50周年,NBA将海耶斯评选为“历史50大巨星”之一;2021年10月,他又入选NBA75周年纪念队;如今,TA将他列为联盟历史第41位伟大球员。

此外,他的前华盛顿子弹队队友鲍勃·丹德里奇——这位刚入选奈史密斯篮球名人纪念堂的球员——在接受TA采访时如此评价:“毫无疑问,他是NBA历史上最顶尖的三位大前锋之一。”

大多数华盛顿奇才队球迷至少听过埃尔文·海耶斯的名字。只需抬头望向第一资本竞技馆的穹顶,就能看到纪念他退役的11号球衣横幅——它与“珍珠”厄尔·门罗的10号、格斯·约翰逊的25号、昂塞尔德的41号以及菲尔·切尼尔的45号球衣一同悬挂在天花板上。但这位来自路易斯安那州雷维尔的球员,在加盟子弹队前就已闻名全美。

海耶斯曾是休斯顿大学的明星球员,在校期间,他成为了当时被称作“世纪之战”的核心人物——1968年1月,他所在的排名第二的美洲狮队,对阵阿卜杜勒-贾巴尔(当时用名卢·阿尔辛多)领衔的、排名第一且已豪取47连胜的卫冕冠军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棕熊队。这场大学生篮球常规赛罕见地在全美黄金时段直播,其关注度之高,吸引了创纪录的52693名观众涌入休斯顿庞大的阿斯托洛圆顶体育馆。

此役,海耶斯狂砍39分、摘下15个篮板,完全盖过了因一周前眼部受伤而状态受限的阿卜杜勒-贾巴尔的风头。休斯顿大学以71-69爆冷击败UCLA,海耶斯的表现也让球迷对他的职业球员生涯充满期待。1968年NBA选秀中,圣地亚哥火箭队以状元签选中了他,而他也迅速跻身联盟顶级得分手行列——新秀赛季便以场均28.4分的成绩领跑全联盟,此后再无新秀能斩获NBA得分王头衔。不过,他的最佳新秀奖最终归属昂塞尔德,后者还同时当选了当季MVP。

1983-84赛季结束时NBA历史得分榜(前10)

海耶斯在职业生涯前四个赛季均入选全明星阵容,但1971年迁至休斯顿的火箭队,在此期间仅一次打进季后赛。批评者将球队的失利归咎于海耶斯,而“难以执教”“难以相处的队友”也成为贯穿他职业生涯的争议标签。

1972年,火箭队将海耶斯交易至巴尔的摩子弹队,换来小前锋杰克·马林——后者在六个赛季中仅入选过一次全明星。在巴尔的摩,海耶斯加入了一支星光熠熠的队伍,核心成员包括昂塞尔德、切尼尔、阿奇·克拉克与迈克·里奥丹。

“我当时加盟的是一群天生的赢家,”海耶斯回忆道,“我很快融入了团队。记得刚到巴尔的摩时,主教练吉恩·舒说:‘你不需要当得分王,也不需要当篮板王,你只需要和球队一起打球。’”

“我觉得这真是个好消息,因为我终于能像团队里的普通一员那样打球,不用再像在休斯顿时那样,凡事都得自己扛。”

舒做出了一个关键决策:由于昂塞尔德已坐稳中锋位置,他安排海耶斯出任大前锋——这个位置让海耶斯的翻身跳投绝技得以充分施展。在如今强调高阶数据分析、三分球主导比赛的时代,我们或许会将海耶斯的投篮归为“中距离”,并认为其效率不高。但海耶斯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期,NBA尚未在1979年引入三分线规则,而他的翻身跳投在当时堪称“致命武器”。

关于这一绝技的由来,海耶斯有着自己的故事:“高中时我个子不算高,刚开始打球时,必须练出一套能确保出手的动作。我从八年级到整个高中阶段,一直在打磨翻身跳投,因为这个动作没人能封盖。即便到了职业赛场,也没人能盖掉我的这个投篮。”

海耶斯的成功还有另一个关键因素:惊人的耐用性。身高2.06米、体重106.6公斤的他,在职业生涯1312场常规赛中,出战了1303场。

换而言之:16个赛季里,他仅缺席9场比赛,退役时仍是NBA常规赛出场次数最多的球员。

“在那个年代,球员们没有系统的力量训练计划,”丹德里奇说,“他的运动能力是天生的……他就是个身体素质顶尖的‘标本’。”

就连海耶斯自己也难以解释,为何职业生涯中单个赛季缺席从未超过两场:“我没特意做过什么,”他笑着说,“我得感谢上帝,让我没受过伤,也没陷入过可能受伤的境地。我从未有过严重伤病,能远离伤病,真的非常幸运,也非常感恩。”

1983-84赛季结束时NBA历史篮板榜(前10)

加盟子弹队的前五个赛季,海耶斯场均贡献21.8分、13.7个篮板——这样的“怪兽级”数据,却始终未能换来一座总冠军奖杯。在此期间,子弹队连续五次打进季后赛,包括1975年闯入NBA总决赛,但最终被金州勇士队横扫。1977年,海耶斯在职业生涯第九个赛季,第九次入选全明星阵容,同时还收获了其他荣誉:两次入选NBA最佳阵容一阵,两次入选NBA最佳防守阵容二阵。

然而,即便拥有这些个人荣誉,海耶斯仍认为,没有总冠军的职业生涯是不完整的:“在我那个年代,情况和现在一样,”他说,“要是没拿过总冠军,无论你是多伟大的球员,都毫无意义。没夺冠,就意味着作为球员,你从未真正实现目标、取得成就。你可以拿无数个得分王,可以有无数篮板数据,但人们评判你的标准,始终是总冠军。”

1977-78赛季的子弹队经历了起伏不定的一年——伤病问题接连出现,球队状态也时好时坏,最终以44胜38负的战绩结束常规赛。在这支阵容中,昂塞尔德、新加盟的丹德里奇、控球核心汤姆·亨德森、查尔斯·约翰逊,以及格雷格·巴拉德、凯文·格里维、米奇·库普切克、拉里·赖特等关键年轻角色球员频繁受困伤病,海耶斯是少数保持健康的球员之一。

“在华盛顿效力的那些年里,埃尔文一直是球队的核心,”丹德里奇说,“他意识到,要赢球不必凡事亲力亲为。我认为埃尔文最值得称赞的是,他在保持个人数据的同时……愿意在比赛中做出牺牲,让其他队友都能发挥所长。或许是过去几年的经历让他明白,单靠自己扛起所有责任,并非赢得总冠军的正确方式。”

“那个赛季,他在球场上真正成熟了——从执着于在各项数据上领跑全队,转变为一名更出色的团队球员。我认为这是他最可贵的地方。”

这支队伍在季后赛中终于找到状态:先后击败亚特兰大老鹰队、乔治·格文领衔的圣安东尼奥马刺队,以及朱利叶斯·欧文所在的费城76人队,与西雅图超音速队会师NBA总决赛。最终,子弹队经过七场鏖战夺得总冠军。在西雅图进行的第七场决战中,子弹队以105-99获胜,全队展现出极致的均衡表现——六人得分上双。海耶斯贡献12分、8个篮板和2次盖帽,可惜最终六犯离场。

若将目光从海耶斯的球衣横幅转向穹顶另一侧,你会看到更具分量的存在:1977-78赛季子弹队的总冠军横幅。从此,没人能再说海耶斯从未夺冠。

在子弹队效力的九个赛季里,海耶斯帮助球队八次打进季后赛,三次闯入总决赛。而在他离开后的40个完整赛季中,这支球队(后更名为奇才队)仅16次进入季后赛,且从未突破过东部半决赛。

如今,在NBA75周年赛季之际,这位被许多人淡忘的传奇球员,再次获得了应有的认可。

如今的埃尔文·海耶斯已76岁高龄。当被问及这些认可对他是否有意义时,他的语气满是谦逊:

“当然有意义,”他回答道,“这说明有人在关注着我,认为‘要是他现在还打球,依然会是极具竞争力的球员’。能成为‘50大巨星’的一员,我已经很幸运了——我曾有机会和威尔特·张伯伦、内特·瑟蒙德这些如今已离世的前辈交流,能和他们共处,真的非常珍贵。”

“现在,又有了‘75大巨星’的荣誉,我还能和那些没入选过‘50大’的年轻球员们交流,这很棒。”

职业生涯数据:

比赛场次:1303场,场均:21.0分、12.5篮板、1.8助攻,投篮命中率45.2%,罚球命中率67.0%,胜利贡献值128.0,球员效率值17.7

荣誉

六次入选NBA最佳阵容,十二次入选全明星,一届NBA总冠军(1978),一届联盟得分王(1969),三届联盟篮板王(1970、1974),1990年入选名人堂,1996年入选NBA50大巨星,2021年入选NBA75大巨星

来源:步行爱好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