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武术第一部《先秦蜀山情》24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8 22:57 1

摘要:渭水北岸的牧野平原被深秋染成赭黄色,周人联军的营帐如落雁般铺满了这片即将染血的土地。巴人营地边缘,几株脱尽叶片的酸枣树立在风中,枝桠间悬着的野枣被夜露浸得发亮,像一串串凝固的血珠。巴甲蜷缩在半旧的麻布帐篷里,右手反复摩挲着石矛柄上的牛皮缠绳——那是临行前阿母用

第二十四章 牧誓巴歌


一、牧野秋寒:盟军营地的临战阴霾

渭水北岸的牧野平原被深秋染成赭黄色,周人联军的营帐如落雁般铺满了这片即将染血的土地。巴人营地边缘,几株脱尽叶片的酸枣树立在风中,枝桠间悬着的野枣被夜露浸得发亮,像一串串凝固的血珠。巴甲蜷缩在半旧的麻布帐篷里,右手反复摩挲着石矛柄上的牛皮缠绳——那是临行前阿母用阆中特产的水牛皮鞣制的,此刻被掌心渗出的汗渍浸得发黑。他数着帐篷外巡逻士兵的脚步声,每声"踏、踏"都像踩在绷紧的弓弦上,惊得他后颈汗毛根根倒竖。

篝火堆在营地中央明明灭灭,将巴伯的身影投映在中军帐的兽皮帘上。这位年近五旬的巴人首领正用骨匕挑开一块烤得半焦的鹿肉,目光却越过跳动的火焰,落在帐外蜷缩成一团的士兵身上。第三夜了,那些平日里能徒手搏熊的汉子,如今连握着铜斧的指节都在打颤。他想起三天前渡过黄河时, youngest的族人巴禾突然呕吐起来,秽物溅在周人赠送的皮甲上,引得对方士兵投来鄙夷的目光。当时他重重踹了巴禾一脚,此刻却后悔那力道太轻——恐惧这东西,比巫蛊更能侵蚀人的筋骨。

周人营地的号角声突然划破夜空,清越得像冰棱坠地。巴甲猛地坐起身,石矛"哐当"撞在帐篷支柱上。隔壁帐篷传来巴禾带着哭腔的梦呓:"阿姊,别摘崖上的黄果兰......"他想起去年此时,自己正蹲在阆中嘉陵江畔的滩涂上,用削尖的芦苇杆插肥美的江虾。那时的河水暖得像阿母的怀抱,哪像此刻牧野的夜风,刮在脸上跟刀子割似的。

"都起来。"巴伯的声音隔着帐篷传来,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巴甲掀帘而出时,正看见首领将铜剑重重顿在石砧上,火星溅在结着白霜的地面。三百名巴人士兵陆续从帐篷里钻出来,多数人还在揉眼睛,只有周人营地方向传来整齐划一的甲叶碰撞声——那些西岐士兵此刻怕是已经列队完毕,甲胄在月光下亮得像鱼鳞。

"知道你们在怕什么。"巴伯的声音被风吹得发颤,却字字砸在众人心里,"怕朝歌的十万大军,怕纣王的象阵,怕这异乡的水土埋了骨头。"他突然抓起脚边的陶罐,将里面的米酒泼在地上,酒液渗入冻土的瞬间腾起白雾,"可阆中的老人们说过,人是土做的,死了不过是回到土里去。但要是当了逃兵,魂灵连嘉陵江的鱼都不会吃!"

巴甲低头盯着自己的草鞋,草绳缝隙里还嵌着阆中老家的红泥。他想起十五岁那年跟着阿父在锦屏山猎熊,那头黑瞎子的爪子拍碎了阿父的肩胛骨,阿父却死死咬住熊耳不放,直到自己用柴刀劈中熊眼。那时阿父喘着血沫说:"猎物不会可怜发抖的猎人。"此刻这句话突然在他胸腔里冲撞,震得他耳膜嗡嗡作响。

东方泛起鱼肚白时,周人使者带着两筐黍米来到巴人营地。巴甲注意到使者腰间悬挂的青铜剑鞘上刻着繁复的云纹,比自己的石矛不知锋利多少倍。但当使者看到巴人士兵磨得发亮的石斧时,瞳孔还是微微收缩了一下。"明日决战,巴人部落为左翼。"使者的声音平稳得像结冰的河面,"西伯侯说,巴人善山地战,当破商军右翼的象兵。"

象兵。这两个字让刚升起的勇气瞬间冻结。巴甲见过部落祭司画的象,那庞然大物能用鼻子卷着水牛甩上天。他下意识攥紧石矛,缠绳在掌心勒出深深的红痕。这时巴伯突然拍了拍他的肩膀,掌心的老茧蹭得他脖颈发痒:"别怕。"首领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今晚,教你们跳支舞。"

二、巴渝踏歌:从祭祀到壮胆的肢体觉醒

夜幕再次笼罩牧野时,巴伯让人在营地中央挖了个丈许见方的土坑。篝火被移到坑边,将三百双眼睛映得忽明忽暗。巴甲蹲在人群外围,看着首领脱下皮甲,露出被岁月刻满沟壑的脊背——那里还留着二十年前与濮人作战时的箭疤,像条狰狞的蜈蚣。

"还记得阆中祭祀时跳的踏歌吗?"巴伯突然单脚踩进土坑,另一只脚悬在半空。巴甲愣了愣,想起每年秋收后的傩祭,巫祝们踩着碎步绕着篝火跳,裙摆扫过地面时带起火星,像追逐猎物的萤火虫。那时的踏步轻得像怕踩疼地里的神灵,女人们的银饰叮当声比蝉鸣还要细碎。

"咚!"巴伯突然将悬着的脚重重跺下,土坑边缘的碎石被震得簌簌发抖。这声闷响像惊雷滚过,惊得众人齐齐后退半步。巴甲看见首领的脚踝陷进松土半寸,尘土从他脚边炸开,像朵突然绽放的黄菊。

"巫祝踏歌敬神,"巴伯的声音因用力而沙哑,他提起脚,又猛地跺下,"我们今天跳的,敬的是手里的刀,脚下的地,身边的弟兄!"他连续跺了七下,节奏越来越快,土坑渐渐被跺成紧实的硬地。巴甲注意到首领每次落脚都故意向外撇,脚掌外侧先着地,再将重心移到脚跟——这是山民过独木桥时的步法,能将身体稳如磐石。

"跟着我踏!"巴伯突然转身,面朝众人张开双臂。巴甲犹豫着抬起右脚,学着首领的样子向外撇着脚跺下。"噗"的一声,泥水溅了他满脸——原来他站的地方是白日里倾倒的淘米水积成的泥洼。周围响起压抑的哄笑声,巴禾笑得最响,露出两排被烟熏黄的牙齿。

巴伯的目光扫过来,笑声立刻掐断在喉咙里。"笑什么?"他指着巴甲脚下的泥坑,"踩进泥里才知道地有多硬!"说罢突然挥臂劈下,掌心带起的风扫得篝火火星四散飞溅。"挥臂要像砍巴山上的荆棘,"他示范着将手臂从头顶斜劈到腰侧,"快得让毒蛇来不及吐信!"

巴甲甩了甩脸上的泥水,再次抬起脚。这次他刻意模仿首领的姿势,脚掌外侧先叩地,再用脚跟碾实。"咚"的一声,震得小腿发麻,却奇异地感到一股力气从脚底涌上来,顺着脊椎直冲天灵盖。他想起阿父教他射箭时说的:"力气不是从胳膊来的,是从地里长出来的。"

"哈!"巴伯突然爆喝一声,震得巴甲耳膜嗡嗡作响。这声呼喊不像平日说话,倒像野猪被激怒时的咆哮,从腹腔深处炸开。"踏下去时喊'哈'!"首领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把心里的怕都吐出来!"

当巴甲第三次跺脚时,他试着喊出那个"哈"字。声音出口的瞬间,他惊讶地发现自己的声音抖得像风中的破锣。但随着一次次跺脚、挥臂、呼喊,那颤抖渐渐消失了。三百个"哈"字在夜空中碰撞、叠加,竟生出排山倒海的气势。巴甲看见巴禾涨红的脸上泪水混着泥水流下来,却依旧拼命地跺着脚,仿佛要把对阿姊的思念都跺进这异乡的土地里。

核心要素 巫祝踏歌(关联前章) 巴渝舞(本章)

动作目的 敬神驱邪、祭祀祈福 壮胆聚力、协调步伐

踏步特点 轻快如踩炭火(避惊扰神灵) 重踏如击石(震慑敌人、稳固重心)

呼吸配合 踏脚呼气、摆臂吸气(舒缓悠长) 踏时呼“哈”(爆发壮胆)、挥时吸“嘶”(蓄力聚力)

核心逻辑 与神灵沟通的仪式化肢体语言 与战友协同的实战化肢体信号

月亮升到中天时,巴伯突然停了下来。他弯腰撑着膝盖喘气,汗珠顺着脸颊滴进土坑,砸出细小的烟尘。巴甲这才感到喉咙火辣辣地疼,双腿像灌了铅,却奇异地不那么害怕了。他低头看自己的脚,草鞋已经磨穿了底,露出的脚趾沾满了牧野的黄土——这土和阆中的红泥如此不同,却同样能承载起一个汉子的重量。

"明天,"巴伯直起身,目光扫过一张张被篝火映红的脸,"让朝歌的人听听,巴人的骨头有多硬。"他突然将铜剑抽出剑鞘,剑尖直指商军营地的方向。月光照在剑刃上,反射出一道清冷的光,像极了嘉陵江面上的晨雾。

三、绕林入舞:猎户之子的步法革新

晨露在草叶上凝成冰晶时,巴甲被一阵奇怪的声音惊醒。他揉着酸胀的小腿爬出帐篷,看见巴伯正蹲在土坑边,用树枝在地上画着什么。走近了才发现,那是无数交错的直线,像被狂风打乱的渔网。

"踏步太死。"首领头也不抬地说,树枝在泥地上划出刺耳的沙沙声,"昨天演练时,三百人挤成一团,真要遇上象兵冲锋,怕是会被踩成肉泥。"他将树枝猛地插进土中,"就像被围在陷阱里的野猪,只会硬碰硬。"

巴甲想起昨夜的情形。确实,所有人都只顾着用力跺脚,前排的人被挤得东倒西歪,后排的人又拼命往前涌,整个队伍乱得像被捅了的马蜂窝。他下意识地后退半步,脚腕突然传来一阵刺痛——是昨天反复跺脚磨出的水泡破了。

"你阿父是猎户?"巴伯突然问。巴甲点点头,想起阿父那双能在悬崖上如履平地的脚。首领站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猎户追兔子,不会直愣愣地跑。"这句话像块石头投进巴甲的脑海,激起层层涟漪。他想起去年在锦屏山追一只受伤的岩羊,那畜生明明前腿淌着血,却总能在他以为要追上时,突然一个扭身钻进石缝。当时他气得直骂,现在想来,那步法倒是像极了巫祝画的八卦图,左旋右转,虚实难测。

"我试试。"巴甲突然开口,声音因激动而发紧。他走到土坑中央,深吸一口气,右脚虚虚点地,左脚却像踩在烂泥里似的缓缓拖过地面。这个动作引来周围士兵的窃笑——那姿势实在滑稽,像只被打断腿的山鸡。

"笑什么!"巴伯的怒喝让笑声戛然而止。首领的目光落在巴甲的脚上,眉头渐渐皱起。他看见这个年轻猎户的脚尖微微内扣,脚跟却向外撇着,整个身体像张拉满的弓,看似摇摇欲坠,实则蓄势待发。这让他想起年轻时见过的蛇——那些盘踞在岩石上的家伙,身体总是弯弯曲曲,却能在瞬间窜出数丈。

巴甲没有理会众人的目光,他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锦屏山的密林。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织成斑驳的光影。他仿佛又听见阿父的声音:"遇见熊瞎子,别跑直线。左踏虚步如避石,右跟实步如扎根。"那时他不懂,现在却突然明白了——所谓"虚步",不是无力,而是将力量藏在看似空荡的地方;所谓"实步",也不是死站,而是像树根一样悄悄蔓延。

他开始在土坑里移动,脚步时而快如惊鹿,时而缓似游蛇。左脚尖点地时,右脚已经像泥鳅般滑到侧面;右手虚挥时,左手却暗中蓄力。泥地上渐渐出现奇特的轨迹,像被风吹皱的水面,又像巫祝画在龟甲上的裂纹。有几次他差点绊倒自己,惹来压抑的嗤笑声,但他咬着牙继续——阿父说过,好猎人都是在摔跤中学会走路的。

"停。"巴伯突然喊道。巴甲猛地收脚,心脏在胸腔里咚咚直跳。他看见首领蹲下身,用手指抚摸着泥地上的痕迹:"这步法叫什么?"

"绕林步。"巴甲脱口而出,"阿父教的,追猎物时用的。"

"像泥鳅钻草。"人群后排突然传来巴禾的声音,引来一阵哄笑。巴甲的脸瞬间涨得通红,脚趾在草鞋里蜷成一团。他看见巴伯站起身,目光扫过众人,笑声又一次消失了。

"泥鳅钻草,"首领突然重复道,嘴角却勾起一丝笑意,"可谁见过泥鳅被踩死?"他走到巴甲身边,学着刚才的样子迈出虚步,身体却猛地一晃,差点摔倒。周围响起几声憋不住的笑,这次巴伯没有呵斥,反而自嘲地咧了咧嘴:"看来这泥鳅步,还真不是谁都能钻的。"

接下来的一个时辰,巴甲成了整个营地的焦点。他站在土坑中央,一遍遍演示绕林步的要领:"左踏虚步时,重心要放在右腿涌泉穴;右跟实步时,膝盖不能超过脚尖......"起初只有几个人跟着学,后来连巴伯也加入了。首领学得很慢,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却像个孩子般专注。

日头升到头顶时,巴甲突然发现,原本僵硬的队伍变得灵活起来。人们不再只顾着用力跺脚,而是学会了在踏步间穿插绕转。前排的人向左虚晃,后排的人立刻向右跟进,整个队伍像条苏醒的巨蟒,在晨雾中缓缓游动。他看见巴禾的脸不再像昨天那样惨白,反而因兴奋而泛着红光,绕转时嘴里还哼起了阆中老家的山歌。

"再加进踏步里。"巴伯抹了把汗,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激动,"重踏如击石,绕转如游蛇。"他亲自示范起来,先是"咚"的一声重踏,震得地面发颤,紧接着身体突然一拧,像被风吹动的芦苇般滑出三尺远。这个动作笨拙却充满力量,看得众人目瞪口呆。

巴甲突然明白了。巴伯要的不是单纯的踏步,也不是单纯的绕转,而是将两者融在一起——像阿父说的,刚柔相济,虚实相生。他深吸一口气,右脚重重跺下,同时身体向左一旋,"哈"的喊声从胸腔里爆发出来,惊飞了营地边缘槐树上的麻雀。

四、合阵演练:攻防节奏的实战检验

第三日午后,周人使者再次来到巴人营地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得说不出话。三百名巴人士兵列成整齐的方阵,正在空旷的场地上移动。他们的脚步时而重如惊雷,震得地面微微颤抖;时而轻如狸猫,在泥地上滑出诡异的弧线。更令人心惊的是他们的呼喊——踏脚时的"哈"声短促而凶狠,像猛虎下山;挥臂时的"嘶"声悠长而尖锐,像毒蛇吐信。

"这是......在跳舞?"使者身后的年轻将领忍不住问道,手按在了腰间的剑柄上。巴甲注意到那将领的甲胄上镶着玉石,在阳光下亮得刺眼。他想起周人是礼仪之邦,或许会觉得这样的"舞蹈"太过粗野。

巴伯没有回答,只是举起铜剑。随着一声清越的剑鸣,整个方阵突然停下。三百人同时将右脚跺向地面,"咚"的一声闷响,竟让使者坐骑不安地刨起蹄子。巴甲感到脚下的土地在震动,像远处传来的雷声。

"进攻!"巴伯的吼声刚落,前排士兵突然齐齐向前踏出半步,石矛和铜斧在空中划出整齐的弧线。"哈!哈!哈!"三声暴喝如同炸雷,惊得周人使者连连后退。巴甲站在第二排,能清晰地感受到前后左右的人同时发力,那股力量汇聚在一起,仿佛能撼动山岳。

突然,巴伯的剑指向左侧。巴甲心中一凛,左脚顺势向左前方虚踏,身体像被风吹动的树叶般旋转起来。他能感觉到身边的人也在做同样的动作,整个方阵如同突然活过来的巨蟒,以不可思议的角度扭转着。周人将领发出一声低低的惊叹——刚才还密集如墙的队伍,转眼间竟出现了无数空隙,像被阳光穿透的云层。

"这是......"使者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手指颤抖地指着方阵,"这是军阵?"

"这是巴人的战舞。"巴伯收剑入鞘,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踏脚为鼓,挥臂为旗,呼吸为令。"他走到方阵前,轻轻踢了踢巴甲的小腿,"刚才那个转身,要是真在战场上,就能避开敌人的长矛。"

巴甲想起昨夜的练习。为了让三百人协调一致,他们在地上插了三百根树枝,每根树枝代表一个人的位置。巴伯让他们盯着自己前方人的后脑勺,听着左右人的呼吸声,反复练习了整整一夜。现在,即使闭上眼睛,他也能准确地知道身边每个人的位置——就像阿父说的,真正的猎人不需要眼睛,用耳朵就能知道猎物在哪里。

"再来一次。"周人将领突然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急切。巴伯点点头,再次举起铜剑。这次,他特意让巴甲站到前排。当剑刃指向天空时,巴甲深吸一口气,左脚虚踏,右脚实跟,身体像蛇一样滑出。他能感觉到身后的人跟着自己的节奏移动,三百人的呼吸渐渐汇成一股洪流,在空气中涌动。

突然,巴伯的剑猛地劈下。巴甲右脚重重跺地,石矛向前刺出的同时,身体向左急旋。"哈!"的喊声中,他看见周人将领猛地向前一步,眼睛瞪得溜圆。原来,就在他转身的瞬间,身后的巴禾已经从他让出的空隙中冲出,铜斧在阳光下闪着寒光。

"这不是舞蹈,"将领喃喃自语,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的震撼,"这是杀人的章法!"他快步走到巴甲面前,手指轻轻拂过石矛的矛尖,"刚才那个转身,如果我是敌人,喉咙已经被刺穿了。"

巴甲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将石矛扛回肩上。他想起阿父说过,最好的猎人从不会炫耀自己的猎物。但当他看到周人将领眼中的敬畏时,心中还是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自豪。这自豪不是因为战胜了谁,而是因为他们这些来自蜀山的巴人,用自己的方式,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立足之地。

夕阳西下时,盟军营地突然响起震天的欢呼。原来是庸人部落的士兵忍不住模仿巴人的战舞,却因为步伐错乱而撞成一团,引得众人哄笑。巴甲站在营地边缘,看着那些手忙脚乱的庸人,突然想起自己刚开始练习绕林步时的样子。他忍不住笑了起来,笑声被风吹散在牧野的黄昏里,像一串清脆的铜铃。

五、武技之光:从歌舞到实战的文化沉淀

夜幕降临时,巴伯将巴甲叫到中军帐。篝火在青铜鼎里跳动,将帐内的影子拉得长长的。首领从怀里掏出一块龟甲,上面刻满了细密的纹路——那是去年祭祀时用的,据说能通神。

"你看这纹路。"巴伯用手指点着龟甲中央的裂纹,"像不像你那绕林步的轨迹?"巴甲凑近了看,果然,那些交错的裂纹左旋右转,像极了自己在泥地上划出的痕迹。他想起第15章《伏羲渔猎》中"步如卦象,息如四时"的记载,心中突然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原来,他们此刻跳的战舞,竟与先祖的智慧隐隐相合。

"重踏如击石,这是豳地农法的曲腰。"巴伯继续说道,手指移到龟甲边缘,"你阿母舂米时,是不是也这样弯腰?"巴甲点点头,想起阿母舂米时,总是先将腰弯成一张弓,再猛地挺直,木杵落下时力道能将石臼震得嗡嗡作响。那时他不懂,现在才明白,那看似简单的动作里,藏着发力的诀窍——以腰为轴,力从地起。

巴渝舞核心动作 关联前章技法(《先秦蜀山情》) 峨眉武术雏形体现

重踏如击石 豳地农法“曲腰法”(侧曲卸力) 下盘稳固:以腰为轴,力从地起

挥臂如斩棘 玄女弓法“沉肩坠肘”(蓄力松弦) 上肢爆发:呼气相合,劲贯末梢

绕林步闪避 龟背秘纹“踏纹步”(步息相合) 身法灵动:虚实转换,避实击虚

巴伯突然站起身,做了个挥臂的动作。他的肩膀下沉,肘部下坠,手掌却微微抬起,像拉满的弓弦。"这是玄女弓法的沉肩坠肘。"首领解释道,"当年学射箭时,你是不是总觉得手臂发飘?"巴甲想起自己第一次拉弓,弓弦震得胳膊发麻,箭却不知飞到哪里去了。后来阿父教他沉肩坠肘,力量果然稳了许多。

"现在明白了吧?"巴伯将龟甲放回怀里,目光变得悠远,"我们巴人的本事,不是凭空来的。种地的法子,打猎的技巧,甚至祭祀的舞步,都是先祖传下来的宝贝。"他突然拍了拍巴甲的肩膀,"你把绕林步加进战舞,不是瞎改,是把先祖的智慧用在了该用的地方。"

巴甲走出中军帐时,夜空中的星星已经出来了。他抬头望去,那些星星在天幕上连成各种形状,像极了龟甲上的裂纹。他想起白天周人将领的话,突然觉得,所谓"杀人的章法",其实不过是生存的智慧。从蜀山到牧野,从种地到打仗,从祭祀到战舞,变的只是形式,不变的是巴人骨子里的坚韧与灵动。

营地边缘,几个年轻的士兵还在偷偷练习战舞。月光下,他们的身影时而如磐石般沉稳,时而如游蛇般灵动。巴甲看着他们,仿佛看到了未来的希望。他知道,无论明天的战争结果如何,他们创造的这种战舞,这种融合了蜀山大地智慧的武技,一定会像嘉陵江的水一样,永远流淌下去。

夜风从洛河岸边吹来,带着水汽的湿润。巴甲深吸一口气,仿佛闻到了阆中老家黄果兰的清香。他抬起脚,轻轻踏出一个虚步,身体在月光下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远处,周人营地的号角声再次响起,清越得像天籁。这一次,巴甲不再感到恐惧,心中只有一片平静,像被月光照亮的嘉陵江面。

来源:缠丝拳会馆

相关推荐