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宋“潮”瓷话——笔架山潮州窑遗址考古成果展的火热展出,一群热心潮州文化传播的优秀青年通过博物馆选拔,成为“宋窑青讲人”,于暑期正式上岗。他们与潮博共同成长,以青年视角助力千年宋瓷文化“出圈”。“青讲人说”栏目,将以“宋窑青讲人”第一视角,讲述他们在博物馆的
抢先了解潮州文化广电旅游体育资讯
关注
潮州市博物馆
青讲人说
宋
第一期
窑
当00后在博物馆里画文物
2025
随着宋“潮”瓷话——笔架山潮州窑遗址考古成果展的火热展出,一群热心潮州文化传播的优秀青年通过博物馆选拔,成为“宋窑青讲人”,于暑期正式上岗。他们与潮博共同成长,以青年视角助力千年宋瓷文化“出圈”。“青讲人说”栏目,将以“宋窑青讲人”第一视角,讲述他们在博物馆的鲜活故事与体验。
当00后在博物馆里画文物
看00后“灵魂画手”,画出怎样的宋窑?
李悦婷的手绘作品——宋窑考古手账
* 图片版权归创作者所有
青讲人有话说~
我是宋窑青讲人李悦婷,一名即将踏入大学校门的青年文博爱好者。与潮州市博物馆结缘已有八年,我始终以青年之力参与文化传承。八年前,小小的我第一次将讲解器郑重别在胸前,推开了潮州市博物馆那扇通往时光深处的大门。那时起,这座承载历史的殿堂便深深嵌入我的生命轨迹。
作为首届小讲解员,我流连于石刻集萃厅的磅礴与涵碧楼历史的低语之间,积极参与活动和比赛,曾收获市级比赛第三名的鼓励与肯定。即使未再直接参与馆内活动,但心却未曾远离那方浸润着历史的天地,闲暇时也会做志愿者工作,展柜里的文物仿佛向我传递着无声的嘱托。
李悦婷在展厅为观众讲解
高中时,我坚定地选择了历史学科,心之所向,文脉所系。那段在时间河流中溯流而上的求索,使我对历史文化的理解日渐丰盈。我深切地感知到,每一件文物背后跃动着无数前人的呼吸、智慧与际遇。
2025年盛夏,《宋“潮”瓷话——笔架山潮州窑考古成果展》在潮州市博物馆如期开幕。在博物馆老师们的指导与培养下,我有幸以“宋窑青讲人”的身份,再次站在这片浸润着历史气息的展厅中。指尖划过展柜微凉的玻璃,目光与千年前的宋瓷相遇。我重新戴起讲解器,每一次为观众解读,不仅是知识的传达,更是自身文博素养的锤炼与表达能力的跃升。握在手中的话筒微热,仿佛让我触摸到了跨越时空的窑火温度,也点燃了我心中传承的薪火。
面对展厅中琳琅满目的百余件珍贵文物,我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如何让这些静默的瓷器“开口说话”,特别是打动更多像我一样的年轻人?于是我精心甄选出九件最具特色的代表性器物,带着少年的热情与求索之心,并在考古老师们细心指导下,我开始了近一个月的“精雕细琢”,对每一件文物、每一笔勾勒、每一个解说词都反复推敲。最终,通过拟人化表达和手绘创作,赋予那些静默千年的宋瓷以鲜活的面孔和灵魂,以青春之笔,为古老的文明点缀新彩。
李悦婷在展厅为观众讲解
走过有潮博相伴的这八年,我从一个怀揣好奇的小小讲解员,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宋窑青讲人”。潮州市博物馆早已超越“驿站”,成为塑造我精神世界的重要家园。无论未来走向何方,守护这些承载民族记忆的瑰宝,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星火代代相传的责任与使命,已深深融入我的血脉,成为指引我前行的不灭明灯。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